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广西南丹县特色发展路径研究

2021-02-18胡文萱黄越昀姜栩梦郑天翔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特色发展乡村振兴

胡文萱 黄越昀 姜栩梦 郑天翔

摘要:党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彻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西南丹丹泉酒为例,研究了丹泉企业现状,分析了企业发展存在品牌特色不够凸显、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探索出特色产业的新型发展路径,为同类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丹泉酒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发展是乡村经济振兴的内在动力。而特色产业是农村产业的重头戏,乡村没有城市雄厚的资源,要发展优势产业,必须紧紧依靠本地特色资源,才可能在激烈的产业大战之中获胜,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之一将会落在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上。基于此,本文以广西丹泉酒业为例,深入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丹泉酒业作为桂企之一,敢于承担桂企责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寻求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程度发掘自身潜能推动经济体量增质。作为广西酒业的“航母”,它的发展路径对其他产业有一定的经验示范作用。

一、丹泉酒业历史及现状

(一)丹泉酒业历史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独特地位。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国的酒大多也以粮食酿造为主,酒业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在陆祚蕃著的《粤西偶记》中有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可以见得在酒业方面,广西的酒具有一定的历史,且不仅以粮食酿酒,更以花木果实为酿酒之材。南丹县作为广西丹泉酒业的发源地,其酿酒历史更是悠久,民间土法酿酒十分普遍,农村群众自古至今都有自酿自饮的习惯。但县内何时开始有酿酒专业作坊,无从查考。

(二)丹泉酒业发展现状

如今以生产丹泉酒为主的丹泉集团,改变了南丹县一直以来以矿为主的经济结构,带动了南丹县整体经济发展。南丹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丹泉酒的酿造带来了良好的藏酒环境。 县境山峦叠翠,地下河流成网,溶洞幽深。丹泉酒业拥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收录的“最大天然藏酒洞”——“洞天酒海”,溶洞内气温低,为藏酒带来了天然的储藏空间。溶洞四季温度稳定在16-17摄氏度左右,平均湿度达90%,稳定而适合的温度和湿度,都对酒体自然产酯生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使丹泉酱香型白酒呈现出与黔酱、川酱极其细微的口感差异。除此之外,“洞天酒海”获评国家4A级景区,丹泉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桂酒新航母、广西新名片,南丹成为产城融合、三产融合的新典范。在发展酒业的同时,丹泉酒业还打造了自己的特色小镇,宣传产品文化,帮助瑶乡人民移民搬迁,打造新瑶寨,是广西不可多得的特色产业。丹泉酒带动了南丹县的经济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仅创造出自己的产业特点,成为桂酒新航母,且在县内帮扶困难对象,帮助瑶乡人民建立新家园。但是在2021年南丹县政府作出的2020年工作报告中指出,丹泉酒企业仅为广西民营企业第62名、广西民营企业制造业第30名。与同等酒类相比,并没有很大的知名度。

二、丹泉酒发展困境

南丹地处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人对丹泉酒业知之甚少,且因为丹泉酒业对品牌文化底蕴挖掘不够,使得丹泉酒知名度低、吸引力低的劣势一直没有较大突破。与此同时,随着各品牌酒业酿造技艺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丹泉酒业仍然维持着传统酿造技艺,与其他产业之间联系较为松散,故丹泉酒业还存在酿造技术和储藏技术落后,与当地其他产业联动性较低等问题。

(一)产业特色不足

中国白酒历来具有自身的文化,是历史的沉淀,要想真正进入高档白酒行列,必须有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产品特色和独特文化底蕴,必須提高消费者对品牌对了解。作为广西酱香型白酒的代表,丹泉近60年的酒历史文化本身即是历史的积淀、也是酒文化的载体。其坚持“一流品质成就国家品牌,社会责任赢得百姓信任”的经营理念体现了丹泉酒业的文化诉求;而董事长的理念“匠心酿好酒,酒道铸丹泉;不求五百强,争做五百年”更包含了工匠精神、包含了酒品如人品的双重文化内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理念都没有跳脱大部分酒产业的文化定位,与其他酒产业的经营理念大同小异,缺乏较强的文化感染力和渗透力,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难以让丹泉佳酿在消费者心中深处扎根。除此之外,丹泉集团具有天赐藏酒宝洞——洞天酒海,所处地为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的“世界长寿市”——河池,这些极具特色、可视为产业特色的优势却没有在品牌文化中得到体现。

(二)产业技术落后

产能、基酒储备是一个酒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六大名酒之一的茅台,早在2016年,其基酒生产量就达到6万吨,2018年基酒产量 7.02 万吨。2020年,茅台酒基酒产量约5.02万吨(2019和2020 因战略问题导致基酒酒储存量有所下降),较2019年4.99万吨,增长了0.6%。2021年,茅台酒基酒产能目标为5.53万吨,这意味着茅台基酒的产能将会同比上涨10%。从近两年0.6%和10%的投产增速可以看出,茅台扩大产能的步伐从未停止。具泸州酱老窖2018年年报显示,其基酒产量已达15.67万吨。而丹泉酒2019年的基酒储备量才达到6万吨,与同类型其他品牌酒业相比,其基酒储备量远远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基酒生产技术较落后,缺乏自动化智能化革新,另一方面,符合基酒贮存标准的基地较小,大大影响了基酒的产能。

作为丹泉酒的销售支柱,酱香酒的勾兑水平品评要求极高,勾兑好的酱香酒经8次发酵,7次蒸馏取酒后,分不同轮次放入陶缸,储存3年以上再进行勾调,也就是说丹泉酱香酒平均酒龄至少5年才能出厂销售。且除了工艺复杂外,酱香酒用曲量大,出酒率却并不高,酱香酒用曲量占整个粮食投料量的100%~110%,是浓香型酒的4倍多,而5公斤粮食仅产出1公斤酱香酒。也就是说丹泉酱香酒人工成本高、储存时间长,单位成本为其他酒的3倍以上,也表明了丹泉酒产业技术偏低,与产品价值不相符合的现状,这将导致产业升级缓慢。

(三)产业联动效应较低

随着企业发展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产业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构建和延伸产业链。丹泉集团先后获得“广西50强优秀企业”“广西非公有制强优企业”等100多项荣誉,“丹泉”牌白酒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作为广西南丹的龙头企业,丹泉集团即也确立了带动多产业融合联动、齐头并进的集团目标,如业务除了白酒生产和销售,还逐步涵盖了有色金属采选冶和深加工、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电商物流几大产业。但产业联动的基础是技术经济联系,以上几个产业之间相关性较差,联动效应较低甚至没有。近年来,丹泉集团致力于打造丹泉特色旅游小镇,帮助全县农民群众脱贫,助力乡村振兴,以“公司+景区+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旅游景区周边群众饮食、民宿、演艺、手工艺品等的发展,融入景区共建共享,增加群众收入。但特色产品开发创意不足,产业类型相对零散,旅游发展相对较慢。故丹泉酒业要想提高产业联动效应,其产业组合还有待优化。

三、丹泉酒发展路径

(一)提升品牌文化底蕴

一个好的品牌,一个知名度广的品牌,必须要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作为支撑。贵州茅台,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承载着无数逝去的岁月和无声的动人传说。透过杯中的甘美精酿,我们似乎看到了青铜时代的辉煌,看到商、周、先秦时代的峥嵘,看到民族复兴的进程;四川郎酒,于南方古丝绸之路、赤水河盐运文化、长征红色文化息息相关。而在“黔茅、川郎、桂丹泉”这句话中,与之并称的新贵广西丹泉,自是不遑多让。丹泉酒在八桂大地几千年人文和历史的滋养下,具有典型桂派性格与特征。这是因为,在广西百越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巫、神的沟通媒介——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唐以来,南丹保有全国最长时期的土司制度。其祭祀,舞神等活动以酒为媒,催生了当地酿酒精细化的大发展。丹泉酒早在汉朝便有了“武帝丹泉宴王母”的传说,唐代诗人曹唐另有诗句“长生碧字期亲署,延寿丹泉许细看”描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丹泉酒贵有四相五品,“四相”是丹泉酒“桂派酱香”的身份写照,“五品”构建的核心优势是丹泉酒不逊色其他酱香酒的根本保证。正是因此,才有了“黔茅、川郎、桂丹泉”的由来。如今,站在八桂大地,品悟八桂文化,丹泉酒更以此为源,将广西的“山、水、歌、球、鼓”提炼出堪称八桂山水文化的“五大经典文化”。在北纬25°~290°,东经104°~ 1070°之间的南丹县,是一个浑然天成的自然名酒带,丹泉酒在这里生产,丹泉酒的文化也在此扎根,我们打造品牌荣耀,更传递文化自信。

(二)更新产业生产设备

创新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刻不容缓。为建设国内白酒企业一流的制曲、包装、仓储、物流中心,需要丹泉酒业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革新生产线,实现技术升级、设备升级。在配备有人才济济的技术开发团队,并与中国酿酒人才摇篮的江南大学建立了联合的既有优势下,这就要求丹泉酒业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吸引高端人才。推动传统酿造技艺机械化,推进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实施装备改善和工艺改进,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内先进装备,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能力。推动白酒生产过程“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打造智能酿造示范企业或示范线打造多个人工储藏基地,天然洞藏在成为宣传卖点的同时也限制了其生产发展,基酒储备量不足将遏制产业后续的发展,品牌竞争力也将大打折扣。以天然洞藏条件为标准,模拟环境打造人工儲藏基地是首要任务。相比后天选址打造洞藏环境违背可持续发展要求,打造人工贮藏基地在打破天然洞藏环境有限的弊端的同时,降低贮藏成本,并且现代化的贮藏条件将更有利于管理。

(三)加强产业联动

加强产业联动、提升产业间的联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关键。当代为绿色发展的时代,在全球环保意识大幅提升下,发展循环经济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未来产业经济的必要路线。大部分产业已经开始进行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但都不够完善,在技术人才上尚有欠缺,大部分产业的联动都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成熟,这也是丹泉酒业的问题所在。为提高产业联动性,在生产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例如糯红高粱,用尽后的糯红高粱可处理成为培育农作物的肥料等,这样在生产前和生产后的作物处理都可形成了较好的循环。再者,丹泉酒业位处广西南丹县,南丹县有多个民族聚集,其中白裤瑶是人数最多、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其中最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为火把节。丹泉酒业在帮助瑶乡人民重建瑶寨时,可利用瑶寨文化,雇佣并帮助瑶乡人民举办节日,吸引外乡外地游客时推广丹泉产品,将产业联动发展至旅游业,增加产业的联动支线。当地白裤瑶大多以农业为主,瑶乡人民可帮助丹泉酒业种植丹泉酒所需要的粮食作物,在发展旅游业时又可以吸引游客购买优质的粮食作物。

参考文献:

[1]周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酒文化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酿酒科技,2021(04):96-99+105.

[2]方董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扶贫发展路径探析——以广西南宁为例[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9,21(03):17-23.

[3]陆海欣,徐金荟.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J].价值工程,2019,38(21):27-29.

[4]蒙志鹏.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特色发展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加快以内画为特色的衡水文化产业发展设想
学校特色发展视角下校长角色与素质探究
传承古城精神 打造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