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
2021-02-21张燕
张燕
摘要 目的:在分析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基础上,讨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在随机分组的原则下,对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精神科接受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实施分组研究,对精神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存在于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的特性。因此加强管理,积极做好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的精神疾病安全风险教育,不断提高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对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安全隐患及风险防范意识,排除不安全因素、降低护理风险,避免给社会、医院、医护人员、患者及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以我们要知道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和风险的临床表现,才能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增強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生产和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和减少护理风险。
1 精神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的分析
1.1患者情况分析
患有精神疾病的的病人自身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些隐患来自病人的精神症状。有些病人不受控制,在病态的思维下进行活动,潜意识中不受支配,这就会产生很多状况,比如说,幻听幻觉、被控制感而出现的自杀、妄想症、伤人、摧毁财物等怪异的行为。一般有精神病的病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有病,且拒绝住院治疗,而且精神病人都会想的特别多,以至于造成思想顾虑隐患。有很多正在康复期的病人,回忆失去的东西,惦念家里的杂物或者工作,害怕没有人来接出院等顾虑,自然而然加剧了病情,或者因产生自卑感而自杀的隐患。再者就是精神病人自身躯体方面的安全隐患。
1.2 护理人员方面
1.2.1不遵守规章制度,责任心不强,在护理过程中,机械性的执行医瞩,不善于观察病情变化,病人出现异常先兆不能及时发现,或擅离职守,岗上睡觉;均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2.2法制观念淡薄,轻视护理文书书写,凭感觉记录,与医嘱及医生的病程记录不一致,不能准确的记录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变化,或记录千篇一律,不能反映病人的特有表现,使记录失去了意义。
1.2.3护理人员压力大。由于精神科的特殊性,风险过多;夜班频繁、待遇较低,社会偏见等,而致不能用心,热情投入工作,护士不良心理因素也是诱发各种护理差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护士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对病人态度粗暴,无端发脾气,可给病人身心带来不安全的结果或不安全感,以致发生护患纠纷。
1.3 医院管理情况分析。其实很多隐患都和医院管理有联系,比如,医院缺乏对新上任的人员的培训,不给新人一些必要的安全实践。由于精神病人不受大脑控制,总是做一些奇怪的事,如伤人、毁坏财物、逃跑、自杀等行为。由此可以得出[2],在护理过程中,当班人员不仅要坚守岗位,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对于医院来说,医护人员的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不足,无疑是最大的不利因素。另外,护士在精神病院工作,每天要面对各种危险事件,夜班频繁,待遇较低,这无疑会给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社会上对护理这行的评价也不好,护理人员又受到思想上的影响,导致护士频频离开医院,进而导致剩下的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再者,医院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也是一大弊端。目前很多专科医院还是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虽然这种管理模式给那些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提供了更系统的观察和治疗,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常常会使病人感到生活无趣、单调,想早点脱离这个环境,从而更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2. 防范措施分析
2.1. 改善医院住院环境病房、厕所、洗澡间设置以及护士站的位置安排要合理,设立单独重症监护室和抢救室,便于护理人员观察重症病人和抢救病人。定期检查维修病人活动场所的门、窗、锁等,排除各种不安全隐患。
2.2. 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和检查对家属探视和新入院病人,或外出活动的病人,进入病房时要严格检查其随身物品,杜绝危险物品带入病房。每天晨晚间护理时,认真查看床单、被套带、毛巾、衣裤、窗帘等是否完好,房间内有无危险物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没收。
2.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遵守医嘱行为患者新入院或在住院之过程中,医院要经常组织患者及家属,向其讲解精神卫生知识、医院规章制度。
2.4. 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应适当增加护理人员并做好人力资源的灵活调配。根据不同的护龄、时间段及工作量的变化进行弹性排班,高低年资合理搭配,以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风险。
2.5. 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易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护士长要经常带领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要防止病人冲动伤人、毁物、自杀、出走等高风险行为,并加强考核学习。
2.6.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积极开展安全和职业道德教育,将护理安全和工作责任心贯穿在病房管理及临床护理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同时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在精神科基本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考试、考核,使年轻护理人员熟悉和掌握精神疾病症状,能在病情观察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意外发生[3]。
2.7合理调配资源,改善护理环境
精神科护理工作繁重而风险大,且多以女护理人员为主,在工作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情绪极易波动,从而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院方应从减轻护理工作人员压力源的角度考虑,可相对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促进医护人员交流,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结束语
护理安全为精神科整个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精神障碍病患而言其很容易受到病理症状的支配,会突发冲动伤人、自杀、自残、毁物、外逃等一些危险异常的行为,若是护理人员没有做好及时有效的防范工作,很有可能会发生无可估量的意外,乃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责任心,制定一套完善、系统、有效、科学的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加强病房设施管理尤其重要,消除其安全隐患。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门窗、水电等设施损坏及时维修。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及家属的遵医行为,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告知注意事项。精神科做好这些护理安全,不仅能保障病人的安全,而且还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雨.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4):153-155.
[2]张芳.分析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7):111-112.
[3]李林玲.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0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