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愉悦感的实证研究*

2021-02-21王军力雷鸣枝邹序桂李俊华黄凯玲

体育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愉悦感民族民间教学实验

王军力 雷鸣枝 邹序桂 李俊华 陈 薇 黄凯玲

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愉悦感的实证研究*

王军力 雷鸣枝 邹序桂 李俊华 陈 薇 黄凯玲

(怀化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目的】通过以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作为初级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与以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探究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在初中生中的体育活动愉悦感。【方法】选取湖南省湘西地区某学校初一年级6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各3个。对照班级以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实验班级以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实验周期为12周。教学实验前后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分别填写体育活动愉悦感量表,以评价初中生体育活动愉悦感。【结果】(1)教学实验前男生体育活动愉悦感显著高于女生(p<0.01)。(2)教学实验前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男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无显著差异(p>0.05,p>0.05);教学实验后对照班级男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没有明显增加(p>0.05,p>0.05);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级男(p<0.05)女(p<0.01)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愉悦感较实验前体育活动愉悦感明显增加,从增量百分比看,女生优于男生。(3)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级男女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愉悦感显著高于对照班级男女生对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活动愉悦感(p<0.05,p<0.05)。【结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给初中生带来的体育活动愉悦感明显优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带来的体育活动愉悦感。

民族民间体育;体育活动愉悦感 ;初中生

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是保持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生活方式因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维持体重平衡、提高骨骼强度、促进心血管健康,减少心理困扰和抑郁症状[1-3]。2017年,《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杂志第4期专题发布来自中国7—17岁学龄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体质健康研究的最新国家级数据,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中只有29.9%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最少60分钟中度到剧烈体力活动”推荐要求。体育活动行为随着年龄增长(尤其在青春期)而逐渐下降[4-5]。缺乏内在动机、体育活动中的社交焦虑和体育活动愉悦感的缺乏都可能是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行为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6-8]。体育活动愉悦感是一种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让人们相信体育活动是有趣的[9],是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行为的重要因素。儿童青少年从事体育活动时愉悦感越明显,则越倾向于从事规律性的体育活动。具有较高愉悦感的体育活动可以减缓与年龄相关的体育活动行为的下降[10]。因此,体育活动愉悦感可能是儿童青少年时期乃至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决定因素。

民族民间体育在各民族传统文化和娱乐活动中有大量的遗存,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功能,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娱乐功能[11]。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包含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竞技运动项目。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相比,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是否能够带来更丰富的体育活动愉悦感,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以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作为初级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与以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探究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在初中生中的体育活动愉悦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单位:人)

本研究以湖南省湘西地区某学校初一年级6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各3个。研究对象情况见表1。

1.2 教学实验设计

对照班级以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田径、足球、篮球和体操)为教学内容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实验班级以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毽球、沙包、跳绳和滚铁环)为教学内容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每周各2学时,教学实验周期为12周。

1.3 体育活动愉悦感调查

本研究采用汉化版的体育活动愉悦感量表(Physical Activity Enjoyment Scale,PACES)测定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和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育活动愉悦感。孙紫琪[12]研究显示该量表在初中生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系数。该量表共有16个题目组成,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法进行评分,将所有16个题目得分相加,即为总量表分数,量表总分为80分。教学实验开始前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均需完成量表的填写,作为基础对照。填写前体育课程任课教师认真讲解量表填写的基本要求。量表填写完成后,教师亲自回收。教学实验后,对照班级第一次有效填答量表的学生再次完成同一量表的填写。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级填写的量表稍作改动,将问题中含有“体育活动”的词语改为“民族民间体育运动”,例如“当我进行体育活动时”改为“当我进行民族民间体育体育运动时”,量表其它填写要求保持不变。有效量表数量见表2。

表2 教学实验前后有效量表基本情况(单位:人)

1.4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两样本均值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极其显著性水平为p<0.01。

2 研究结果

2.1 初中生体育活动愉悦感的性别差异分析

表3显示实验前初中男生体育活动愉悦感显著高于初中女生(p<0.01)。

表3 初中生体育活动愉悦感性别差异

注:*与男生对比,**p<0.01。

2.2 教学实验前后初中生体育活动愉悦感的调查分析

表4显示教学实验前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男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无显著性差异(p>0.05,p>0.05)。

表4 教学实验前两班男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对比

表5显示教学实验后对照班级男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没有明显增加(p>0.05,p>0.05)。

表5 教学实验前后对照班级男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对比

表6显示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级男(p<0.05)女(p<0.01)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愉悦感较教学实验前体育活动愉悦感明显增加。从增量百分比看,女生优于男生。

表6 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班级男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对比

注:&与同性别教学实验前对比,&p<0.05,&&p<0.05。

表7显示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级男女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愉悦感显著高于对照班级男女生对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活动愉悦感(p<0.05,p<0.05)。

表7 教学实验后两班男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对比

注:#与同性别对照班级对比,#p<0.01。

3 讨论

规律的体育活动,尤其是中等到高强度的体育活动,与许多身体健康结果(例如,健康体重和慢性病发病率低)呈显著正相关[13]。整个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健康行为,包括体育活动,是成年期健康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14]。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体育活动行为大幅度下降[15-16]。因此,找出并解决青少年体育活动行为下降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活动愉悦感是影响体育活动行为的重要因素[7]。因此,寻求具有良好体育活动愉悦感的体育运动项目,并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展,有利于增加青少年体育活动水平。

民族民间体育是人们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共同的娱乐方式,具有显著的娱乐功能[17]。目前已有关于中小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18]、教学模式[19]和教学设计[20]等相关研究。本研究首次开展了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愉悦感的研究。教学实验开始前,本研究调查了初中生体育活动愉悦感的性别差异。研究显示初中男生体育活动愉悦感显著高于初中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有研究发现性别在体育行为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Butt等[21]发现,青春期女生比青春期男生参加体育活动少。Troiano等[22]研究表明几乎在所有的年龄段,女孩的体育活动水平均比男孩低。本研究发现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低于男生,这可能是造成女孩体育活动水平低于男生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发现与教学实验前对比,对照班级教学实验后男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没有明显不同,提示教学内容采用西方现代竞体育运动项目不能有效增加初中生体育活动愉悦感。实验班级教学实验后男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明显增加,提示教学内容采用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明显增加初中生体育活动愉悦感。同时,本研究发现实验班级教学实验后女生体育活动愉悦感较教学实验前增量百分比优于男生,提示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育活动愉悦感具有性别差异,女生愉悦感好于男生。最后,本研究比较了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级男女生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愉悦感和对照班级男女生对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活动愉悦感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民族民间运动项目带来的体育活动愉悦感明显好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带来的体育活动愉悦感。

4 结论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给初中生带来的体育活动愉悦感明显优于西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带来的体育活动愉悦感。鉴于此,建议在中学(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学)体育课程广泛开设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这对于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体育活动水平,增进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1]JanssenIand Leblanc AG.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health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youth[J].Int JBehav NutrPhys Act,2010(7):40.

[2]PoitrasVJ,GrayCE,Borghese,MM,et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jectively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indicator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youth[J]. Appl Physiol Nutr Metab,2016,41(6 Suppl 3):197-239.

[3]SkredeT,Steene-JohannessenJ, AnderssenSA,et al.The prospec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objectively measured sedentarytime,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in you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besRev,2018,20(1):55-74.

[4]Kann L,Kinchen S,Shanklin SL,et al.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2013[J]. MMWR Surveill Summ,2014,63(4):1-168.

[5]Ortega FB,Konstabel K,Pasquali E,et al.Objectivel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during childhood,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a cohort study[J]. PLoS One,2013,8(4):60871.

[6]BabicMJ,MorganPJ,PlotnikoffRC,et al.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self-concept inyouth:Systematic reviewand meta-analysis[J].Sports Medicine,2014,44(11):1589 -1601.

[7]LewisBA,WilliamsDM,FrayehA,et al.Self-efficacy versusperceived enjoyment as predictors of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ur[J].Psychology&Health,2016,31(4):456-469.

[8]OwenKB,SmithJ,LubansDR,et al.Self-determinedmotiv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J].Preventive Medicine,2014(67):270-279.

[9]Cairney J,Kwan MY, Velduizen S,et al.Gender,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the Enjoy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ldren: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J].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2012,9(1):26.

[10]DishmanRK,McIverKL,Dowda, M,et al.Declining physicalactivity and motivation from middle school to high school[J].Medicine and Science inSports and Exercise,2018,50(6):1206-1215.

[11]白晋湘.民族民间体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2]孙紫琪.体育活动愉悦感量表(PACSE)中文版修订及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4.

[13]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Washington DC:2008.

[14]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ancer Trends Progress Report-2007 Update.2007.

[15]Nader R,Bradley RH,Houts RM,et al.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From Ages 9 to 15 Years[J].JAMA,2008,300(3):295-305.

[16]Nelson MC,Gordon-Larsen P,Adair LS,et al.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Patterning and Long-term Maintenance[J].Am J Prev Med,2005,28(3):259-266.

[17]冯萌.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的价值[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34-37

[18]黄祖闽.农村高中学校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对策[J].教育界,2018(282):32-33.

[19]李金.广西中学民族民间体育教学模式与实践[J].安徽体育科技,2016,32(5): 103-106.

[20]梁宇东.民族民间体育:水平:滚铁环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20(10):45-47.

[21]Butt J,WeinbergRS,BreckonJD,et al.Adolescent physical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across gender, age, and race[J].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2011,8(8):1074-1083.

[22]Troiano RP,Berrigan D,Dodd KW,et al.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Measured by Accelerometer[J].Med Sci Sport Exerc,2008,40(1):181-188.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njoyment of National Folk Spor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ANG Junli, etal.

( Huaihua Normal University, Huaihua 418000, Hunan, China)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以民族民间体育为运动项目的运动处方在湘西中小学体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XJK17BTW012。

王军力(1978—),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体质与健康。

猜你喜欢

愉悦感民族民间教学实验
论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渗透与开展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大学生运动愉悦感与成人依恋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应用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具身教学应用于小学绘本故事课堂的研究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缺觉与抑郁
让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
贵州民族民间美术走进现代教学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