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训练对少儿声乐辅助作用的研究
2021-02-15陈一周
【摘要】视唱练耳课程是所有学习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少儿声乐作为艺术业余课程的组成部分,其前提必定是音乐基础知识。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中基础学习方法,视唱练耳训练对声乐学习、器乐学习等都起到了基础性训练作用。本文将从研究具体谱例做出对视唱练耳训练在少儿声乐练习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探讨,同时以《声乐考级曲集·乐理 视唱练耳卷》中的部分曲目为例子,希望以此为例进行分析为实际少儿声乐训练中的视唱练耳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视唱练耳;少儿声乐;声乐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2-155-03
【本文著录格式】陈一周.视唱练耳训练对少儿声乐辅助作用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22):155-157.
一、视唱练耳训练在业余声乐练习中的体现
视唱练耳课程是所有学习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视唱练耳训练对声乐学习、器乐学习等都起到了基础性训练作用。目前少儿声乐考级是当今业余考级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上海音协考级5级以上更是需要进行视唱练耳的考试,可见视唱练耳教学也是少儿声乐教学中的基础性内容。对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其音乐基本素质,在音乐感知力和记忆力上也有其必要之处。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领域的追求与发展以及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家长对子女的艺术修养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少儿声乐作为艺术业余课程的组成部分,其前提必定是音乐基础知识。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中基础学习方法,是学习声乐的基础专业技能。对青少年学习者来说,视唱涉及到的发声练习,对音准音色等的调节让每个单音都唱出效果,让发声方法合理有效,使歌曲变得更加动听。同时有规律的练耳练习,也能够对声乐学习者音准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在初学时期就体现了其作用:在耳朵听准之后,演唱才能更加准确。同时,视唱练耳能够有效培养学习者的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旋律感以及促进音乐记忆力的提升。少儿声乐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是4~15岁的少年儿童培养艺术修养的必经之路,视唱练耳对其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笔者专业方向为“视唱练耳与教学”,同时在外兼职的过程中,正在对4~15岁的少年儿童进行声乐启蒙教育。视唱练耳的教学在整个启蒙声乐到少儿声乐的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听音、唱、音准等方面的训练都有很多促进方面,同时对音乐表现能力、音乐素养也有良好的培养作用。因此笔者希望去探讨视唱练耳训练对少儿声乐的辅助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探讨。
作为视唱练耳与教学专业的学生,对目前的声乐教学教材的教学也应该进行更多的探索。在业余声乐考级中经常使用《声乐考级曲集·乐理 视唱练耳卷》,在书本的开头就有阐述过本书十分符合声乐考级中各种程度学生的实际需要,可以一步步掌握乐理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与视唱能力,提高整体音乐素养。笔者的研究也将从这本书上找寻实例进行探究。
二、视唱练耳训练在少儿声乐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在少儿声乐教学中,视唱练耳的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习者的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旋律感以及促进音乐记忆力的提升。在其音乐技术上,对音高音准、节奏节拍、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力等都有训练的必要性与要求。
在视唱练耳的环节中,通过视唱提高音准和节奏感,同时改善单音音色。部分视唱曲目出自于有名的作品,在练习视唱的过程中,提高对作品的情感以及风格特色的认知。通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习过程,也能提高学生对视唱的横向纵向的双方面的感知力。声乐演唱中,听力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初学期间就要建立好良好的音高意识,通过听单音;听辨旋律、和声音程或和弦;节奏、旋律听辨等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声乐基础。
少儿声乐中的视唱练耳训练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活动相同,由两大部分构成,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需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修改。少年儿童的视唱练耳训练通过视唱练习和听音训练等方式培养音乐听觉和读谱的能力。在训练后基本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读乐谱的能力,声乐教学才能继续。
在少儿声乐中,音高和节奏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4~15岁的少年儿童,有很多都是初次接触音乐,初次对“音高”概念进行理解。在笔者曾经兼职带过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都是能够发现自己有“唱不准”这个问题的,但是没有解决的方法,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音准问题,其实在听觉上是判断正确的。但是需要教师给予系统规范的练习之后,才能“听”到自己音准的问题出处。部分少儿在练习视唱的过程中同样也有没办法唱到音高的情况,那么在演唱少儿声乐曲目的时候必定会出现唱不好的问题。
视唱练耳训练就是要通过视唱练习和听觉训练组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根据深刻的理解、表达音乐。把控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最好能够在此基础上增添个人的情感以及表现力。同时,在声乐演唱中的音色调整和掌控,对气息的运用等,都在这个训练中体现。听音的训练对少儿声乐来说也十分必要,听觉方面的训练能够培养分辨节奏的能力,对学生课后的练习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之后,才能继续进行练习,调节自身的演唱。目前为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视唱练耳训练,笔者将目前的教学重点强化成如下几个部分。
(一)控制视唱练耳训练在声乐课程中的比重
在少儿声乐的练习中,一节课的设置往往只有45分钟,少儿练习声乐的过程中起立唱歌,站着的时间会比较多,在视唱练耳的训练时可以短暂的坐下来进行练习。这个练习放在开声之后,控制在10分钟内,在开声10~15分钟后,还要进行正式的声乐教学,因此在10分钟的时间中,分配好调式练习和视唱练习就尤为重要了,在少儿声乐训练中也可以采用:一节课视唱、一节课练耳的方式进行交替练习。
(二)明确视唱练耳训练在课程中的针对性
在少儿声乐练习中,既然要控制比重,就要在其针对性上下功夫,本节课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成怎样的教学需要。比如这节课练习一首E调的歌曲,那么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就要强调E调的练习,少儿声乐作品中很多都是运用简谱的练习,在唱视唱音阶的练习时,首调练习和固定调练习兼顾,才能更有针对性。
(三)丰富如弹唱等教学方式
弹唱,也是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弹唱的训练中可以体现学习的综合能力,这个综合能力关系到和弦、节奏、速度、力度、旋律、伴奏、音色、表现、踏板等方面,弹唱是一种综合性很强,要求技术的一种音乐综合能力,在其对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可以大致分为自弹自唱、他弹我唱、我弹他唱三种,在弹唱训练中,需要将音色处理、伴奏方式、和弦配置、速度与力度控制、情感表达等结合在一起,培养多声的音乐思维,因此,对弹唱等教学方式的增加也显得更加重要。
(四)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中,也应该注意教学方式需要循序渐进。从单旋律线条的调式调性练习,到无升降的视唱练习,再到有升降的练习,一定是一步步走的过程。练耳也相同,从单音到单线条,从简单节奏型到节奏组合,都需要一步步来,让学生有接受的时间。在少儿声乐的学习中,课程设置一定要符合其自主学习的规律。
三、视唱练耳课程对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少儿声乐教学中的三个阶段——开声、视唱练耳、唱曲目中,视唱练耳虽然放在了教学的中段,但是其影响贯穿了整个教学流程,对声乐演唱中的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表达能力、音乐的情感把握都能起到积极性的作用。
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发音在开声的环节就很重要,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气息的应用方式。一条完整的篇幅适中的视唱,总会在乐段的中部有换气的空间,因此想要提高发声的准确性,必须提高自身换气的准确性,准确的换气能够提高接入音的音准,并且能够更加的“游刃有余”一些,音高和音色都能获得带动的改善。听说视唱练耳可以通过视唱训练,使学生对五线谱的辨识能力得到提高,在声乐学习中,唱歌可以通过先唱唱名进行训练,那么能够快速准确的认识到五线谱,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视唱练耳训练中的练耳,在听单音;听辨旋律、和声音程或和弦;节奏、旋律听辨等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调式感,虽然可能小朋友对“调式调性”这一名词的概念有很多疑惑,但是乐感的培养还是需要在听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同时,音乐的记忆能力也在练耳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视唱练耳练习过程中,教师增添正谱的伴奏,虽然当今有无伴奏演唱的流行,但是正谱的伴奏能够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变化规律,在聆听、演唱的过程中对织体有潜移默化的培养,对和声产生正确的反应,在听到不和谐的音程或和弦时能够快速指出。这样,在其声乐的练习中也能够提高对伴奏的适应性,耳朵听到“自己的演唱”使自身的音准和节奏获得更好的提升。
四、《声乐考级曲集·乐理 视唱练耳卷》部分谱例研究
在一般教学使用的教材《声乐考级曲集·乐理 视唱练耳卷》中,笔者挑选了其中的练习作为探讨研究的例子。

第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改编的视唱曲目,很具有代表性。作为一首无调式的曲目,弱起、延音线的练习都有,且充满民族特色,对少儿学生来说趣味性和技术性都有兼顾。
第二首是由《华沙颂》片段改编而成的一首视唱作品,在调性上是e和声小调,风格性十足。在少儿声乐考级2级中考试曲目《樱花》也是小调作评,小调作品的视唱练习也十分重要。
在练耳方面,对练耳的训练都是循序渐进的,从单音到音程再到和弦的练习,但是本书中对练耳练习的篇幅较少,因此关于练耳的训练还需要更多的探讨。
五、现今少儿声乐反思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当下,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艺术,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艺术领域的追求与发展是个亘古不变的重点话题。同时在现在社会的观念影响下,家长更加乐意让子女在艺术修养等方面有更多的造诣。少儿声乐作为艺术业余课程的一个部分,是很多家长都很乐意去启蒙学习的。声乐的学习不需要器乐硬件设施,学习的门槛也相对较低。在笔者兼职的音乐工作室,大部分4~15岁的少年儿童或其家长的要求下,都会选择学习一门声乐(也可以说是唱歌课),从小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声乐学习的基础必定是音乐基础知识,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学习方法,同样也是学习声乐的基础专业技能。一般的课外声乐课的组成会分为三个阶段——开声、视唱练耳、唱曲目。在现代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音协的考级中,5级以上就要进行视唱练耳的考试。但是当今因为这些考试,家长对孩子声乐学习价值的判断变成了考级考的多少,让级别的高低变成了判断声乐水平好坏的标准。在声乐教学的视唱练耳训练中,笔者经常能够遇到家长不能理解在声乐课程中加入视唱练耳训练的作用,因为在5级以上才会进行视唱练耳的考试,前期初始到5级的声乐教学中往往对这些训练比较缺失,但是视唱练耳的练习是需要积累的、循序渐进的一种训练方式,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家长、学生对视唱练耳的重要性能夠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是为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整体的素养以及美育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对少儿声乐的教学有着辅助作用,其有利于提高少儿学习者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更好的研读谱面,提高视唱练耳能力,对今后的音乐教学和音乐感知有很好的积极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是为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整体的素养以及美育的培养,在今后的视唱练耳训练与教学中,也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基础学习方法的探索,起到基础性的训练作用。
参考文献:
[1]谌晓.简析视唱练耳在声乐演唱中的实践应用[J].北方音乐,2020(7):55,57.
[2]吴洋.针对声乐演唱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之我见[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4):35-36.
[3]陈勇.声乐演唱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音乐创作,216(4):24-25
[4]陈天飏.视唱练耳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艺术评鉴,2021(10):122-124.
[5]谢世龙.乐理视唱和练耳的相互融合研究[J].艺术品鉴,2021(8):185-186.
作者简介:陈一周(1998-),女,安徽六安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唱练耳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