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15-11-04杨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恋爱观爱情

杨城

摘 要:当代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十分普遍,可学生中存在着一些的错误的恋爱观。爱情诗歌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恋爱观 爱情 爱情诗歌 教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22-02

歌德说:“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情至性。”恩格斯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马恩全集》第21卷P326)随着性机能的成熟,少男少女告别了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欢乐明朗的少年时代,迎来了充满活力,冲动神秘的青春期。 他们对爱情也就产生了朦朦胧胧的憧憬。进入大学校园后,由于升学的压力、家庭的约束力陡然降低,他们面临着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因而“爱情”便如猛然冲开了闸门的洪水四处弥漫。据调查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十分普遍。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可以让人更加奋进,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大众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着不少问题,由此滋生的种种悲剧和带来的的负面影响,也十分让人震惊!

大学生错误的恋爱观有如下几种:

第一,恋爱游戏化。其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其表现是见一个爱一个,玩儿一个丢一个,把恋爱完全当成是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第二,恋爱功利化。把恋爱当成一种手段,希望借此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第三,恋爱情欲化。开放的性观念,导致两性关系的自由放纵,许多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对传统的贞操观意识相当淡薄,闯红灯、偷“禁果”, 把爱情只等同于性欲的满足

那么是什么真正的爱情呢?莎士比亚曾说:“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弹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薄迦丘说:“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

在面对大学生畸形的恋爱观时,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语文教师,既有着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爱情观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又有着其他学科老师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优秀爱情诗歌的作用。

爱情诗歌顾名思义,即抒发或描写爱情的诗歌。自古以来,诗歌就是表达爱情的最委婉最含蓄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爱情诗歌贯穿整个诗歌历史,是最经典的主题之一。古今中外,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爱情诗歌犹如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我国的爱情诗,始于《诗经》。古人把诗歌的社会作用归结为“兴、观、群、怨”,说它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同理,因为爱情诗中有真、有善、有美、有花、有月、有情、有爱,有撼人心魄的、荡气回肠的力量,因此它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能使人于不知不觉中净化情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下面试以几篇经典为例加以说明。

上邪! 无名氏(汉)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那种火山爆发般的热烈,那种爱极而呼决绝,感天动地。撼人心魄: 爱即专一忠贞,不能朝秦暮楚。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李商隐的《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强调的是一种奉献,是为了爱情可以牺牲自己生命,什么都在所不辞的这种精神。

台湾诗人席慕容的《无怨的青春》,教会的是我们怎样从容面对,平静接受当爱已成往事 、不得不分离的事实:“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质朴的话语蕴含着对爱的深切理解。

当代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更是当代女性爱情观的表达: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

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要的是那种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的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这种拟物化的艺术手法,含蓄隽永、让人咀嚼不尽。

张载:“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面对学生错误的恋爱观,一味的指责和枯燥无味的说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爱情诗歌浓烈深厚的情感、鲜明典型的形象、优美生动的语言、朗朗上口的节奏,对学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因此,在对学生恋爱观的培养上应多发挥经典爱情诗歌的教化功能,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和平,陈章,杨建宏主编.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夏传才.中国古代爱情诗选讲[M].清华大学出版社.

[3]席慕容.无怨的青春[M].作家出版社.

[4]章亚昕,耿建华.中国现代朦胧诗赏析[M].花城出版社.

猜你喜欢

恋爱观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