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

2021-02-22吕娜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
关键词:双师型校企合作

吕娜

摘要:校企合作育人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具体做法, 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与评价,以及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引企入校要在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打造上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学生技能;双师型

关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以及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模式是高职教育领域认可并学习的培养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产教融合的提出,关于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的拟定应以“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目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分为四种:职业院校依据用人单位需求定制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学生先完成理论学习再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入企业锻炼的“工学交替”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校企互动建立“校中厂”的模式,即“引企入校”。认为虽然校企合作已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探索,但是职业教育仍然,重理论轻实践,应该建立校企课程互认与置换机制,实现产教精准对接,充分共享合作资源,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许多院校也分别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了实践尝试。

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状分析

国内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研究较多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这并不能全面反映产教融合的特殊要求。而且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具体如下:一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部分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认为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企业的投入和收益均产生不了较大的影响。企业合作意识淡薄,没有充分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没有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关注不够。这与当前产教融合所提倡的校企深度融合,教育促进产业发展是背道而驰的。二是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在我国,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缺乏校企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院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政策等因素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校企之间的合作,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没有普遍形成。三是院校适应产业、企业需求的能力还需提升。现行的校企合作,多是停留在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没能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与评价,以及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

三、我校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的开展情况

1.学生就业合作模式。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寻找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推荐毕业生前往该企业就业,企业对意向学生进行面试,择优录取,双向选择实现就业,这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最早形式最普遍的合作模式。

2.订单培养模式。企业根据自身用工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拿出一些名额给学校,学校根据名额数及企业用工需求在该专业择优录取有意向到企业工作的学生。我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长期与宁得时代、江苏时代、时代一汽,长期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体系。企业承担部分课的实践任务。是我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3.“企业引入”模式。由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技术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学校获得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取得了生产与教学双赢的效果。

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优势

1.校企生三方共赢

学校方面,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中挑选今后的行业合作伙伴,在建立实习基地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将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其它形式,促进职业学校及企业加速发展。

企业方面,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

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2.加快了“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引进具有工程师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将教师送到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学习锻炼,共同签订相关的合作战略协议,建立生产实习基地,这样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后续的实践教学中以此为中心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毕业后学生能更好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催生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3.推动了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办学提高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复投资。只有确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不断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才能赢得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冬梅,罗诗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职教论坛》2014年35期.

[2]张靖,秦振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年2期.

[3]梁静,戴晓琴,杨帆.《职业院校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河南教育》2018年3期.

[4]赵志群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课题名称:“引企入校”创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思路与探究

课题结题编号:2021 ZCY 117

猜你喜欢

双师型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