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2021-02-21石正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现阶段高中教育的重点。核心素养教育的概念出现,要求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其中就包含了学生艺术方面的发展。美术是艺术领域的一小部分,是高中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面对高中生参差不齐的美术素养,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从而在提高学生美术技术的同时,确保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高中美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立足于一種全新的教育方法——分层教学法,来探究如何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分层教学
一、 核心素养下实施高中美术分层教学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发展。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每一位学生,二是综合发展。首先素质教育面向的是每一位学生。在高中阶段,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所以其自身的美术基础以及美术学习能力和美术表达能力都不尽相同。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法确保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只能顾及班级一部分的学生,并且长此以往,美术能力好的学生会越来越好,美术本身就差的学生,会更加讨厌美术课程,对于美术课程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低,从而导致整个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要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参与、探究、合作、思考。因此分层教学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上,取得一定的进步,最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综合发展,从传统单一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过程中跳脱出来,从而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了图像识图、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大部分。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将这五大核心素养渗透其中。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在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同时发展核心素养,达到新课标中促进每一位学生综合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 核心素养下实施高中美术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基于图像识图核心素养,实施教学目标分层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图像识图能力,教学目标的设定能够帮助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依赖于教学大纲,因此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目标可以分为A、B、C三个层次。首先是C层,达标层,这一类的目标起步较低,达成目标需要学生对美术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与学习,并且可以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B层为中极目标,要求了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地对一些作品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A层次为高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进行“中国传统雕塑”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为。
通过分层的目标确定,学生就可以通过对自身的了解力所能及地来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既不会因为目标过于高而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又防止了目标过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欲望。在分层目标的设立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美术表现核心素养,实施教学内容分层
高中美术鉴赏教科书设计范围较广,既有传统的绘画雕塑方面,又有工艺建筑方面。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背景和家庭背景,因此学生对于这几部分内容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兼顾学生的差异,就可以根据美术课本教材统一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学生设计不同等级的教学内容,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稳步的提高。
例如A层次的教学内容就是对课本的重难点进行把关处理,与此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并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B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课本知识,适当为学生补充内容,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C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并且教学内容要围绕着单元重点,让学生学会最基础的美术知识。
比如在“古代陶器与瓷器”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内容为对比瓷器和陶器的区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以下的教学内容分层。
通过教学内容的划分,教师就能够充分考虑到班级当中每一个学生的接受程度,从而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三)基于审美态度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方法分层
课堂教学是一种十分负责的教学活动,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高中,每个班级都有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之间又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将学生进行分层。并且根据学生在分层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反馈,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及时地调整。A层次的学生是基础较好的学生,这一类的学生对于美术这一课程本身就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对美术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并且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也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B类学生为对美术的学习不抵触,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并且能够尝试着做出一些美术作品,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师的提示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知识的学习。C类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较低,以及出现对美术课程畏难情绪的学生。这一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美术技能并不尽如人意。三个层次的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美术方面的成长来及时对学生进行层次的调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使分层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当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就要根据整体的三个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立足于全班学生开进行整体的教学,因此教师很难兼顾到學习成绩较好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导致了班级当中好学生“不够学”,后进生“学不会”的现象。但是在进行分层教学的策略之后,教师在每一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可以融合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全身心的融入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
例如在课前导学的部分,课前的导学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导学环节,对整体的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表达认知与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导学策略。
A层次的学生本身就有着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直接通过课本进行预习,从而自己发现这一课的教学重点。B层次的学生虽然不抵触美术的学习,但学生并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并没有成为A层,因此在导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并且将导学案进行发放,引导学生借助导学案当中的问题,来进行课本的预习,从而了解课本内容。针对于C层次的学生,这类学生本身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即使有导学案的引导,学生也不愿意主动进行课本的阅读。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分享一些相应的微课内容,通过微课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从而完成知识的预习,促进学生的审美态度核心素养发展。
(四)基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开展评价标准分层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采用考试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但是美术属于一种艺术活动,单一的借助考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很容易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并且还会打消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包含多个方面,首先是课堂表现要占到40%,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重视每一次的课堂学习。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作品的创新力要有额外20%的占分比,而最终的学业水平成绩则占到40%。通过对整体的评价过程进行分层,这样就能够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闪光点展现到教师的面前,并且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意识,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三、 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分层教学,也要把美术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从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学生的自身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精心的分层,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蓉芳.高中美术课程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37.
[2]万珂.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张诗.分层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128.
作者简介:石正,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