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视角下时政新闻《V观》栏目的创新表达
2021-02-21武怡华
武怡华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不断加速,我国时政新闻的报道与传播也在变革。以《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三大官方媒体高度重视融媒体建设,全面更新表达方式、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以全新视角诠释了我国的国家政策和发展成就,夯实了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文章以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央视新闻《V观》栏目的传播特征,以期对媒介融合趋势下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5W 《V观》 时政微视频 融合传播
时政新闻具有政治性与传播性的双重属性,是阐释国家政策、展示國家形象、传递中国故事、提高国际影响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时政新闻由官方媒体负责,经由广播、电视、报纸传播,以其权威性地位和深刻性报道获得受众认可。而新兴媒体出现后,受众的阅读习惯趋向分众化、碎片化、移动化,时政新闻也开始迈向新的台阶。例如,官媒经营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账号同样具有政治宣传属性,并且可以同受众直接发生互动。包括政务微视频、政务新闻客户端、政务问答等新型媒介,以其生动活泼的叙事手法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其中,由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的微视频栏目《V观》,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内容资源与渠道优势,第一时间报道重要时政新闻,记录社会变迁,以“短平快、轻剪辑、深阅读”为特色,以提升新闻“时度效”为己任,在主题报道中多次获得强烈反响,成为当下时政新闻的排头兵。
一、传播主体:央视主办,打造时政新媒体品牌
《V观》栏目,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布局融媒体建设的创新之举。随着新兴媒体的茁壮成长,其在新闻舆论领域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位置,而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影响力不复从前。在此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提出布局新媒体建设,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这两个舆论场地并重,各种传播渠道同时应用”的发展思想,先后在微博、微信、客户端建立了官方应用。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其在政治高度、信息资源、话语影响、平台渠道、技术手段、人才储备等多个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推进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产生了强大助力。因此,中央电视台顺势而为,于2013年11月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了面向全网的新媒体栏目《V观》,旨在用微视频的形式呈现时政要闻和国家议题。
据《V观》客户端统计,自上线以来,《V观》栏目累计发布原创时政微视频超过1000余条,利用央视新闻的信号源在G20峰会、APEC会议、“两会”报道、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等重大节点进行了精准推送,其2018年节目在央视新闻“两微一端”阅读量突破3亿。《V观》的成功一方面来自于央视新闻编辑团队的成熟运作。无论是选题策划、叙述内容、表现形式还是价值引领,都严格遵守新媒体传播规律,强化时政要闻新媒体包装,践行媒介产品精品化路线,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新媒体品牌。另一方面,《V观》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权威声音,保障了政治宣传的正当性和专业性,并提供了有别于一般时政要闻的“深阅读”价值,奏响了舆论引导的时代最强音。面对脱贫攻坚的时代使命,《V观》栏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历年来的扶贫足迹为线索,串联起一支《脱贫路上的初心》微视频。通过提炼独家内容、挖掘扶贫内涵、焕发情感共振,生动反映了我国脱贫工作的成绩与艰辛,进而折射出一个亲民化、人性化、立体化的国家领导人形象。编辑的综合素养与央视的政治站位,使得《V观》在时政报道中大放异彩,体现了融媒体环境中主流媒体的求新求变。
二、传播内容:立体表达,微视频观“微言大义”
《V观》首次将微视频形式应用于时政新闻报道,通过20秒至5分钟左右的动态画面,集中展示某一特定主题,开启了时政新闻短、平、快的“微传播”模式。常规要闻一般以电视、报纸以及官方网站为传播载体,采用文字播报+图片集锦的方式,虽然客观明了,却带给受众一种生硬、教条、疏离的刻板印象。相反,《V观》不仅聚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资源,突出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特征,用短小精炼的微视频满足读者需求;而且栏目主动更新创作思路,除了在重大事件、领导人访问等动态新闻报道方面下功夫,还充分结合时代脉络,策划了扶贫、科技、外交、宪法、文化等不同领域的专题短片。2016年年末,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为了更全面地介绍“碳卫星”的前世今生,《V观》栏目特别制作了一期动漫版的《带你一“碳”究竟!这颗卫星不简单!》。整个视频采用简笔插画的形式,每一幅画面都配有轻快活泼的第三人解说,在明快的背景音乐中分别介绍了碳排放的社会影响和碳卫星的工作原理。这种报道不仅是外在形式的革新,还是时政新闻创作思路的升级,将时政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微观化,提高了栏目的吸引力。
此外,《V观》的主题表达也不同于官方新闻的话语范式,集中体现在语言制作和叙事策略两个方面。其一,《V观》摒弃了空洞的命令式语句,选择贴合时代气息的网络用语,使时政新闻具有了平民化特征。仅从标题来看,《总书记看过的水稻种子牛在哪》《普京:坐火车有种浪漫的感觉》《当“海洋”遇见汶川,习近平讲述一个四川男孩的漂流瓶故事》,遣词造句不再是一板一眼的高冷姿态,而是变成有温度、有关怀的对话模式。其二,《V观》不是对新闻视频的简单压缩,通常选择聚焦于主题或事件的一个纵切面,突出情节、人物及情感表达,以醒目的符号形成视觉高潮,以最快的节奏带来感官体验,给观众在几秒之内就留下深刻印象。在“V观G20”系列报道中,栏目采用纪实手法,通过记录2016年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G20杭州峰会的一整天行程,放大每一个时间节点总书记的工作内容,展现出一位国家领导人日常工作中最真实的一面,以及背后代表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努力拼搏的昂扬姿态。《V观》用故事引发共情,用细节打动人心,赋予了时政报道新的表达。
三、传播渠道:移动化、技术化、矩阵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移动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时政新闻的传播也转向对移动端的争夺。《V观》作为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款栏目,旗下内容主要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投放,用户打开手机就能在APP页面找到“V观”标识,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十分便捷的观看渠道。基于移动通道的高速互联,《V观》微视频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存储和精准投放,极大地保障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同时,技术化是《V观》栏目的又一特征。目前,新闻可视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媒介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图文、3D动画、云直播、短视频等。《V观》在进行融媒体探索过程中,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强调多维度的感官体验,实现了时政新闻的沉浸感。例如,每一则V观视频都会单独制作音频版本,读者在页面尾端点击耳机图像,即可收听到微视频的全部内容。再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期间,栏目组把镜头对准普通科研工作者,邀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王昭东教授,用手机自拍的形式讲述自己工作中的所见所想,推出了《把论文写在钢铁生产线上》。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新闻传播的全景呈现,焕发新闻背后的力量,让《V观》具备极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矩阵化也是《V观》栏目的重要特征,其充分利用不同媒体渠道的优势与特点,首先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全网首发,保障视频内容的“有据可循”。随后,微视频将在互联网媒体平台腾讯、新浪、今日头条等同步发布,受众既可以在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找到当期栏目,也能在抖音短视频观看到视频集锦,丰富渠道选项。此外,《V观》还在不遗余力地拓展传播范围,结合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海外社交软件,在国际平台增加内容输出。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微视频作品《鼓岭!鼓岭!》,用沙画形式勾勒出中美友人在福建鼓岭的深厚情谊。视频推出后不仅得到央广网、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等官方媒体的积极推介,还吸引了大量媒体和社交账号的同步转发,据全网平台汇总统计,48小时内全网阅读量突破9000万。这条视频还被发布在中央电视台官方Twitter,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一个礼仪之邦的大国情怀。
四、传播受众:范围广、互动强、年轻化
进入全媒体时代,“传受一體”的传播格局将话语权赋予每一个个体,呈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信息海量化、内容碎片化、分众扁平化的特征,因而需要正确认识受众的心理变化,了解受众的切实需求。
时政新闻作为一种宏大的、严肃的、抽象的价值表达,长期以来其内容素材和表现手法渐趋固化。这对于伴随互联网生长的年轻受众而言,造成了心理层面的压迫感,使其产生对时政新闻的天然“抵触”。事实上,年轻受众并非对政治毫不关心,他们同样具有获取政治知识、参与政治实践的愿望,只是以方针政策、重要讲话为代表的“硬新闻”充满说教意味,呈现出居高临下的姿态。《V观》栏目意识到年轻受众的重要性,开启了微视频表现政治素材的先例。在内容上丰富主题色彩,在手法上增加趣味性、娱乐性,在视角上尽可能贴近生活,从受众角度研究年轻人的所思所想,用“软新闻”的方法吸引年轻受众。同时,针对偏好传统报道模式的老观众,《V观》延续央视新闻“独家视频”“独家V观”的全文转载,巩固原有群体。
传统媒体对政治传播的理解偏向于“宣传”,信息流向表现出单向度特征。新兴媒体出现后,受众可以根据个人意志发表观点,政治传播的传受关系转向双向互动,因而政治传播应更加重视受众反馈。《V观》栏目的视频作品面向全网分发,受众不仅能够通过不同类型的手机客户端收看收听,而且还能经由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进行二次扩散。栏目组则根据受众点击频率、视频意见以及讨论热度,总结时政传播的最终效果,在未来的《V观》策划中吸取受众的意见。
五、传播效果:发挥特色报道、巩固主流舆论
随着媒体格局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央视新闻《V观》栏目转变传播理念,发挥内容优势,拓展传播渠道,注重受众诉求,兼顾传统报道与微视频优势,不断筑牢主流舆论阵地。
1.平民化视角的传播思路,让时政新闻“可触可感”。常见的时政报道均为自上而下式的,而《V观》则弱化了时政报道中的权力主体,把个体表达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用朴实的平民话语代替说教的精英话语,用服务百姓的普通工作者代替面无表情的领导官员,用触手可及的手机微视频代替整点播放的《新闻联播》,赋予时政新闻更平等的视角和更人性的感受。在《总书记看过的水稻种子牛在哪》微视频中,视频内容全程由种植水稻种子的“当事人”讲述。画面中先后出现多位科研工作者,从各自角度阐述对水稻、对科研工作等的看法。尤其提起自主研发的水稻新品种——三江6号,工作人员饱含热情地讲解它的外观、原理、生长环境及实际应用,在一片金灿灿的麦浪前,激荡着一名普通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勤劳与热爱。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拉近了受众与传播者的心理距离。
2.坚定政治意识,弘扬社会正能量。《V观》是央视新闻在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探索,它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提炼小切口、叙述小清新、呈现小视频,在当下鱼龙混杂的短视频领域成为一股清流。一方面,《V观》始终秉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政治自觉,把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树立中国榜样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投身社会正面宣传,推出了V观两会、V观外交、V观宪法多部微视频,扩大了主流舆论话语权;另一方面,《V观》微视频具有兼容并蓄的风格,善于挖掘大时代的小理想,从时代发展和社会议题的大环境中隐性传达政治理念,为普罗大众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六、结语
《V观》栏目是时政新闻领域的创新融合。面对媒介更新和受众变化,《V观》大胆尝试微视频的传播形式,在把握新闻专业主义和拓展渠道优势的同时,兼具报道特色和政治本色,为受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虽然《V观》栏目在时政报道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其依然面临内容素材单调、推广渠道狭窄、社会影响不足等现实问题。在更加多元的媒介环境中,时政新闻仍需打破理念窠臼、创新新闻生产、强化社交属性,做好时政内容的全新表达,真正让主流声音为人民服务。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西安外事学院讲师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界2019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新媒体视阈下陕西政府环境传播及其环保形象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9C13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延丽.时政微视频的继承与创新——以央视新闻《V观》栏目为例[D].锦州:渤海大学,2019.
[2]侯良健.时政微视频的创作理念与主题表现[J].中国编辑,2019(11).
[3]史伟,王晓东.从《V观》看央视时政微视频报道新特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8).
[4]刘丽明.碎片化时代时政新闻的“微”创新——以央视新闻《V观》栏目为例[J].传媒,2017(19).
[5]李舒,孙小咪.时政微视频:媒体政治传播的新探索[J].电视研究,2017(10).
[6]黄芷葳.政治传播视角下时政微视频的传播[J].青年记者,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