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2021-02-22林爱珍

学生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特点背景作用

林爱珍

摘要:为了落实教育局文件要求,我校为此开设初中历史校本课程这么课程,旨在要求学生以守护国宝,保护国宝,以国宝为依托,培养学生的保护文物的意识;以国宝为依托,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实战经验。

关键词: 背景;特点;作用;实践存在问题

校本课程是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我国,为此很多工作者为此进行探索而取得重大成就。到2001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到2020年我校决定实行在校内实行校本课程。这对于老师是来说是挑战和机遇。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它具有一定的特点:

(一)趣味性: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特长

在课程内容的立意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具有探究价值、学生参与度高的主题。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最高宗旨。在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时,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每个学期开始,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性:真正体现以培养学生特长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宗旨

学校适应学生的能力、性别、经验和现实生活的需要,把最大限度地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或社会问题为取向,把跨学科的内容组织成教学主题,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学科知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领域,如科学、环保、生态和艺术等。注重彰显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的性情,使所学的课程成为构建学生人格内涵的有机养料。不仅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还立足于他们的未来发展,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

(三)学科性:体现学生对学科历史的更加深入了解

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更的知识,也为提高学习历史兴趣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加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文明的成果。

二、校本课程的开设,起到的作用就是让历史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守護国宝,走进历史----卡片制作和漫画》,在初中开展学生历史漫画创作的系列活动,对学生的历史漫画作品进行整理,整合,修改形成校本课程。《守护国宝,走进历史》既可以让学生对上千五千年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保护和爱护国宝的意识,同时对古代历史有了更近的认识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举办《文物陶三通---学生卡片和漫画展》,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成果,开展研究型学习课题有很大的帮助。

在对待中国大量文物挖掘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历史文物学习和知识的整理,通过制作卡片锻炼学生整理历史知识能力和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讲到广汉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的时候,学生可以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创新性的制造手工卡片,有的做起了手工剪卡片,剪出各种各样的青铜文物模型。通过荧屏观看秦兵马俑的时候,很多学生感到古代中国的艺术瑰宝的精湛。有些学生擅长绘画,在卡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兵马俑。还有的学生,借助网络图片,通过打印修剪的方法呈现给我们栩栩如生的兵马俑。通过手工制作课可以激励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以守护国宝,走进历史为依托,结合学校对校本课程设置的需要,以及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和认知,而进行丰富校园学习兴趣和氛围。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我校在开发过程中处在起步实行阶段,受到诸多问题的影响。

我校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也比较晚和急,所以很多工作细节没有做到位,为后面开展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比如课程开设的材料没有及时到位,所以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尽人意的。

三、在开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由于时间较仓促和开设时间较短,所以先从初一年级开始,其他年级还没有开设。

(二)作为教师方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缺乏理论和实践的,在实践中摸索,寻找更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生方面,只是年级的少部分学生参与其中,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有获得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的建设上依然存在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课程内容而没有相应的教材,教师只是有一些基本的素材和授课的PPT,既没有教学计划,授课就变得非常随意了;教材的编写缺乏基本的教材元素,没有严格按照课时来设计,也没有相应的评价内容,仅仅就是一本通俗读本;不少教材只是一本资料汇编,并没有融入教师的研究心得,对学生的启发意义也不可能太大。只能通过实践中不断修改方案和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研究.长春出版社,2013,1

[2]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4

[3]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4

猜你喜欢

特点背景作用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