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课堂学习习惯培养研究

2021-02-21李泽娇

考试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学习习惯幼儿园

摘 要:基于幼儿园与小学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方式的不同,力求从幼儿园大班开始逐步实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对幼儿园大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改革幼儿园大班课堂教学,建构能够培养幼儿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教学环境,为幼小衔接教育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学习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小衔接必须从幼儿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环境适应、社会技能等方面得到培养与提升,确保幼儿能够更快地适应小学正规化教育环境,适应小学课堂教学与管理规范化要求。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不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组织形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缺乏幼小衔接将会对儿童接受小学教育造成诸多障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终身发展。特别是在课堂学习习惯方面,对于儿童的学习成绩影响较为明显,也成为广大家长和教师最为关切的问题。因此,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成为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幼儿课堂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 核心概念界定

幼小衔接是指为了能够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而实施的一系列准备性工作。该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幼儿园需要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过渡性教育;小学需要与幼儿园协作做好幼儿入学后的适应性准备。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及其家长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完成对幼儿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环境适应、社会技能等方面使幼儿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

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个体的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我们把学习习惯分为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基本要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确保幼儿小学学习的态度与动力。

课堂学习习惯是在课堂学习中形成并发展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课堂学习行为方式。课堂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由于幼儿园课堂教学与小学课堂教学不论是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在授课方式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幼儿在课堂学习习惯上也就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因素,会使大量儿童无法很快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环境,造成学习上诸多问题的出现。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得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幼小衔接”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入学前接受一至二年的预备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幼儿进入小学后的负担。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认为,入学准备包括儿童、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个方面。儿童的入学准备包括五个领域:学习方式、认知与一般知识、情绪与社会性发展、言语发展、身体健康与运动技能的发展。分析这为五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入学准备与幼小衔接的适应有相互交叉之处,都包括知识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

国内相关研究更多的是学前教师立足幼儿园开展的一些诸如参观小学校园、开发幼小衔接课程的研究,涉及了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的期望和对幼小衔接活动的看法,比较了教师与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认识上的差异,对幼小教师关于托幼机构与小学之间一致性与连续性的看法进行了考察。东北师范大学盖笑松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围绕“入学准备”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存在“五领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某些发展领域上过渡准备(如认知和一般知识、言语),而在另一些领域中的准备都非常薄弱(如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有价值的成果主要在于对幼小衔接中的各要素和方法的研究,对于因为幼儿园与小学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幼儿课堂学习习惯的不适应性缺乏较为深刻的研究,恰恰由于这种不适应性造成了许多幼儿在小学课堂学习中陷入困境,从入学开始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影响了儿童学业能力的发展。

三、 儿童课堂学习习惯培养的现实性

课堂学习习惯严重影响着儿童小学阶段学习的可持续优质发展。根据以往调查数据显示,有大约15%至36%的学龄儿童不符合小学入学要求的整体发展水平,特别是在课堂学习方面存在着无法改变幼儿园课堂学习的习惯,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持久性不强、不会积极思考、不能合作学习等不适应小学课堂学习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儿童小学阶段的学业水平提升,甚至由于不良的课堂学习习惯使得孩子沦为问题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将课堂学习习惯养成前移,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实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能够使幼儿提前适应小学课堂学习环境,在步入小学以后尽快适应知识化学习,减轻学习负担,树立学习信心,并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幼小衔接中的核心要素。幼儿在幼儿园到小学这个过渡阶段是十分难适应的,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就要以知识学习为主。但是因为幼儿在幼儿园教学中形成的课堂学习习惯无法适应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再加之幼儿的年龄比较小,没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所以在步入小学以后,会有各种不适应情况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从幼儿园大班开始逐步实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成为幼小衔接中的核心议题。

四、 幼小课堂学习习惯的差异性

1. 幼儿园与小学课堂教学中儿童应具备的学习行为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幼儿园教学的纪律性、学习性、思维性要求不高,而小学教学中要求都比较高。幼儿园儿童学习行为主要以模仿、体验为主,而小学学习行为主要以思考、表述(包括书面表述和语言表述)为主;幼儿园学习不要求具有严格的学习结果,对学习结果具有开放性,而小学学习具有标准化的要求,学生学习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或统一的学习结果。这种学习行为的差异性会造成儿童进入小学学习时缺乏独立思考、完整规范的学习行为,这恰恰是小学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学习行为,很多儿童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中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改变,因此会一开始在小学初始阶段就造成学习分化现象,这对儿童终身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 幼儿园与小学课堂教学中儿童应具备的学习规范性具有较大的差异。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整齐划一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学习内容的统一性、严密性,学生主要以教师的引导、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而幼儿园课堂教学大都以游戏活动为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要求较为松散、灵活,为此,儿童在幼儿园课堂中所形成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无法适应小学课堂教学要求,如果儿童不能形成适合小学课堂教学的规范化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就会对小学学习带来很大的制约,还会因儿童不适应小学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从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直接影响到儿童未来的学业能力发展。

3. 幼儿园与小学课堂教学中儿童应具备的学习注意力具有较大的差异。儿童学习注意力、专注力是决定儿童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由于幼儿园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转换幼儿的学习行为,不会要求幼儿长时间干一件事,因此幼儿通常会表现出好动、注意时间短、思维跳跃性强的特点,而小学课堂教学中不论是授课时长还是学习内容、学习活动等都与幼儿园具有明显的差异。学科知识的讲授与学习都必须具备较长的时间、需要较强的注意力,如果儿童进入小学还是以幼儿园的课堂学习习惯来学习,很容易出现好动坐不住,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知识,刚教过的知识转眼全忘记等不良现象,而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儿童没有养成学习注意力。因此,培养儿童学习注意力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必须得到家长和幼儿教师的高度重视。

五、 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幼儿园大班是幼小衔接教育的关键阶段,幼儿园大班教学必须逐步强化幼小衔接教育的各个环节与要素。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渗透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将逐步改变儿童课堂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有利于儿童适应小学课堂教学环境。

1. 培养幼儿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不是将小学教学内容前移,而应是将小学课堂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前移,就是通过幼儿教育内容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实施适应小学课堂学习的养成教育,逐步实现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实施“一课一目标”的课堂教学实践,有计划地从培养幼儿课堂注意力、听讲持久性、引导积极思考、组织合作学习等方面,实施对幼儿课堂学习行为的干预与强化,逐步改善幼儿课堂学习行为朝适应小学学习方向发展。

2. 促进小学与幼儿园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双向合作与交流,打通幼小衔接中的“隔离墙”。目前,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两张皮”现状明显,幼儿园缺乏对小学教育的深层次了解,或者是只关心小学一年级学科内容的衔接,反而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而对于幼儿在小学教学环境适应性、课堂学习习惯、社会性行为习惯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衔接教育。因此,建立幼儿园与小学校际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机制,特别是幼儿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小衔接的关键因素,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逐步采取小学课堂组织模式,改变幼儿课堂学习习惯,为适应小学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3. 培养大班幼儿居家学习、作业的习惯,注重对幼儿学习态度的引导,强化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幼儿园可以对大班幼儿安排必要的家庭作业,比如画画、描红、绘本阅读等,家长要能够督促幼儿在一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这些作业,并为幼儿制定好在家作业与作息的时间,培养幼儿学习的意识与态度,进而从家庭层面强化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总之,影响幼小衔接的因素较多,如一般性知识、认知、学习方式、社会适应性、学习习惯和情绪等,而课堂学习习惯和课堂适应性是其中对儿童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并且会对其他要素产生关联性影响。为此,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必须将幼儿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幼小衔接教育中的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力求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建丽.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J].祖国,2019(12):70-71.

[2]刘翠.在幼小衔接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学习习惯[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7):170.

作者简介:

李泽娇,甘肃省白银市,甘肅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学习习惯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