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家园“云端”优化家长角色

2021-02-18肖璇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云端共育家园

肖璇

【摘要】本文认为“云时代”背景下,家园共育已经从传统的沟通合作方式变成借助“云端”平台的新型沟通合作形式:可以借助“云端”搭建家园共育新平台,重新定义和优化家长角色;通过各项举措为家长赋能增权,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积极性,让家长成为高效沟通者、育儿合作者、“云端”受益者、课程参与者,从而提升家园沟通、合作育儿效果,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园 “云端”共育 家长角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1-0004-03

“云端”,原意指“云上”“云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云端”更多的含义,如软件、平台或“线上”等。家园“云端”共育主要指利用软件、线上平台、线上资源等,开展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不断应用,教育信息化逐渐融入幼儿园教育之中,从而使幼儿教育进入“云时代”。家园共育在面临新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新机会。

在多年家园共育实践探索中,不少学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注意到了家长角色在家园共育中的重要性。例如,张丽春(2020)提出,幼儿家长在职业、性格、特长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才能有效彌补幼儿教师专业方面的局限性。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与家长的良性互动,重视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整合家长资源。那么,“云时代”背景下,家园“云端”共育在发挥家长作用时存在哪些新的问题,如何更新家长角色定位、优化家长资源、加强和改进家园沟通和共育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家园“云端”共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和研究者意识到了家园合作中家长角色的重要性,并能够深入挖掘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笔者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家园“云端”共育中发挥家长作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问题如下。

(一)模糊时间界限的在线沟通

多年来,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互动沟通时,大多采用集体方式和个别方式两种。集体方式包括开家长会,建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家长联系栏等;个别方式包括家访、填家园联系手册、打电话、写书信、网络交流等。近两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幼儿园要求所有幼儿分批次、分通道独立入园,家长止步于幼儿园大门口;同时,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访、面对面个别谈话等方式逐渐减少,这让家园沟通面临较多的困难。基于此情况,不少幼儿园通过微信班级群、QQ班级群、钉钉班级群等与家长进行线上沟通。可以说,相对个别沟通来说,以微信、QQ或者钉钉作为载体的家园互动,实现了教师和家长群体之间的及时沟通。教师既可以发布每日活动内容、分享活动照片,又可以及时提醒家长需要配合完成的工作,在方便自己开展工作的同时,可以有效服务家长;家长则可以及时知道幼儿在园的情况,了解幼儿园近期教学工作的重难点。

然而,这样的沟通方式,虽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沟通变得随处可行,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部分家长反映,有些教师发布信息没有固定的时间段,时间界限模糊。如此一来,班级群里有时候出现“信息爆炸”现象,影响了家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一名家长所言:“有时候我们工作很忙,没时间盯着班级群,但又怕错过重要信息,所以把班级群置顶。这样一来,大量信息不断涌入,我们的工作受到了影响。”还有一部分家长表示,有时会因为错过信息而耽误了家园共育工作。

(二)在线亲子任务重结果

为了唤起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提高家园共育中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少幼儿园会在班级群等布置在线亲子任务。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亲子任务,享受家庭亲子时光,进而促使亲子关系更加紧密。然而,不少家长反馈,部分亲子任务变成了家长的负担,原意为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的亲子任务,最终变成了家长任务。以亲子水果拼盘任务为例,教师在班级群发布亲子任务,要求家长和幼儿共同寻找秋天的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并把水果拼盘造型拍照分享,进行在线投票选出最佳水果拼盘造型。这原本是一个良好的亲子互动机会,幼儿可以在亲子任务中认识秋天的水果,并能够通过设计和摆放水果拼盘,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锻炼动手能力,有利于增进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亲子感情。但这样的“最佳水果拼盘造型”评比活动,在一定程度刺激了家长的比较心理。部分家长坦诚,为了让自己孩子的作品能够“荣登榜首”,他们会不自觉地“越俎代庖”,把本该由幼儿动手操作的工作接手过来。如一名家长说:“我本来放手给孩子做拼盘,但孩子能力有限,做出的拼盘的确有点拿不出手。既然要评出最佳作品,我就干脆接手来做了,至少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荣誉。不过回头想想,感觉这个亲子任务成了家长的任务。”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种家长“越俎代庖”完成在线亲子任务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是在线亲子任务更看重结果而忽视其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对亲子任务难度把控不准,也影响了亲子合作完成任务的效果,部分亲子任务因难度较大,难免变成了家长任务。

(三)家长信息技术水平不一

目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家园共育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家园之间的距离,家长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借助微信、QQ和钉钉等平台建立班级群,有不少幼儿园还充分利用了多种软件丰富家园共育形式。如幼儿园举办大型亲子活动时,利用“初页”“易企秀”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和发布活动邀请函,又通过“美篇”“抖音”“视频号”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和发布活动过程或幼儿在园生活点滴,家长可以通过这些多媒体软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然而,除了借助多媒体软件发布信息,有不少幼儿园在QQ、微信或钉钉等“云端”发布在线亲子任务,并让家长通过“云端”反馈幼儿在家与父母的亲子互动情况、完成任务情况等。要完成这些任务,对年轻家长来说并非难事,但是对另外一个家庭育儿主要群体——祖辈家长来说却较为困难。由于信息技术知识较为匮乏,祖辈家长在“云端”共育中被动参与,影响了家园共育的效果。

(四)缺乏家长资源管理机制

在目前的家园“云端”共育中,不少幼儿园注重通过“云端”向家长传送信息、布置任务、发起活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幼儿园发起了“云相见”“云交流”等活动。以南宁市青秀区一所幼儿园为例,幼儿园在疫情期间通过钉钉群发布任务、召开线上家长会,实现了“云相见”“云交流”。然而,这样的交流更多的是以幼儿园布置相关任务、探讨问题为主,家长大多时候处于“失语”状态,他们在“云端”共育中的地位较为被动,没有形成双向沟通和合作,家园共育中没有完全体现家长的作用。

实际上,在家园共育中,家长教育资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幼儿家长来自不同行业,有消防员、医生、公务员、警察等。因为行业角色的不同,家长为丰富幼儿课程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幼儿园教育中若是能够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也有助于提升家园合作效果。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少幼儿园意识到家长资源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家园共育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例如建立家委会、举办“家长进课堂”活动、组织亲子活动等,但是在家园“云端”共育中利用家长资源的情况普及度不够。另外,由于未对家长资源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幼儿园在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或课程建设等方面没有做好长远规划,家长在参与家园共育时主人翁意识不强、参与度不够,这些都影响了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特别是“云端”共育的效果。

二、家园“云端”共育中家长角色的优化建议

家园共育就是由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完成幼儿教育工作。从家园共育的内涵来看,家园共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家庭和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质是合作。在家园共育中,对家长角色的有效优化,有利于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云时代”背景下,家长角色的優化面临新的挑战,笔者基于前期调查和研究,试图给予家园“云端”共育中的家长角色一些优化建议,具体如下。

(一)制订“云端”共育沟通合约,让家长成为高效沟通者

从调查结果来看,打破空间界限的家园沟通看似方便了家园沟通,但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时间界限模糊而增加了家长负担。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作为建立沟通平台的管理员,应做好管理群的工作,通过制订“云端”共育沟通合约来提高家园沟通的效率,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沟通平台的信息,同时高效地输出相应的意见等。

首先,在班级群建立之初应该明确制订“云端”共育沟通合约,同时邀请家长进行沟通合约的讨论和制订,这样可以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参与感。通过民主讨论制订沟通合约,也有利于教师和家长自觉遵守和执行。其次,在制订“云端”共育沟通合约时,要注意规范教师信息发布行为的相关讨论事项。教师应该甄别发布的信息,并按照其重要程序进行排序。非紧急通知的发布时间最好固定在某个时段,例如12时、18时等非工作时间节点,以便家长查阅,进而配合幼儿园工作。同时,在利用班级群与家长沟通时,要处理好群里沟通和个别沟通的关系。在处理个别幼儿的事情时,最好采用个别沟通的方式,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增加沟通效率,家长的角色从“信息爆炸”的被迫接收者变成高效沟通者,在家园共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改进家园共育评价标准,让家长在共育中成为合作者

亲子任务有利于建立幼儿和家长的良好关系,培养幼儿和家长的亲子感情,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在家园共育中,教师时常通过“云端”布置亲子任务,增加亲子互动机会;在亲子互动中,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家长应该是幼儿的合作伙伴,而非活动主导者。例如,在设计水果拼盘时,家长应该是参谋,认真听取幼儿的想法,适时给予建议;在制作水果拼盘时,家长应该是帮手和合作伙伴,要与幼儿共同完成水果拼盘作品,享受制作水果拼盘过程中的亲子时光。

然而,由于部分教师采取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标准,如亲子水果拼盘的任务要求是将水果拼盘造型拍照出来,在线投票选出最佳水果拼盘造型,导致部分家长将亲子任务变成自己的任务,成为亲子任务的完成者。因此,教师应该改进家园共育评价标准。例如在完成亲子任务时,应该将“把水果拼盘造型拍照出来,在线投票选出最佳水果拼盘造型”的要求,改为“拍下合作完成水果拼盘的精彩瞬间,并和大家分享制作水果拼盘的感受”等。这样通过改进评价标准,重新定义和明确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角色定位。同时,教师布置亲子任务时,要注意难度适中,让幼儿能够享受“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就感。

(三)加强在线技术指导,让家长成为“云端”共育的受益者

家园共育中的家长群体,除了年轻父母还有祖辈家长,他们因为信息化技术知识匮乏,而无法完全享受信息化技术给家园共育带来的好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幼儿园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渠道,教师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责任者,承担着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义务。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或微信公众号等“云端”,实现家园沟通和合作,还可以开设在线科学育儿课程,家长可以通过“云端”反馈学习情况,从而实现“云端”双向互动。对此,幼儿园教师应担负起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例如,通过腾讯课堂、钉钉课堂等平台开展教育技术培训,让家长充分利用相关软件进行育儿知识学习、家园沟通、家园工作配合、家园工作参与等,让他们真正成为家园“云端”共育的受益者。

(四)建立家长资源管理库,让家长成为“云端”共育的课程参与者

为了更好地开展家园“云端”共育,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共育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丰富的家长资源,建立家长资源管理库,并发挥家长自身的职业优势,增加家长在“云端”共育中的积极性,赋权增能,让家长成为“云端”共育的课程参与者。如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云端”开设线上课程,发布育儿动态信息等,家长同样可以将实用的内容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共享;发起“亲子故事”活动,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录制“亲子故事”,并共享到QQ群等“云端”,整合成“亲子故事”系列节目,让其他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学习。通过建立家长资源管理库,明晰家长的特长和优势,借鉴线下“家长进课堂”的经验,邀请家长担任“家长老师”,通过录制短视频等方式介绍一些知识和经验,或介绍自己的职业等,这样既丰富了幼儿园教育资源,也提高了家长参与教学活动的机率,让家长成为“云端”共育的课程参与者。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家园共育工作进入了“云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家园沟通的方式,也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新渠道,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园“云端”共育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家园共育方式。相比面对面的交流,教师通过“云端”共育无法获得家长的直接言语、情感等方面反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园共育的实效。教师应该将“云端”共育和传统的共育形式相结合,促进家园双方真情实感地交流互动,形成育儿合力,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太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张丽春.整合家长资源,促进家园共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2).

[3]卢敏秋,龚婵娟.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家园沟通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KY177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肖 璇(1987— ),女,壮族,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社会教育、儿童心理学、语言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云端共育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云端之城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美人如画隔云端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