APP下载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探索

2021-02-22叶芳芳

学生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小学科学

叶芳芳

摘要:在教学不断发展背景下,涌现出更多新颖的教育理念,其中STEM教育理念的应用核心是能更好的实现跨越学科,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因此,教师要将此理念落实于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好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与素养,让课堂教学效率随之得到提升。本文针对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应用提出相应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

前言:

在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若能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课堂,不但能调动小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将其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并且还可跨越学科,培养小学生运用、创新、探究、思考等各项能力,使其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得以全面发展与不断进步。最终实现小学生学习质量的显著提升,让科学学科教学更具有效性与意义。

一、构建项目学习模式,强化学生运用能力

在小学阶段科学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应对STEM教育理念完全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项目学习模式。在小学科学教材中,一般每个单元结束后,都会在最后一课活动设计中融入整个单元知识点。教师应细化教学流程,明确指向性,用单元或同类知识点作为框架,以此加强教材中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构建项目学习模式,并积极组织小学生开展综合类型的学习与活动,达到整合单元所学知识的目的。如此一来,就能将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吸引其注意力,促使小学生能主动积极的融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与学习中。既能将科学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还能进一步强化小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船的研究》一课,其中包含“用浮的材料造船”、“用沉的材料造船”、“增加船的载重量”、“给船装上动力”等多项内容。教师应对教材中整个单元或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项目学习模式,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设计我们的小船”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要以科学知识作为依据,引导小学生完成这一项目学习,将知识掌握的更扎实并做到熟练应用,最后让小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如此一来,能将小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与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推动其自主融入课堂。有的小学生利用浮的材料造船,如吸管、木条、竹竿等,还有小学生利用沉的材料造船,如铁皮、铝箔、橡皮泥等,种类非常丰富。既强化了小学生运用能力,也提高了各项能力与学习质量,让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效率得到提升。

二、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科学源自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此基础上,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应以STEM教育理念作为引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他们观察,善于发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仔细分析,并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科学实验的结论与归纳科学规律。然而这还需教师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让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如此一来就能将小学生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使其能快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实践与学习。在此过程中小学生能透彻理解科学知识,并做到牢固记忆,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构建高质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比如在学习《认识物体的形状》一课,教师在讲解本课知识点后,可以开展“桥梁建筑工程师”实践探究活动。先将小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小组,再对其加以引导,让小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桥梁,以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共同创作。在这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充分考虑到不同桥梁的形状、结构、材料特性、抗弯曲能力及承重力等,在各个小组完成制作后开展承重比赛。如此一来,能将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能主动融入课堂,这也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其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实现工程、技术、科学、与数学等学科的衔接,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还能牢固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与学习质量,突顯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有效性。

三、拓展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小学生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探究,实现了个性与自主化学习。尤其对于天性活泼且爱玩的小学生而言,过于枯燥的模式极易消减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利用好互联网、多媒体、微课等信息技术,以教材为依据,设计更多生动、有趣、形象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让课堂教学能够延伸至课后、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促使其探究能力得以提高,让课堂变的更具趣味性与活力。同时还能极大程度将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使其在实践活动与学习中,将知识掌握的更扎实,确保小学生综合能力与科学学科教学效率能够全面提升。

比如在学习《让资源再生》一课,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课程时,教师要让小学生对垃圾的危害有正确认知,了解资源再生的重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视频或图片资料,再制作成微课,重点突出本课知识点,以多媒体技术播放给小学生。将一些资源再生的方法展示给小学生,例如可变废为宝,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手工,并为小学生呈现精美且实用的手工制品。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自己动手操作,利用废弃物品制作各种实用的手工制品。如此一来,不但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还能将其学习兴趣充分激发,推动其自主融入实践活动中,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小学生探究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学习质量与科学学科教学效率得以显著提升。

总结:

STEM作为多学科乃至多领域集合的新颖教育理念,包含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素养等组成部分。运用于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不但能帮助学生将知识理解掌握的更透彻,并做到熟练应用与加深记忆,还能有效发散小学生的思维,促进其积极探究与思考,从而大幅度提高小学生各项能力与学习质量,最终能够达到教师高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燕.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组织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1(06):27-28.

[2]葛继东.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技实践活动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8(07):95.

猜你喜欢

STEM教育理念小学科学
STEM教育理念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启示
探讨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的可行性
基于STEM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
STE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