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1-02-21杨志燕
杨志燕
【摘 要】数学实验注重让学生亲历、体验、感悟、探索,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聚焦,文本内涵更加丰富,课堂探究更加开放,儿童素养长足提升。
【关键词】数学实验 目标聚焦 文本开发 活动开放 素养提升
所谓数学实验,是指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或问题,进行观察、操作、探究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对得出的数学结论进行检验,对已有的数学事实进行猜想并探究的过程。
数学实验作为数学有效学习的载体,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实验的过程,更加注重学生体验、猜想、验证的过程,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做中玩、做中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大大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不言而喻,如何让数学实验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开展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目标聚焦:让目标视角从“迷糊”走向“清晰”
数学实验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实验的趣味性,没有搞明白实验的真正目的,为了实验而实验,把实验课上成了活动课,课堂表面看上去热闹,实际意义却不大,浪费了课堂上大量宝贵的时间。教师必须明确实验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小学生年龄小,缺少生活经验,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学习起来感到吃力。做一遍往往比看一遍更容易理解和印象深刻。
数学实验:测量土豆的体积
在学习完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之后,学生会用公式完成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了。这时,教师拿出一个土豆,让学生测量土豆的体积。土豆是不规则物体,是不好直接测量的。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验的工具,鼓励学生想办法测量出土豆的体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自然更乐意去探究。
实验教学预案:
实验主题:
测量土豆的体积。
实验目标:
1.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土豆的体积,经历猜想、观察、验证和概述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认真严谨的态度。
3.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材料:
一个土豆;一个圆柱体(或长方体、正方体)容器;一些水和刻度尺。
实验过程:
1.在规则容器中装入一些水,测量水位高度。
2.把土豆浸没在水中,再次测量水位高度。
3.想办法测量出土豆的体积。
4.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和结论:
(学生实验后填写)
教师创设了测量土豆的体积这个数学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会把这个实验忽略,认为没必要让学生去做,浪费时间,讲一讲学生就能懂。笔者认为不是这样的,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學内容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了其主动探究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看起来复杂的问题被学生轻易解决,学生增强了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明白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通过转化求得,为后面学习转化的策略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文本开发:让文本视角从“单一”走向“多元”
苏教版数学教材比较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教材毕竟是教材,能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相对固化的。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实验,让学生在探索文本内容的过程中适时捕捉机会,举一反三,拓展思维;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丰富文本教材的内涵。
数学实验:圆柱体积的推导
学生已经有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经验,再来学习圆柱的体积时,笔者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把圆柱沿着底面半径和高切成若干等份拼成长方体。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圆柱的体积等于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得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的关系,即S=(πr) ·r·h=πr2 h。
教师接着提问:如果把拼成的长方体的前面或右侧面作为长方体的底面,还能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实验教学预案:
实验主题: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还有不一样的推导方法吗?
实验目标:
1.通过教材内容的启发,提出疑问,自主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在观察、猜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和关联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借助实验探究,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实验材料:
沿着底面半径和高分成若干等份的圆柱模型。
实验过程:
通过拼、摆等方法,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实验反思和结论:
(学生实验后填写)
学生探究后得出:拼成的长方体前面作底面,底面积就是(πr)·h,高就是r,长方体体积S=(πr)·h·r,化简得出S=πr2 h。同理拼成的长方体的右侧面作为底面,底面积就是(rh),高就是πr,长方体体积S=(r h)·(πr),化简得出S=πr2h 。学生通过探索圆柱体积的推导方法,虽然方法上略有不同,但不管用哪个面作为长方体的底面,都能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三种方法相互印证,可以很好地加深学生对圆柱体积公式的理解。
实验中教师借助数学实验对文本进行了二次开发,让学生经历了再探究、再思考的过程,不仅验证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还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比教师的“讲解”更具说服力和深刻性。
三、活动开放:让学情视角从“会动手”走向“真探究”
有些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数学实验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最后也就是得出了书上的“结论”。这些教师的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拿着教具或对着课件投入地讲解着数学实验,而不给学生“做实验”的机会,但学生似乎对实验结果也掌握得不错。难道这些数学实验真的可以不做吗?“做实验”真的是在浪费时间吗?其实,实验就是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实验可以促进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探索问题。
数学实验:大树有多高
实验教学预案:
实验主题:
大树有多高。
实验目标:
1.通过测量各种物体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探索影子长度与物体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借助实验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实验材料:
竹竿、卷尺。
实验过程:
1.找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2.把几根不同长度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并算出比值。
3.同时量出一根竹竿和一棵大树的影长,再量出竹竿的长度。
实验反思和结论:
(学生实验后填写)
实验步骤确定了之后,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也能如实记录,并收集整理数据,这是我们所说的“会动手”。但是学生在实验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小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要及时记录,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思考,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需要,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实验活动,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真正从“会动手”走向“真探究”。
四、素养提升:让儿童视角从“眼下”到“长远”
南开大学顾沛教授说:“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都会忘记,但是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逻辑思考问题、用数学的理性解决问题等,这些才是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学生受用终身的数学素养。
数学实验:怎样滚得远
实验教学预案:
实验主题:
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一些呢?
实验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一些。
2.在观察、猜想、验证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当斜坡与地面成45°时,物体滚得远。
3.借助实验研究,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实验材料:
木板、圆柱形物体、尺子。
实验过程:
步骤1:用木板搭一个与地面成30°的斜坡。
步骤2:将圆柱形物体放在斜坡的顶上。
步骤3:轻轻松开手,让物体自动往下滚。
步骤4:等物体停止滚动后,量出它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
反复做几次这样的实验,测量并记录每次滚动的距离,再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把木板分别搭成与地面成45°和60°斜坡,進行同样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结果。
实验反思和结论:
(学生实验后填写)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结论即可。其实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知道斜坡与地面成45°时物体滚得远,更重要的是实验中的分工合作,有序思考,对出现的问题能有效解决等。实验是面向每一个儿童的,儿童在实验中各方面都能有所发展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