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活红色资源 传承红船精神

2021-02-16梁月群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红船精神红色资源道德与法治

梁月群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党与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百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分利用“红色专题”,上好“红色课堂”,弘扬“红色精神”,对引领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让“红色课堂”更有意义、更有趣、更高效?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以《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一课时为例,从丰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涵养思维品质三方面进行探討。

关键词:红色资源;红船精神;《中国有了共产党》;道德与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这些都是红色基因,都是中华民族的魂。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以时间为脉络,以精神为核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歌颂了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与爱国精神。其中,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由“开天辟地的大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三个话题组成,每个话题各一个课时。在《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一课时教学中,笔者从四个环节展开,让学生在歌曲导入中,深入了解史实,感悟红船精神内涵,并立足生活,走进新时代,领悟红船精神价值,弘扬红船精神,树立复兴中华之志向。

一、精选红色资源丰盈教学内容,让教学走“新”

传承红色基因,要坚持红色资源的“统领性”,深挖红色资源精髓,武装思想的育人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时多次强调,“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一课时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史实,懂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并感悟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因此,在课中,笔者充分利用红色歌曲、故事、图片及影视等资源,深挖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研学,让党史教学走“新”。

课伊始,以学生边听边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红歌导入,笔者随机设疑:“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揭示本课学习探究的主题。课结束时,再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升华情感。以同一首歌作为课堂的导入与结束,让学生在歌声中,带着问题思考、探究史实,更深刻地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懂得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从而萌发听党话、跟党走的朴素情感。

又如,笔者在教学“活动一:研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充分利用有关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影视资源、不惧死亡的故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对联等,帮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感受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共产主义先行者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的巨大贡献,感悟李大钊等革命先辈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从而产生敬佩之情。

在教学“活动四:结合生活,寻找新时代红船精神”时,笔者通过抗疫战争中《我是共产党员》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关注特殊时期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使命、冲锋在前的抗疫精神。通过分享生活中具有红船精神的优秀人物事迹,引领学生进一步感悟新时代的红船精神。

红色资源的精心选用,让更多的红色革命资料进入课堂,丰盈教学内容;深挖红色资源中承载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存史”“育人”的历史和现实作用,丰富红色资源内涵,实现红色资源武装思想、铸魂育人的功能。

二、用好红色资源丰富教学形式,让教学走“心”

传承好红色基因,将红色资源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凸显红色资源的“体验性”,增强红色资源的“感染力”。

在学习“活动一:研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生听了李大钊牺牲的故事,并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李大钊即使面对死亡也如此淡定从容?”这一问题后,笔者引领学生一起激情演说李大钊临刑前的演讲。通过演讲,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李大钊对革命必胜充满了信心,感受到他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李大钊同志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再如在教学“活动二:研学五四运动”,学生分组汇报时,笔者相机创设情境:“如果你是当时北京的大学生,当你听到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二十一条’不但被拒绝,而且列强还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你心情会怎样?”以此激起学生的愤慨情绪;再适时观看五四运动视频,交流分享:“你感受到什么?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年轻人?”学生已由愤慨感受到当时大学生们激昂的爱国情怀;接着让学生角色扮演,还原五四运动的情境。经过群情激愤的情境演绎,师生在回望那段历史中,重温了一百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重燃五四运动精神火花,进一步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如前所述,学生在与历史对话中,感受历史的真实叙事,体会历史人物的痛苦和快乐,认同他们的追寻与希望,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产生移情体验,升华情感入心,净化心灵,提升自身的品德。

整合红色资源、挖掘其时代元素更好地融入新时代课堂,在把握时代特点,要在遵循学生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形式,增强红色教育的“体验性”与“感染力”,让红色资源在新时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三、巧用红色资源涵养思维品质,让教学走“深”

学生的学习只有由“知”到“思”的生长,才能触发有真“为”的可能。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抓住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思。如结合“当今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今昔对比中深入思考:“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由此感悟:自古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再如,在教学“活动三:研学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出研学问题:为什么一次会议却有两个会址?中共一大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召开的?引领学生探究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的艰难,感悟中国共产党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以及勇于献身、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进一步理解“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又如教学“活动四:结合生活,寻找新时代红船精神”时,笔者出示党旗后,请学生仔细观察党旗,阅读书本60页“相关链接”,思考我们的党旗是由什么构成,代表什么意思?接着出示少先队队旗,思考并交流: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立者是中国共产党,我们都是少先队员,也就意味着,我们都是共产党的接班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通过认识党旗,再认队旗,重温入队誓词,领悟在新时代下少先队员的担当与责任。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在思辨中内化与升华,启迪思维,提升品德。

总之,这样的“红色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厚滋养,在教学中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活动体验、探究思辨等特征,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挥红色资源的“统领性”“体验性”“感染力”的特点,不断推进红色教育往“新”走、往“心”走、往“深”走。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高德胜,章乐,唐燕.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陶轶敏.红色研学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新样例——来自嘉兴市实验小学的探索[J].中小学德育,2021(05).

猜你喜欢

红船精神红色资源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