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分析

2021-02-21东国保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网负荷配电

东国保

摘要:农网配电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均为空间信息范畴,以往的技术无法满足配电自动化的实际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防止出现资料丢失、工作延误等现象。本文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内容,然后对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展开探究。

关键字: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主要是对地理空间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与管理,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有助于维护空间地理信息,并确保电力运行的安全。农网配电需要处理的对象为空间信息范畴,只有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才能够更好地为电力企业服务。

1 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这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主要是计算机的支持下,对空间中的地理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等等,例如街道、居民区等,以图形等方式进行标注,并结合地理位置,将各种参数展示出来。GIS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基础设置、实时运行、查询输入系统,通过收集与储存信息,并对其进行监测,对农网配电进行调整,促进配电网自动化管理。GIS的功能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采集、地图修饰和分层处理、数据录入和查询等等。在农网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GIS主要有设备管理、施工控制、模拟、自动布线等多种功能。其一,设备管理功能,农网配电的基础设备比较多,设备的日常维护对电力的正常运行有较大的关系,通过借助GIS能够对设备进行逻辑编码,然后在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其二,施工控制功能,农网配电的工程量比较大,通过借助GIS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管,从而帮助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作;其三,自动布线功能,GIS在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施工参数,提升施工质量;其四,模拟功能,一些设备不能进行实操,通过借助GIS进行模拟,能够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总的来说,GIS在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有助于控制施工情况,提升工作效率,促进配电自动化发展。

2 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

2.1 GIS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在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信息管理十分复杂,有效的信息管理占据着重要作用,通过应用GIS能够实现信息的准确分析与处理,将一些地理信息以及电网相关数据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可以结合相关要求,查询所需的数据信息,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能够使工作人员全面了解设备、线路、用户分布等各种信息。在计算机地图功能中,通过引入GIS,能够显示出街道、居民区等,工作人员可以清晰、直观地查看线路和设备的分布情况,并且还能够根据地图、数据库信息等,了解设备参数,或者查询完整的参数信息,例如塔杆参数、线路档案等。同时,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线路走向与地理背景,完成线路测量,查询相关参数,并且利用地图以及数据库,在特定范围之内,根据相应的电压等级,统计变压器以及用户量。

2.2 GIS在变压器负荷管理中的应用

GIS在农网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可以使工作人员对变压器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有效提升变压器的管理效率。在农网配电系统中,当变压器出现负荷故障的时候, GIS的应用能够快速且精准地定位故障点,缩短故障维修时间,提升维修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确保了用户的正常用电。同时, GIS的应用还能够预测变压器的负荷,有效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区域密度进行分析,形成相应的分析图,然后對比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变压器故障现象,尽可能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提升农网配电自动化程度[1]。如图1所示,为变压器负荷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变压器负荷管理不仅能够防止出现低负荷造成的效率低等现象,还能够防止出现高负荷造成的损坏问题。

2.3 GIS在SCADA数据库中的应用

SCADA是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具有专属的数据库,并且和GIS数据库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以此进行数据交换。SCADA数据库可以结合GIS技术快速展现配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借助这些数据对电力网络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最短时间内发布调度信息,快速控制突发故障的严重化,将损失降至最低,提升电力调度的控制力。电力地理地图有许多符号,部分符号表示配电设施的状态,例如开关、断路器等等,只有及时更新符号数据,才能够准确展示电力状态。如果SCADA数据库信息变更,能够及时准确反映数据的变化,数据库定时进行状态更新,如果有相应的需求,则可以提取数据库中的真实信息。此外,SCADA系统与GIS系统连接之后,如果变电站负荷过载,则会自动报警,然后进行负荷转移决策,如图2所示,为负荷转移辅助决策模块,主变负荷的转移辅助决策为,当转移至另外一主变时,若其负荷剩余能量满足故障主变的负荷,便可以进行转移;当向其他变电站转移时,先判断有没有临近变电站线路,最好把负荷向其他变电站转移[2]。

2.4 GIS在停电管理中的应用

在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停电管理可以结合用户的实际反映,对故障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以此对停电范围进行分析,然后排除故障点,从而弥补信息采集中的不足之处。当用户反映故障之后,GIS的应用能够根据维修人员所在的地点,自动给出最佳途径,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找到发生故障的位置,并有效解决故障问题,从而确保用户的正常用电,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户用电满意度。同时,GIS在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还能够对停电进行模拟操作,通过不同的操作,对停电范围进行搜索,然后确认相应的操作结果,以此制订合理的停电计划。如图3所示,为停电分析模块,如果是设备故障、电网检修等引起的停电,系统会对停电的范围进行分析,并自动生成相应的通知单。对于不同的部门,停电分析的对象有所不同,针对变电、输电、调度,在一次系统图上面,使用不同颜色标出停电和没有停电的设备,例如开关、变压器等等,然后形成相应的停电设备统计表、申请单;针对配电,在地形图背景上,使用不同颜色标出停电和没有停电的配网设备,例如线路、开闭所等等,并输出相应的配网设备统计表、停电用户统计表与分布图、停电申请表、通知单;针对停电营业,对停电造成的售电量损失进行统计,然后算出相应的经济损失[3]。

2.5 GIS在配电网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GIS系统能够充分发挥电网资源的优势,保证电力企业数据信息的共享,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如图4所示,为电网GIS平台系统的如果GIS和农网配电系统互相融合在一起,便可以实现多项功能。通过利用GIS图形功能,在计算机的作用下,能够有效解决地图相关问题,并且还能够转化成测绘电子地图,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出来,在实时监测技术基础上,能够全面了解线路和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管理人员也能够借助计算机查询相关参数。同时,GIS还能够展示出拓扑结构,在不同颜色标识下,当出现短路故障等现象时,便可以利用GIS电网的追踪拓扑分析功能,快速定位故障点,从而高效进行故障处理。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实现精准的信息支持,降低故障发生概率,还能够确保供电正常,提升用户的用电满意度。在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地理信息系统在信息管理、变压器负荷管理、SCADA数据库、停电管理、在配电网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促进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罗宇鹰.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3):126.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13106.

[2]王靖楠. 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3]周健,吴琳,梅进,顾建全,柳江涛.配电自动化中的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2):40-41.DOI:10.19399/j.cnki.tpt.2020.02.014.

猜你喜欢

农网负荷配电
生如夏花
10kV配电线路故障查找和处理措施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问题及维护
浅析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与措施
农网改造的质量管理措施
10kV配电线路巡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农网配电线路线损成因及降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