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探索

2016-10-17刘科吴若芬

戏剧之家 2016年17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乐理贵州省

刘科++吴若芬

【摘 要】本文首先对贵州省三所高师本科院校中音乐学专业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再对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音乐学专业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述;最后结合贵州省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关于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整合的见解。

【关键词】贵州省;高师本科;乐理;视唱练耳

中图分类号:J6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200-03

乐理和视唱练耳是高师本科院校中音乐学专业的两门重要基础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音乐基本素养,提高学习者的读谱能力和对音乐的感悟、分析能力等,为音乐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教育部2004年12月29日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和2006年11月29日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其中就提出了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成为一门必修课程的要求。但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师音乐院系中,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还是采取两门课程分离教学的模式,贵州省也不例外。由于两门课程长期的分离教学,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对其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够深入、扎实,从而导致了这两门课程学习质量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贵州省,这种“传统”的将两门课程分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

一、贵州省三所高师本科院校中音乐学专业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贵州省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截至2016年,高师本科院校中设置并已招生音乐学(师范类)本科专业的有: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安顺学院等11所院校。

为了对目前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实施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笔者挑选了贵州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三所高师本科院校,对其音乐学专业的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设置、授课教师、使用教材等情况进行分析,如下表(见下一页):

由此可知,所例举的3所高师本科院校中,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开设了《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贵州师范学院和六盘水师范学院的《乐理》、《视唱练耳》都是采取的40人左右的班级授课,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乐理》和《视唱练耳》则是采取的30人左右中小班授课;三所学校的《乐理》和《视唱练耳》都是采取分离教学的模式;贵州师范学院和六盘水师范学院的《视唱练耳》开设了2年4个学期,分别是124学时和144学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只开设1年2个学期,64学时。《乐理》课程的设置三所学校大致一样,都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一、二学期,每周2学时,总学时在60至72学时之间。

授课教师,所例举的3所高师本科院校的5名视唱练耳教师中,只有贵州师范学院有1名教师是本专业方向毕业,另4名教师都是非视唱练耳专业(如作曲理论、钢琴专业、声乐专业等)。而5名乐理教师中,只有贵州师范学院的2名教师(1名视唱练耳和1名作曲理论专业)是属于音乐技术理论专业,符合乐理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另3名乐理教师所学专业(中国音乐史专业、民族音乐学专业和综合师范类专业)与乐理课程教师的要求不对口。

教材使用,视唱练耳教材:3所学校中,贵州师范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使用的教材是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熊伟编著的《视唱练耳普修教程》,六盘水师范学院采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许敬行、孙虹编著《视唱练耳(一)》;乐理教材:六盘水师范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采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李重光编著的《基本乐理通用教材》,而贵州师范学院采用的则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贾方爵编著的《基本乐理》。教学设备,三所学校都具备多媒体教室和钢琴教学条件。

二、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音乐基础理论界关于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是否整合教学的观点有很多,既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赞同者认为:乐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视唱练耳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加深理论的理解和实践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思维。同时,还能有效、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避免两门课程之间重复知识的重复讲解,除此之外,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整合还可以使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整合。反对者则认为:两门课程虽然在教学内容上有相同之处,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性质不同,如将两门课程合并在一起会顾此失彼无法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笔者认为,就目前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的现状来说,将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是合理的、科学的。因为目前贵州省的音乐统考中没有设置乐理考试内容,这也意味着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所招收的大部分学生的乐理基础都比较薄弱或是没基础,针对这样的学生而言,将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把理论知识和音乐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将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在一起还能有效的解决贵州省高师院校中师资短缺的问题,乐理和视唱练耳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将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在一起能有效整合师资力量,避免师资浪费。

除此之外,将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教学还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如: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中对节奏、节拍的训练时,和乐理教学中对节奏、节拍的讲解融合在一起,不仅会使枯燥无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有活力,而且还会加强学生对节奏、节拍的更深刻理解,使训练的效果更加明显。还如:在乐理教学中对调式、调性讲解时结合视唱练耳,视唱或弹奏一些与之相应的旋律,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感性的经验掌握、运用和巩固,使学生对调式、调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可见,将乐理与视唱练耳融合在一起之后,再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既能充分解决目前贵州省高师院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音乐技能技法与理论知识相互脱节的矛盾,还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等。同时,也符合目前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关于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整合的思考

根据文章前两部分的论述,结合笔者近几年在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乐理与视唱练耳方面的教学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要进行乐理和视唱练耳整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优秀的教师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要进行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整合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问题。将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对师资水平的要求就更高了,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乐理知识及教学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视唱练耳教学经验。

目前,贵州省除了贵州师范大学建有音乐基础理论教研室外,其他高师本科院校中乐理与视唱练耳大多是设置在理论教研室中。担任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师的也大多是由其他专业(如:钢琴、声乐、器乐、作曲理论专业等)的老师兼任,而专门研究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师就更少了。所以加强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的乐理与视唱练耳师资的建设是进行整合教学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其一,鼓励在岗的视唱练耳和乐理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定期选拔一些优秀专业教师去发达地区高校或国外访问学习。其二,目前贵州省还没有视唱练耳和音乐基础理论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训点,人才的培养还依赖省外,所以加大此专业方向的人才引进力度也刻不容缓。

(二)教材建设

教材是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一本优秀的教材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的作用。文中所例举的3所高师院校中,使用的教材都是由我国基本乐科方面的专家或是其他外省高校教师所编著的,教材都非常的优秀,但是以目前贵州省高师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入学的乐理和视唱练耳基础,使用这些教材都稍微偏难。所以编著一本符合贵州省高师基本情况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也是当务之急。

笔者对于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的编写有以下两点看法。其一,加强教材的实用性,乐理和视唱练耳教材所选择的内容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可操作性。要根据贵州省整体水平来选择编写,贵州属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欠发达省份,音乐教育发展滞后,特别是音乐基础理论的发展与中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在选择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内容时要结合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其二,注重教材的民族性,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民间音乐十分丰富,所以在编写乐理和视唱练耳教材时,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将一些既有地方民族特色,又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编入教材。同时,视唱谱例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选择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旋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导纲要”,和对三所院校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设置与开课等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贵州省的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设置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调整。

一方面,适当增加课时量,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指导纲要”规定: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总学时应为144学时,视唱练耳的学时占3/4,乐理占1/4,也就是说视唱练耳占108学时,乐理占36学时,而上述例举的3所院校中贵州师范学院和六盘水师范学院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总学时都达到或者超过这一水平,只有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总学时没达到要求。根据目前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各学校应该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时,以保证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程度进行分组上课,教育部颁发的“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乐理与视唱练耳采用课堂分组授课形式,每个授课组以15人左右,不超过20人。而目前贵州省的大部分院校中乐理和视唱练耳都采用的中、大班授课制,少则30人1班,多则50人1班甚至更多。由于班级人数过多,班级管理难度加大,作业的检查、批改以及和学生的互动等减少,随之也使教学质量下降。为了保证乐理和视唱练耳的教学质量,小班授课制或分组上课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结语

一个民族的振兴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发展则在于教师,贵州省高师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当地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提升国民音乐素养、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贵州省高师音乐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贵州省音乐教育的发展,笔者真诚地希望对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中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所写的一些想法能开辟新的教学思路,提高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促进贵州省音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硕.表演艺术专业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相结合的教学探索[J].艺海,2014.06.

[2]董捷.对高师音乐教育《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思考[J].大舞台,2011.4.

[3]关志英.《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教学方法初探[J].大舞台,2010.10.

[4]陈雅先.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02.

[5]刘科.对基本乐理教材建设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06.

[6]文庆容.浅谈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J].中国音乐,2003.01.

作者简介:

刘 科(1988-),男,湖南汉寿人,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唱练耳教学与研究;

吴若芬(1994-),女,湖南石门人,贵阳市乌当区顺海小学音乐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贵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YB039。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乐理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