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逻辑思维考查促思维品质提升

2021-02-19王明辉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高中语文

王明辉

摘   要:2021年语文高考命题(新高考I卷)通过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题的考查,增加了试题的思维容量,加大了逻辑思维能力考查的难度,对考生思维的深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考的新特点将对语文教与学的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亦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提升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逻辑思维;思维深刻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5-0007-05

近年来,我国高考改革完成了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和科学构建,确立了“一体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解决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就语文髙考命题而言,“思维发展与提升”成为高考语文改革中最具吸引力的词汇之一。语文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质密切契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思维发展与提升”明确列為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其中,思维能力的发展重点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品质的提升重点是思维深刻性的提升。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逻辑思维对于个体发展和国家人才培养十分重要。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具备逻辑推理”的素养。课程目标则明确将“发展逻辑思维”作为其中一条。

“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除此以外还包括一个人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深刻地考虑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上。就高考语文而言,则重在引导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深入思考问题、全局把握文本、系统理解思路和准确完成推理。

近几年来,语文高考加强逻辑思维和思维深刻性的考查正逐渐成为一种明确而普遍的认识。2017年全国卷第21题直接考查逻辑推断,第一次明确告诉考生,语文高考要考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新高考I卷较2020年全国I卷、2019年全国I卷,加强了逻辑思维和思维深刻性的考查,试题呈现出来一些新变化、新特点。笔者分现代文阅读I题、语言实用题、作文题三部分,结合前两年高考试题做剖析说明。

一、现代文阅读I

现代文阅读I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

“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是一对矛盾概念,二者是相对出现的。“非连续性文本”是以图画、表格、图文以及纯文字等构成的文本,是由一种或几种文本形式组合而成。人们常用这类文本来表达和传递信息,其实用性特征突出。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理解、处理和评价的能力。最早出现在 2000 年PISA 阅读测试中,2017年首次出现在高考语文全国卷中,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均有出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2021年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与往年比,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一)文本和试题的思维含量有所增加

文本字数和难度增加。2019年全国I卷“可移动遗产的保护”字数为1214字,2020年全国I卷“加强新基建建设”字数为1143字,2021年新高考I卷“诗画不同质”字数为1838字,与前两年比增长了六七百字。文本探讨美学领域的诗画理论,内容涉及西方史诗和雕像艺术、中国的诗画音乐艺术,其中涉及多位古今中外艺术家的观点理论,考生阅读时所需的思维量有所增加。

试题数量和分值增加。2019年全国I卷、2020年全国I卷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均为3小题12分,其中2道选择题1道分析题。2021年为5小题19分,其中3道选择题2道分析题。与前两年比,增加了2道试题和7分的分值。

另外,2021年的现代文阅读题分“现代文阅读I”“现代文阅读II”,不再按“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类别来命题,这样命题者在选材上将更加灵活。

(二)文本的逻辑思路及结构比较复杂

2019年全国I卷的“可移动遗产的保护”,由三则材料构成。三则材料概念明确、判断简要、逻辑结构清晰,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具体见下面图表:

2020年全国I卷的“加强新基建建设”,由三则材料构成,文本概念明确、判断明了、结构简单、似断实连,阅读难度不大。其中,材料1提出问题——何为新基建,材料2分析问题——为何要此时按下“快进键”,材料3提出解决方案

——中央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

2021年新高考I卷“诗画不同质”,由两则材料构成,但文本逻辑推理复杂,两则文本的结构错位连接,文本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深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本具体的思维结构见下图:

材料1

材料2

由以上的逻辑思维图可知,2021年高考试题“诗画不同质”有以下特点。

首先,判断较多。有莱辛的观点判断、朱光潜的观点判断、钱钟书的观点判断,还有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讨论。各种观点关系不一样,有的是因果论证关系、有的是引申阐释关系,而有的是同一观点只是表述略有不同。

其次,推理严密。材料一由莱辛的著作引出观点“诗画并不同质”,通过详细的叙述和比较得出结论,令人信服;接着作者以自己对观点的理解来阐释诗画在时间和空间领域各有所长的观点,最后对观点进行了补充说明,使逻辑推理更加严密。材料二作者以莱辛的观点引出中国古人的观点,又进一步论述莱辛的观点更为深刻,并多次引用中国古代的故事、诗歌来论证该观点,中西艺术观点彼此比较,突出画作不能表现时间“后继”的特点。

最后,论证多样。材料1在论证莱辛的“诗画不同质”观点时,运用了归纳思维和因果论证法,用具体的细节和详细的分析有力证明了观点。材料2在论证莱辛的观点时,运用了演绎思维和例证法,通过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的观点形成照应,重点论述了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

(三)试题以主观题来考查论证思路题

2019年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第2题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2020年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第2题也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2021年新高考I卷“诗画不同质”第4题以主观题的方式,要求考生“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由此可见,论证思路题连续三年考查,并且2021年对论证思路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证思路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深刻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考生能准确筛选出关键信息、整体把握住文章思路、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并灵活运用议论文论证的相关知识,才能较好地完成此类题目。

二、语言文字运用题

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的形式虽然多样,但考查的本质是一样的,即根据语法规则和逻辑关系实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语言的运用能力实际上是个人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

2021年新高考I卷语言文字运用II第22题为“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此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语法规则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下面结合试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断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①       ,②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 ③但是一旦阳光足够

温暖,||④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

语境由四个句子和两层逻辑关系构成。其中第一层为转折关系,前后意思相反;第二层为条件关系,③是条件④是结果。因为④处的“春季复苏”与②处“冬眠静止”均是结果且相对,所以①处应与③处相关且意思相对,所以填写“在寒冷的冬季”或“寒冬时节”。

(二)根据语义信息进行逻辑推断

雪衣藻    ①    ,②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③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语境由三句话组成,第③句提到“从绿色到红色”,第②句提到“成熟后”“变为红色”,故第①处应推断出“成熟前是绿色”或“未成熟时是绿色”。

(三)根据语义衔接和题干要求进行逻辑推断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①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  ② ,③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②处的“从而”标明此处应填写①句造成的结果,直接的结果应该是“提高了雪的温度”,而“雪的温度的提高加快了雪融化的速度”。但题干中要求“每处不超8个字”,为简化答案并与下文保持语义衔接,所以应为“加快了融雪的速度”。

由以上分析可见,2021年新高考I卷语言文字运用题从信息的筛选、语义的衔接、句子间的关系等多个维度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推断能力。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

首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起源。2015年考试中心通过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指令,较好地解决了材料作文的宽泛性与话题作文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新创了“任务驱动型作文”。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的类型均为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其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类型。根据驱动的内容不同,任务驱动型作文分为四类。一是体式驱动类,试题对文体提出要求。如2019年全国I卷作文要求写演讲稿,2020年全国I卷作文要求写发言稿。二是对象驱动类,试题对对象提出要求,或针对材料事件中的具体人物或明确读者。如2019年全国I卷作文要求“面向本校同学”。三是内容驱动类,内容驱动表现在命题对内容上有规定。如2019年全国I卷作文要求考生“体现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四是思维驱动类,作文材料本身具有思辨性,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探究;材料内容比较具体,话题切入口小,需要考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命题要求考生思考、感悟、权衡、选择,并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

2021年新高考I卷作文“体育之效”是思维驱动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它的特点是在形式上淡化了体式驱动、对象驱动、内容驱动等要素,但突出了思维驱动这个最根本的要素,并且要求考生深刻分析材料、深刻理解要求、深刻构思文章,不可就体育论体育。下面结合试题做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澤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深刻理解试题材料的内在逻辑

概念1

体育之效

判断1

本材料的话题是“体育之效”,那么毛泽东同志认为体育的功效是什么呢?在深刻分析材料的内在逻辑(见上图)的基础上,整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上图加粗的词语),笔者将之确定为“强之不喜勿滥用,弱而不悲终至强”。此判断既可作为材料的中心观点,也可做为作文的中心论点,还可做为作文的标题。

考生如果不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而是单凭语感,就容易断章取义为“体育使人变强”。

(二)深刻理解试题要求的内在含义

试题中有三处要求需要考生高度注意并深刻理解其含义,不可无视或忽视。

第一处为“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启示意义”表明该材料意义深刻、内涵丰富,要求考生的作文不能仅就“体育之效”而作文,还需领会“体育之效”对个人奋斗、社会发展、国家复兴乃至人类命运的启发。第二处为“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考生的作文须根据材料的观点、思路、启发来行文,内容不可与材料毫无关联,观点不可偏颇或与材料观点严重冲突。第三处为“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感悟”指考生对体育功效、先天条件、强弱转化、心态心理的感想与体会,进而引发对人生、社会、国家的感想和体会;“思考”是指深刻理解“体育”“功效”“强弱”“悲喜”“滥用”“勤于锻炼”“增益不能”“久之”等词语的内涵外延,并能针对教育发展、社会改革、国家复兴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三)深刻谋划文章的思路架构

首先,根据材料确定“体育之效”的内涵,“生而弱者持久锻炼会变强”;并根据材料阐述“体育之效”实现的要素:心态要不悲不畏、意志要坚定坚强、行动要持久不懈。其次,由“体育”的范畴拓展至“智育”的范畴,进而拓展至“个人图强”的范畴,同时明确“强之不喜勿滥用,弱而不悲终至强”的中心论点。再次,由“个人图强”可进一步拓展至国家层面的“经济图强”“文化图强”“科技图强”“军事图强”。最后,回扣历史、结合现实、展望未来强调中心论点。1917年,中国正逢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吹响了救国图强的号角;结合现实,中国正面临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在屡遭西方国家的打压围堵之际,抓紧补短板抓弱项之时,当代之青年更应该坚定“四个自信”,自强不息;展望未来,中国必将崛起,但我们富强而不逞强,永不称霸,并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贡獻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综上所述,2021年新高考I卷的现代文阅读I、语言文字运用题、作文等多类试题加强了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深刻性的考查,凸显了对语文核心素养之一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考查。高考的这些新变化、新特点对高三语文备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该会进一步推动中学语文教与学的改革,并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了一条理性、科学的途径。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