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浅析
2021-02-18楼超先
楼超先
摘要: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学校在帮助学生不断进行知识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应该讲究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要有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帮助教学质量变得更高。基于此,文中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例,对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教学进行了一定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双减政策;教学浅析
引言
中国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是极为关注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强,学生必须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家长以及学校都在不断加大学生身上背负的学习压力,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使其心理上染上了一定的阴霾。因此,国家提出了双减的政策,通过对教育机构以及学校教育的严格规范来帮助学生能够真正从学校学习中获得快乐,减轻其学习负担,提升实际教学质量。而初中学校中各科目的教学也因为这一政策的存在发生了一些更积极的改变。
一、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初中学生对于当前社会的道德规范,对于一些法律小知识有更多地了解,通过这些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成为更积极,乐观,向上的个体。双减政策下,初中教师在帮助对学生进行这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更多的兴趣。毕竟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本身是有着比较多的理论知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其理论性过强对课程产生不好的情绪,在课堂上表现得不够积极,最终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率。初中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借助于教学情境来帮助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所讲述的课程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理论引申为更加形象化的存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关联起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及其对于生活的感悟,真正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譬如说,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一节课程的主题是《增强生命的韧性》,主要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表现得更加坚强,能够更好地应对并克服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在进行这节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如果只是讲述一些空泛的理论,学生不会有太多的感触,可能还会觉得教师“灌鸡汤”,对于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引入更多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人物故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呕心写史等等,并由学生去扮演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在课堂上演绎一些与之相关的经典故事。通过这种课堂情境创设以及帮助学生模拟感悟的方式来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对课程的主题也有更多的感悟。
二、要鼓励学生不断思考探索
初中教师在教导学生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自己去进行思考探索,真正“钻入”知识的内核里,理解这些知识包含的深刻含义,也帮助学生自己养成更加独立的思维,能够真正以辩证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过去,初中教师在教导学生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奔着学生的考试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一直处在比较被动的角度,去接受教师直截了当的灌输,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但却未必对其真正理解了,自然也就无法灵活将其运用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这并不是我们安排这门课程的真正用意。因此在双减政策的督促下,初中教师应该及时对过去的教学进行完善,要引导学生真正建立起法治与道德的意识与思维,学会独立思考与积极探索,提升其人生价值观。
举个例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一节课程的主题是亲情,教师在进行这一节课程讲解的过程中不能主观地去向学生灌输父母有多么伟大,父母为了孩子都做出了哪些牺牲。而是应该注重于学生与父母相处时的一些细节梳理,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讲述一些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哪怕是讲一讲自己对于父母的牢骚,再通過对这些真实细节的分析来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与爱护,最终真切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三、要对课堂的授课流程进行优化
双减政策下,初中教师在教导学生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去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帮助学生有自己的理解,掌握独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变得更加独立。教师可以通过对授课流程的优化与调节来帮助课程的进度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突出课程的重点,不过与琐碎,有条理,同时注重引用一些生动形象的事例来帮助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印象。
比如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一节课程是介绍社会生活规则的,教师在进行这节课程教导的过程中就可以先选取社会中一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人物事迹,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来让学生意识到不遵守社会规则的危害性。当然教师引入了一定的案例之后也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或者听说过的一些相关案例——公交车上不断打闹,随意闯红灯,翻防护栏,在课堂上吃东西,上课迟到,早退,打架等等。这些本身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息息相关,再通过这种集中的探讨论辩学生对其的危害性会有更深刻地了解,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也就会更注重审视反思自己。
四、结束语
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需要有更高的效率,更少的学习压力,故而相关教师要注重使用更高效的教学方式,要用过案例,教学情境以及问题引导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积极,对课堂内容有更深入地思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宋雪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 2019(04)
[2]吴大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 教书育人. 2019(20)
[3]王向荣. 《道德与法治》课中“探究与分享”活动的教学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22)
[4]陈冬燕.跨界教学:突破道德与法治教学壁垒的尝试[J]. 基础教育研究. 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