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用电采集系统在反窃电工作中的应用

2021-02-21杨中山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现状方法应用

杨中山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能源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用电量大,用电人群较多,这就给供用电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有关部门和企业都在积极探寻反窃电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国家和电力企业的合法经济利益。本文研究了基于用电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以期能有效防止窃电现象,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防窃电;方法;现状;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应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就是实时监测实际用电信息,与此同时管理与应用收集到的信息,一般情况下,综合管理系统应用到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通过整合这些技术,最终使系统可以实现电力负荷开展实时监测。其主要功能有:负荷控制、防窃电、低压集抄等。依据当前形势,系统已被广泛运用及推广,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顺利实施打击窃电工作。

1用电采集系统中反窃电技术的意义与作用

1.1反窃电技术的意义

随着现代反窃电技术的不断运用,反窃电工作成为当前供电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违规用电以及窃电纠纷频繁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反窃电技术的运用,在基于用电采集系统的优化升级中,形成多功能的运用,可以为整个电力系统的良性运转提供一个良好帮助和支撑。因此,通过采用多元化、多功能的用电采集系统模式,形成反窃电技术的更新,将对整个电力系统健康有序发展,将有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在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提升整个电力企业管理的综合效能,通过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应用,提升用电管理的效率,从而减少在用电设备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费用。

1.2反窃电技术的作用

当前电力网络管理体系中,重点强调了对窃电行为的管理,将用电采集系统运用到反窃电工作中,能有效提高反窃电开展效果。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反窃电技术运用原理为:将电压或电流信号作为检测对象,将客户总路中保护线路中的电流信号以及母线上的电压为基准信号。之后利用无线终端将上述信号传递至主站中,实现实时监控。当信号不一致时,说明出现窃电现象,技术人员具体分析是否存在窃电问题,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窃电原因并实行应对措施。运用用电采集系统进行反窃电处理具有一定优势,在反窃电系统中安装报警器,当发生窃电行为时,报警器将异常信号传输到监测部门,减少窃电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上述过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进行信号的实施监控及管理,分析采集到的线路信号,判断设备能耗情况,找准用电异常的终端,进而实行针对性措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2窃电现象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存在的偷电窃电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对窃电现象管理上的缺失。目前,电力企业的工作重点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供电管理和用户的用电情况较重视,而对出现的窃电现象不够重视,认为只是个别人的行为,影响不大。第二种,人们对窃电行为的认识不深刻,没有意识到窃电既是道德问题,也是违法行为,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窃电行为的大量存在,也跟电力企业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第三种,电力资源作为无形资源,很难实现具体的量化。一般而言,供电企业将电站发出的电力资源通过高压电线进行传输,输送到千家万户。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传输损耗,这个损耗值很难进行测量,这就导致电力企业的误判,以为电量减少全部是因为电力传输的损耗造成的。结合以上三种原因,电力企业既要加强用电的管理工作,又要增强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好反窃电的管理工作。

3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应用分析

3.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系统

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应用分析中架构及报警方式,分别为系统数据层、系统应用层和外部数据源。对于低压供电客户,一般使用集中器+采集器+开箱报警器的方式设置电能计量设备;对于高压供电的客户,一般使用专变采集终端+开箱报警器的方法设置電能计量设备。可以将报警器安装在计量屏柜或者计量箱子中相对隐蔽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报警闭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现场由工作人员使用USB钥匙将报警解除,第二种是系统在检测到电表箱开启后,通过对SG186系统中的工单信息进行调用,如果是在规定时间内被授权的表现被开启,那么表箱不报警。在检测报警时,一般利用开门传感器检测表箱的开启情况。全面管控和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保证用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合法权益。

3.2提高高线损区域内的窃电行为的针对性

要想全面提高高线损区域内窃电行为的针对性,就必须要充分利用起用电采集系统中的检测版块,利用检测版块对其中的每一个区域进行统计与分析,明确高线损区域的具体范围,然后再通过用电采集系统进入到特定区域当中,对此区域内电力用户的信息进行对比与核实,尤其是用户数量,再将其与常规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若排除季节因素,并将其与其他同类区域的数据比较之后,若其线损仍较高,那么这个区域就极有可能存在窃电的现象,电力企业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专人进入到此区域,专业排查此区域的实际用电情况。

3.3数据分析功能的实现

电采集系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基础数据,对采集终端、电表的数据范围进行分析。例如分析电压曲线、负荷曲线、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选择设备,然后选择命令,再选择生成曲线条件,最后查看曲线。其中数据分析曲线图可以分成三相表数据曲线、单相表数据曲线。三相表又有三相数据表曲线和一些独立的数据曲线。例如分析台区的同时率、台区的负载率、单台变损月曲线。在生成曲线时,会从以下两个类型中进行选择。第一,选择时间。根据不同类型的曲线,可以选择时间段,也可以选择日期。如果是时间段的选择,那么还需要选择时间单位,而时间单位的选择会影响到曲线的最小单位,进而对生成曲线的横向长度造成影响。第二,选择曲线类型。在系统中,曲线类型主要有几种:综合类曲线。在同时进行多个设备的选择时,会对设备数据进行综合,然后参考其最终合成的曲线。当选择时间段很长时,生成曲线图的横向就比较长,无法在一屏中全部显示出来,有可能会生成折线图、饼图和柱状图三种类型。同时安排专人准确排查,打击窃电行为。

3.4切实加强对目标用户的检查

现场防窃电检查工作的开展,需要电力企业安排专业人士携带工具,检查目标用户。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其曾经有私自打开表箱的行为,那么工作人员必须要重点检查表箱封条的完整性,然后还要对表箱内部结构是否被更改进行仔细地检查,一定要将连线的顺序作为主要排查对象。因为如果真的发生窃电行为,那么电表内部的结构或者界限顺序都可能会发生改变。除此之外,还要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全面仔细地检查。通过对误差进行校验与核对,来确定是否发生了窃电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用电采集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还需要更进一步对此系统的功能进行拓展和完善。不断的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充分预购、对比等管控措施来全面管控和了解用户的用电情况,保证用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合法权益。此外,还需要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到用户用电现场进行检查,统计窃电户,并建立窃电户档案+库,对情节严重的用电户进行重点监控,对发现的用电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窃电现象,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成,匡少龙.电子式电能表的防窃电功能研究[J].安徽电力,2009,(04):16-18.

[2]郁佳云.分散抄表与电费集中核算数据自动传输的实现技术漫谈[J].科技风,2013,(10):175-176.

[3]邹欣荣,邹新军.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0):51-52.

猜你喜欢

现状方法应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