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视角下影子银行对货币流向的影响

2021-02-16李增来

区域金融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流向影子实体

李增来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赖高储蓄、高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伴随着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货币供给规模也迅速扩大。1998 年广义货币M2首次突破10万亿元,尤其是2007年8月后,为了抵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国政府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息、降准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货币供给规模更是急剧膨胀。2007 年我国M2 规模为40.34 万亿元,2012 年已达97.41 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28%。之后M2突破百万亿元大关,2013年为110.65 万亿元,2019 年已达198.65 万亿元。总体而言,从2007 年到2019 年,我国M2 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21%。以M2/GDP 来衡量的货币化率在1995年突破1 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2007 年M2/GDP 为149.28%,到2019 年M2/GDP 已达到200.4%。由此可见,我国广义货币M2 不仅规模大、增速快,而且货币化率高。

无论是古典货币数量论还是现代货币理论,均认为货币与实体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的关联性。1978~2006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24%,2007年高达14.2%。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萧条,也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2008 年经济增长率下滑到9.7%。为应对冲击,在2008 年末和2009 年国家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经济增长率从2009 年的8.5%重新回到2010 年10.6%的水平。此后,经济增长率从2011年的9.5%持续下滑到2019年的6.4%,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从现实看,大量流动性不是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虚拟经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上述现象发生?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影响货币流向的表现、生成机制,以期进一步深化对货币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二、文献综述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梳理本文与现有文献的关系:其一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其二是影响货币流向的根源。厘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和全面理解货币流向的基础。目前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虚拟资本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虚拟资本是理解虚拟经济的前提,虚拟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是从虚拟资本衍生而来。虚拟资本的概念最早由英国银行家威·里瑟姆就银行汇票的产生而提出。马克思引用威·里瑟姆的提法,在《资本论》中详细分析了汇票、国债和股票等所有权证书的虚拟性,认为其本质就是资本的二重存在,虚拟的部分是现实资本的镜像。当今时代虚拟资本的“虚拟性”比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更加复杂,在形式和层次上更是不断增进。刘俊民(1998)将虚拟资本定义为同实际资产相分离的、本身无价值却可被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各种凭证。叶祥松和晏宗新(2012)认为,当代虚拟资本主要包括衍生金融产品、购买特殊商品(如古玩文物、名烟名酒等)的资本、现实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如品牌、商誉、专利等)。这种界定过于宽泛,将那些只要具有虚拟性活动的商品都包括其中,显然不利于深化对虚拟资本的认识。从历史上看,虚拟资本是在生息资本基础上产生的,本质上属于金融资本范畴。谢永添(2003)认为,对虚拟资本的定义要遵循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虚拟资本是在信用制度下,由现实资本派生的、并有自己相对独立之价值运动形式的金融资本及其衍生物。这一定义概括了现代虚拟资本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资本性、独立性和流通性,有助于加深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理解。

二是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内涵和边界尚未形成共识。从现有研究看,划分标准大致有两种。一是以产业或行业为标准来区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李晓西(2000)认为,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这种分类方法具有笼统性,没有体现二者价值增值性的不同。成思危(2009)认为,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是以金融平台为主要依托所进行的与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综合。在虚拟经济活动中,资本不需要通过交换-生产-流通-交换这一循环就可能产生利润。这一定义将所有不以金融平台获取价值增值的虚拟资本活动都排除在外,显然具有不完备性。以产业或行业为标准来区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二者之间的边界看起来非常清晰,但实际上仍存在模糊性,如现代经济中银行和房地产的业务活动既有实体性又有虚拟性。另一种是以媒介为标准来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刘志彪(2015)认为,区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依据是:货币资本的增值性活动以什么为媒介,并且是否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以货币、价值符号和资产为中介,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增值性活动就是虚拟经济;以货币资本当作使用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和使用就是实体经济。“媒介”分类法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划分标准,改善“产业”分类法的笼统性和不完备性,可以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指导。

三是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尚存争论。学术界的观点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是促进论。这种观点是根据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金融业具有很高的虚拟经济性质,强调金融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Goldsmith(1969)研究1863~1963 年30 多个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得出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之间大致平行的结论。King &Levine(1993)研究1960~1989年77个国家的状况,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性。刘金全(2004)认为,以货币为单位的虚拟经济行为对以产品为单位的实际经济行为具有溢出效应。必须明确的是,虽然虚拟资本属于金融范畴,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运动形式,但不能将金融直接等同于虚拟经济。另一种是背离论。这一观点认为虚拟经济有其自身独特的运动规律,可以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胡晓(2015)、周彬和谢佳松(2018)认为虚拟经济会阻碍实体经济发展,而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据表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更多地呈现出明显的背离特征。王爱俭和陈杰(2006)认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者关系是背离的,后者并非前者的“晴雨表”。苏治等(2017)利用1992~2016年全球主要代表性国家的数据所做的研究表明,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规模水平和周期波动方面均存在虚实背离特征。虽然现有研究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性还存在争议,但实践证明,虚拟经济根植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其存在和发展的使命。

关于货币脱实向虚,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成因。从货币结构看,过于宽裕的流动性是货币脱实向虚的前提,大量准货币流向可以实现更高收益的资产市场。王国刚(2018)认为,从宏观经济环境看,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税赋过重、落后产业产能过剩,导致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持续波动或负增长,意味着企业抵御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资金进入实体企业的意愿弱化。杨胜刚和阳旸(2018)认为,资产短缺成为影响虚实经济失衡的重要因素,是造成资金脱实向虚的关键。

二是本质。大多数学者认为货币脱实向虚的本质就是大量货币在金融机构之间空转而未流入实体经济。张晓玫和弋琳(2013)认为,银行通过从事大量非存贷款业务,将资金投入高杠杆金融工具在金融机构间形成空转。蔡则祥和武学强(2016)认为,现实中金融资源存在“货币空转”现象,大量的资金在银行系统内部循环周转。耿同劲(2014)认为,由于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发展脱节,资金没有经过产业资本,始终以货币资本的形态在金融体系内进行投资或套利活动,以及流向实体经济环节过程中的资金错配形成空转。周长富等(2016)和娄飞鹏(2018)指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作用,导致经济脱实向虚,表现为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

三是渠道。朱萃等(2016)认为,大量资金并未按政策导向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体系内部“自循环”,货币空转现象显著,严重削弱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李佩珈和梁婧(2017)指出,大量实体企业通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将流向生产过程中的产业资本过度转向金融资本进行投资套利活动。李祺(2015)认为,影子银行是我国货币空转的重要传导渠道,主要通过融资性票据和表外借贷平台实现。袭翔和周强龙(2014)研究发现,为了规避“定向式”的行政管制和逃避金融监管为主要目的的影子银行体系迅猛发展,不仅集聚大量风险,也严重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叶子荣和赵煜坚(2016)则进一步认为这可能会导致货币空转。周彬和谢佳松(2018)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影子银行的发展是虚拟经济抑制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从多个角度探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经济脱实向虚的成因和效应,但对货币脱实向虚的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一是在准确理解“虚”与“实”的内涵上仍需进一步深化。判断是“实”还是“虚”,最终取决于货币价值实现方式中所起的作用。现实的国民经济系统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部分组成,相应地存在“货币-商品-货币”和“货币-货币”两种实现价值增值的方式。所谓“脱实向虚”,通常是指货币资本在执行职能过程中不再作为生产使用价值商品和服务的媒介,而是从实体经济中游离出来进入虚拟经济的现象。二是主要分析货币总量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未充分考虑从结构视角分析货币流向的表现。三是主要研究银行和影子银行在影响货币流向的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未着眼于影子银行的金融窖藏功能对流动性的影响。本文从这三方面着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流向的影响,希望有助于对引导货币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三、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流向的机理分析

(一)货币流向的结构特征

1.货币的资产化比率提高。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职能可以归纳为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两种,执行这两种不同职能的货币总和就构成了货币总量。目前我国将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M0、M1 和M2。M1 包括流通中货币(M0)和单位活期存款(D),是现实中流通的货币,这部分货币执行交易媒介职能,主要影响消费品价格和生产品价格。M2由M1和准货币(QM)构成,准货币属于潜在货币,并不构成现实的购买力,执行的是资产职能,主要影响资产价格。

在货币总量中体现不出经济主体对这两种职能货币需求的变化趋势,因此还必须考察货币的结构变化。一般来说,货币结构是指不同层次货币之间的比例。M1层次的货币结构可以表示为流通中货币与单位活期存款之比(M0/D)。流通中货币大部分由居民持有,单位活期存款主要由企业持有。当M0/D 上升时,表明居民是货币的主导性力量;当M0/D 下降时,表明企业是持币的主体。因此,M1 的结构变化就体现了居民和企业对消费品价格和生产品价格的反映。M2层次的货币结构可以表示为M1与准货币(QM)之比(M1/QM)。M1/QM 上升,表明货币结构中执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成为主体,反之,则表明执行资产职能的货币占主体。因此,M2 的结构变化就体现了居民和企业对资产价格的反映。

我国货币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如图1 所示)。在经济快速增长期(2003 年至2007 年),M1 结构比率从2003 年的0.307下降到2007 年的0.248,M2 结构比例出现小幅下降,从2003年的0.623下降到2007年的0.608。在金融危机经济恢复期(2008 年至2013 年),M1 结构比率在2008年为0.259,之后从2009年到2013年一直维持在0.210 的水平,M2 结构比率从2008 年的0.538 快速下降到2013年的0.438。在经济新常态时期(2014年至2019 年),M1 结构比率略有下降,从2015 年的0.187下降到2019 年的0.155,QM/M2 的比重平均高达70%,M2 结构比率呈现“倒U 型”小幅波动。2003 年以来我国执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逐渐下降,执行资产职能的货币占主体地位,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这种状况特别明显。

图1 2003~2019年我国货币结构比率趋势图

2.企业的资产性需求上升。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如图2 所示)。我国准货币的结构性变化发生在2001年。2000年个人存款在准货币中的占比为81.08%,单位定期存款占比为14.19%,其他存款占比为4.73%,表明2000 年以前个人存款占比一直维持在80%的格局。但进入2001年,个人存款占比为79.30%,单位定期存款占比为15.24%,其他存款占比为5.46%,意味着2000 年以前我国准货币结构中个人存款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图2 2003~2019年我国准货币结构趋势图

准货币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经济主体的资产性选择行为的改变。在经济快速增长期(2003 年至2007 年),个人存款占比从2003 年的76.69%降至2007 年的68.8%,单位定期存款占比从15.49%快速升至25.56%,其他存款占比从7.81% 小幅降至5.64%。在金融危机经济恢复期(2008年至2013年),个人存款占比从2008 年的70.49%降至2013 年的60.71%,单位定期存款占比从2008 年的26.65%小幅升至2013 年的30.25%,其他存款占比从2008 年的2.85%升至2013 年的9.04%。在经济新常态时期(2014 年至2019 年),个人存款占比一直维持在57%左右的水平,单位定期存款占比从29.99%降至25.77%,其他存款占比从12.19%升至16.15%。准货币的结构变化表明,2003 年以来单位定期存款占比显著上升,企业以财富积累和保值增值为目的的资产性需求增加。

3.货币在金融体系空转。根据央行的《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和《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从2003年到2019年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从18.81万亿元到增加至289.27万亿元,增长了14.38倍。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迅猛扩张,为金融同业业务过度扩张提供了土壤。准货币的结构性变化更是直接反映了过多的流动性可能会为金融机构体系空转创造条件。

在经济快速增长期,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净资产从1.87 万亿元增加到3.52 万亿元,净资产增长率为88.1%;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表现为净负债,净负债从0.686 万亿元增加到2.43 万亿元,净负债增长率为254%。在金融危机经济恢复期,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净资产从4.32 万亿元增加到15 万亿元,净资产增长率为248%;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净负债减少,从1.96万亿元减少到0.221 万亿元。在经济新常态期,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净资产从16.93 万亿元增加到18.23 万亿元,净资产增长率为7.86%;其他金融性公司从净负债-0.22万亿元转变为净资产4.76万亿元。上述结果表明,其他存款性公司和其他金融性公司根据实体经济状况配置金融资源。当经济快速增长时,大量准货币推动存款性公司的净资产快速扩张。当经济增速放缓时,实体经济效益不佳,存款性公司配置金融资源的环境变差,更为依赖于其他金融同业来缓解盈利压力或满足临时性资金需求,表明货币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更为明显。

(二)货币流向的机理分析

1.货币流向与货币结构。整个经济系统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领域。央行的货币存量最终流向两个渠道: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有两个去向:一部分是直接用于日常的商品交易,这部分货币称为交易性货币(MT);另一部分是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的准备金,这部分货币称为预防性货币(MK)。这两部分货币执行的是交易媒介职能。

根据“媒介”观的分类标准,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有四个去向:一是流向具有“实体”和“虚拟”双重属性的商品,如对房地产等商品进行价差炒作,通过“商品金融化”以获取超额利润,这部分货币记为ML;一部分是直接用于购买金融资产,这部分货币记为MA;二是以储蓄的形式存入商业银行,这部分货币记为MB;三是流入影子银行体系,这部分货币记为MH。这四部分货币执行的是资产职能。据此,总体货币结构可以分解如公式(1)所示。

其中:MR=MT+MK,MF=ML+MA+MB+MH,MS为货币供给量,MR和MF分别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量。公式(1)表明,流向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部门货币的各个组成部分存在动态变化,不同经济主体的异质性需求动机是这种变化的根源。

根据现代货币理论,实体经济中MT和MK部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和利率。虚拟经济中MA和MH部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和心理预期,ML部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商品价格和心理预期,MB部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和心理预期。当央行的货币存量进入经济系统后,三种机制同时起作用:货币进入实体经济、货币进入虚拟经济、货币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流通。在上述主要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实现整个经济系统的货币供求均衡。因此,货币分解结构表达式用于解释货币脱实向虚现象是具有合理性的。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满足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赵文生和刘树林,2017)。根据(1)式可得:

φt表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货币规模之比,即货币“脱实向虚”系数,系数越高,说明经济“脱实向虚”程度越高。将(3)代入(2)得:

将(3)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后求导,经变形得:

(6)式的经济含义是:货币供给增长率由实体经济货币增长率与虚拟经济货币增长率之和决定。具体而言,如果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引起<0,“追涨杀跌”的心理预期造成货币加速流出虚拟经济,从而会出现θ的下降速度大于ρ的下降速度;如果货币供给增长率上升引起>0,资产价格财富效应会推动虚拟经济中货币不断增长,以及可能出现ρ也随之增长的现象。

2.影子银行与货币流向。影子银行的概念最早由Mcculley(2007)提出,并将其定义为“所有存在杠杆化的非银行投资渠道、载体与结构”。吴晓灵(2017)认为,在银行信贷之外的非银行金融活动属于影子银行。影子银行的存在分流了一部分原本进入实体经济的货币,降低社会流动性水平。

影子银行是货币“脱实向虚”的一个重要通道。流入影子银行体系的部分货币可能并没有以贷款的方式投入实体经济,而是停留在影子银行体系内部形成“金融窖藏”。窖藏在影子银行体系内的货币规模越大,意味着从实体经济货币循环中游离出的资金越多,导致货币脱实向虚。这种作用过程可借鉴Binswanger(1997)提出的“金融窖藏”理论做进一步的分析。窖藏影子货币与商业银行的储蓄盈余,即储蓄和投资的差额(S-I)与新增货币供给ΔM密切相关。结合上文的总体货币分解理论,新增货币供给最终只能进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领域,由此可知,虚拟经济中的货币与影子银行规模、储蓄盈余密切相关。

首先,分析影子银行与货币流向的关系。影响影子银行部分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利率、资产价格和心理预期。本文仅以利率为例分析影子银行中的资金用于资产投资对货币流向的影响。利率上升,进入影子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货币投入实体经济领域增多。另外,当利率提高后,资产价格会趋于下降,财富效应减弱也使得窖藏在影子银行中的货币减少。如果市场参与者认为当前资产价格已经低于心理正常价格水平,出于“低买高卖”的心理预期会使得用于MH部分的需求增加。因此,影子银行对虚拟经济中货币的总体影响有可能表现为正效应,也有可能是负效应。

其次,分析储蓄盈余与货币流向的关系。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部门利润率的差异决定着净储蓄流向。金融机构的净储蓄有两种流向渠道:一个渠道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通过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形成价值增值并转化为利润;另一个渠道是流向虚拟经济,通过投资虚拟资本和服务获取非“生产性”增值。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金融机构存贷利差持续降低,传统的利润模式受阻,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通过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将一部分资金投入虚拟经济。另外,金融机构出于规避监管和监管套利的动机,通过发展影子银行业务将一部分储蓄盈余释放到虚拟经济。因此,金融机构储蓄盈余会推动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增长。

四、实证分析

本文分析使用的数据为2003~2019年年度数据,所有的数据全部来自国家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本节将对影子银行规模和货币流向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变量包括:影子银行规模(SBANK)、流入实体经济货币(MR)、储蓄盈余(NETSAVE)和流入虚拟经济货币(MF)。影子银行规模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存兑汇票之和度量;储蓄盈余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差来度量。以往一些研究直接将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直接排除在外测度实体经济,这与实体经济的内涵相冲突。本文使用“媒介”分类法区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采用石凯等(2020)基于SNA核算体系构建的测度指标,得出经济系统中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占比,以此为基础用货币存量之差计算流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货币规模。计量模型如公式(7)所示。

对计量模型中的所有经济变量取对数,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为了考察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是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结构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Chow’s断点检验,以剔除断点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Chow’s断点检验

表1显示,以货币流向规模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中,2011 年F 值为6.2801,对数似然比为22.66,相伴概率为0.0107,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这表明在2011年前后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确实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下面以2011 年为分界点,分阶段进行检验。选择以2003~2011 年为样本数据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公式(8)所示。

样本决定系数R2=0.9955,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模型中各回归参数均在1%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于回归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如下:

第一,SBANK与MF的关系。回归系数-0.747 表示影子银行对流入虚拟经济货币的弹性,即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影子银行规模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将平均减少0.747%。

第二,MR与MF的关系。回归系数2.075 表示流入实体经济货币与流入虚拟经济货币的弹性,即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规模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将平均增加2.075%。

第三,NETSAVE与MF的关系。回归系数0.987表示储蓄盈余对流入虚拟经济货币的弹性,即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盈余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将平均增加0.987%。

选择以2012~2019年为样本数据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公式(9)所示。

样本决定系数R2=0.9456,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模型中影子银行规模和流入实体经济货币在5%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储蓄盈余在10%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于回归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如下:

第一,SBANK与MF的关系。回归系数0.404 表示影子银行对流入虚拟经济货币的弹性,即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影子银行规模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将平均减少0.404%。

第二,MR与MF的关系。回归系数1.115 表示流入实体经济货币与流入虚拟经济货币的弹性,即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规模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将平均增加1.115%。

第三,NETSAVE与MF的关系。回归系数0.281表示储蓄盈余对流入虚拟经济货币的弹性,即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盈余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将平均增加0.281%。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从结构视角对我国经济中存在的货币流向问题进行分析。为了揭示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本文构建货币流向与货币结构的理论框架,并结合金融窖藏理论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流向的影响,基于2003 年至2019 年现实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一是我国影子银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11年出现结构性变化;二是储蓄盈余和实体经济中的货币与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成正向关系;三是影子银行在结构性变化前后对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的影响不同,在变化前成反向关系,二者在变化后成正向关系。

基于上述结论,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启示:一是提高实体经济利润率是控制货币流向的关键。追逐利润是货币天生具有的特性,纠正货币脱实向虚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需要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将货币引导到实体经济,提高实体经济的利润率,抑制实体经济过度虚拟化,另一方面正确引导虚拟经济发展,防止虚拟经济自我循环膨胀及其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二是适度控制货币供给规模,以及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由于货币进入虚拟经济会产生不对称效应,如果货币供给规模过快增长会带来过多货币流向虚拟经济的可能性,同时也会影响银行储蓄对实体经济信贷的贡献度,进而降低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三是在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中,合理利用影子银行的融资功能,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流向影子实体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What a Nice Friend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和影子玩耍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幅、换手、振副、资金流向
不可思议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