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做好“文明绿色上网”活动的措施分析

2021-02-21金颢

考试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德育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文明绿色上网是2015版《中小学生守则》中对中小学生的要求。结合此活动,探讨班主任如何做好中学生使用网络时的价值引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价值引领;班级主题活动;德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是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人生导师,同时,班主任也是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者。主题班会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渠道,它的针对性强,感染力大,教育面广。所以,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非常重要。以目前由于疫情原因,普遍推行的网络教学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做好“文明绿色上网”活动中的价值引领。

一、 明确教育目标,确立活动主题

(一)结合实际,贴近生活

信息技术的快速成长带来了社会的前进,便利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今年年初,我们共同经历了新冠肺炎的疫情,学生们在家利用网络学习,这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学生手机或游戏成瘾的问题。另外也出现了其他的一些问题:上网时间过长,学习受到影响;网上交友不慎;阅览黄色网站,伤害身心健康;沉迷网络直播,浪费财钱;网上舆论跟风,网上暴力的跟风;网上用语的胡乱利用等。

(二)深化思考,引起共鸣

针对网络安全以及过度使用手机、电脑的问题,班主任应在合适的时机举办一次主题班会。选好主题是开好班会的条件,主题的选择的原则是:一要适合同学们的当前心理需要,引发同学们兴趣,二要有深度,深化同学们的认知。比如,在针对网络使用时长的问题上,应该引发学生思考网络和生活的联系,如何有节制地使用网络为学习助力,重视个人自律性的培养,以及如何制定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再比如,在针对浏览黄色网站的问题上,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生理变化,建立正确的交友观、恋爱观。在针对观看网络直播,挥霍钱财的问题上,应该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同时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学生脚踏实地,体会身边生活资源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可以引发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二、 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育过程就是班主任引导以及学生自主建立的统一过程,没有班主任正确的引导,就不是教育的过程,只是单纯的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同学们没法自主思考,建构框架,班主任的引导作用也难以施展。怎样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思考的;建立优秀的班集体是追求目标。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应积极参与,都应扮演一定的角色,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与此同时,一场班会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班主任的整合和重组能力,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和展示自己。

(一)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针对部分学生疫情在家期间,无节制地上网、使用手机的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小活动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网络。比如,让学生调查在家使用一段时间手机或电脑后的视力变化情况,之后在班级内分享感受并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过度使用网络带来的健康问题,并各自思考问题的根源。之后,在班会上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分小组抢答。比赛之后请学生结合两个活动,提出自己对于网络使用的疑惑,所有疑惑集中,大家可以進行“头脑风暴”,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引导学生做出分析

班主任在举行班会前期,准备好他人的使用网络故事,可以是视频的形式,在活动时播放,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例如观看“小学生陷溺直播一周花数十万元到某网络平台”的新闻;观看“央视助农直播”的视频等。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是非观,可以对视频中的事件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哪些事情是符合道德规范的,值得去做的;哪些事情是超越道德约束范畴甚至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我们必须严令禁止。另外也可以以情景剧的形式,比如角色扮演:某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在学校上课出现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家里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能按时休息,与父母之间出现了矛盾和冲突,这个学生接下来怎么做才能缓和与父母的关系?教师和家长要怎样帮助学生走出陷溺网络的困境,健康快乐成长?请学生们分组讨论,研究剧情走向,表演完成之后,请学生们分析故事原委,他们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触?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学生通过对他人使用网络的故事进行道德判断和分析,可以发现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和分析网络。辩证思维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身边的人和事,比如网络本身没有对或错,好或坏,之所以会出现好的或坏的事情,原因在于使用网络的人以及使用网络的“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也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反思,共同探讨,建立集体目标。

三、 做好班级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过去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得不到释放,活动的教育意义和最终的目的也无法充分体现出来。现在的班级主题活动,应该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活动的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活动的内容具备较强的感染力,以能打动学生、感动学生、教育学生为目的。

(一)根据活动主题创设情境

不同的活动主题应对应不同的情境,比如:“网络舆论”主题班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强调建立和谐的网络环境;“防陷溺网络”主题班会,活动可以围绕身心健康开展;“网络交友”主题班会,以互助友爱为主要内容等。

(二)营造氛围加强情感体验

体验是指自我的一种对于外界事物、情境所引发的自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的经历,比如对于过去经历、现实生活和将来希冀的追思、体会和想象等。人们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它的实效性体现在: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比如赞同、愤怒、同情、羞愧、敬佩等。班级活动要想实现教育情感内化和道德情感升华,需要做到:让学生尽情去体验,从身边的场景中,从榜样的案例中等,让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和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积极的情感体验抵消消极的情绪。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团体活动、心理辅导、古诗词赏析等多种手段,在班会活动中营造适合主题的氛围。比如,可以在班会课前,进行诗朗诵或者歌唱主题曲,主要围绕自律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升华

核心的价值一般隐藏在事件的表象下。班主任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和问题事件背后的真相,对症下药方可事半功倍。比如“过度上网,手机成瘾”问题实质体现的是学生自律精神的缺乏;“浏览黄色网站”问题实质是学生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理解文明绿色上网的重要性,同时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努力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全面发展的人;“网络交友不慎”实质上是同学的与人相处,待人接物的技能、方法的培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最终是要让学生明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改变自己行为方式的方法。

四、 活动形式多样,新颖

班会活动的形式应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替,坚持创新性和教育性的统一,班主任可以适当选用对话、朗诵、小品、讨论、辩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让活动过程更活泼、同时不会死气沉沉;同时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总之要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学校、班级活动:召开主题班会课,学生竞赛,评优评先,故事分享会,朗诵,辩论等;家庭教育模式:做家务,做家庭小主人,与父母一起旅游、阅读等;社会服务活动:做社会志愿服务,打扫社区卫生,探望孤寡老人,照顾流浪动物等。

五、 全面评价班级活动

好的主题、好的设计、好的效果,三个方面是主题班会活动应该具备的条件。班级活动的评价标准有:1. 主题具有思想性;2. 内容具有真实性;3. 形式具有新颖性;4. 氛围具有感染性;5. 师生具有互动性。做好班会活动的评价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情感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班主任个人风格的塑造养成。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价值观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班级主题活动的价值引领中,班主任应考虑学生特点,运用不同的策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德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应努力成为同学们学习的促进者,价值观养成的引导者,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守菊.一棵树一朵云一个灵魂——“生命的起源”优课赏析[J].中学生物教学,2018(9):7-9.

[2]陈彦竹.班级主题活动中价值引领的内涵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3).

[3]王利群,周作宇.主题班会活动设计[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1-3.

[4]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86-289.

作者简介:

金颢,江苏省镇江市,镇江市外国语学校西津渡校区。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
“舌尖上”的思想品德课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