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贯通的研究与实践

2021-02-14颜克伦王灿谭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

颜克伦 王灿 谭平

摘  要:本研究立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中高职贯通主要问题,提出中高职“三统一四对接,能力分层递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即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统一、专业建设规划统一、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统一;中高职能力目标分层衔接、课程体系有效交接、育人主体自然承接、教学资源有效链接,期望经过研究与实践,最终促进中高职人才能力显著提升,使其符合区域产业需要,为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7-0019-03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以此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独立性和特殊性。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强调“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需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中职、职业专科、职业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纵向贯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的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体系。

一、中高职贯通的发展历程

国内中高职衔接起步于1980年代[1]。到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内多个省市逐步开始试点五年一贯制、分段制中高职衔接工作。2010年,上海开始试点实施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至今已试点90多个中高职贯通专业[2]。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也纷纷结合国家政策开始实践中高职贯通[3]。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做法是系统规划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勠力构建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实施人才培养过程、教学评价和质量控制等。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再次提出了中职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随着产业生产过程的不断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要求不断提升,加快构建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迫在眉睫,中高职的有效贯通是建立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突破口。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中高职人才系统培养科学高效,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政府主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实际行动,在部分中职、高职院校开展了“中高职衔接”实践、进行了应用型本科探索。

二、中高职贯通的主要问题

(一)中高职能力层级衔接问题

中、高职教育按照国家要求,各自形成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定位。目前,部分中等职业教育重实践轻理论,高等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4]。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依然存在定位模糊、层次不清等情况。学生从中职升入高职,不仅仅是学历的提升,更是素质、价值观、眼界、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中、高职教育缺乏有效衔接和连续性,亟须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职的能力层次和高职的能力层次应当形成递进性、层次性。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从产业人才需求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上解决专业设置问题,中职和高职专业设置需要有效衔接。高职要在中职的基础上“高”,有着自身固有的培养目标、层次定位、人才内涵、能力要求和质量规定[5]。

(二)中高职课程体系交接问题

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主要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服务。由于办学条件、水平、定位各不相同,每所学校设置的课程体系区别比较大。目前中、高职课程体系依然存在衔接不顺、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重叠、技能训练倒挂等问题。尤其是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未必单独组班,更多的是与普高生混合组班,导致某些课程、技能训练等方面内容重复、倒挂,甚至存在个别内容不如中职课程内容的现象。

(三)中高职育人主体承接问题

中职的生源主要源于初中学校,目前中职学生毕业后仅有小部分升入高职、本科,大部分走入社会、企业。高职的生源仅小部分源于中职、技工学校,大部分源于普通高中学校,目前高职学生毕业后仅小部分升入本科,大部分走入社会、企业。职业教育受到一些传统观念影响,目前吸引力还不足,生源质量仍不高,文凭含金量较低,加之当下行业、协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不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待深入加强,职教集团、联盟不够紧密,这些情况共同导致了人才培养过程较孤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较单一的问题滋生。

(四)中高职教育资源链接问题

目前中、高职依然存在教师“双师”队伍建设难、实训基地建设难、教学资源建设难等问题。近年来,中职学校招聘教师大多是本科学历,高职院校招聘教师大多是硕士研究生,少数是博士研究生,但教师的实践经验普遍不够,缺乏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工艺优化等工作实践经验,这些问题需要中、高职统筹协调建设、优势互补。

三、中高职贯通的对策研究与实践——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从2013年开始进行探索、研究与实践中高职贯通,将中职对口招生入学的学生独立组建班级,额外制定人才培养方案。2015年,成功确立了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6]。由高职院校联合当地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中职学校,“区、企、院、校”四方协同共建中高职专业指导委员会,该校历时6年对完整两届学生人才进行培养,从专业衔接、课程衔接、教学过程衔接与共建共享等四个方面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理论,打通了高职与中职的招生、就业、培养目标、教学标准等一系列通道,对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體系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中高职能力目标分层定位,上下贯通

依托“区、企、院、校”四方共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本研究团队成员按照“产业需求调研→职业岗位(群)归纳→人才层次划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界定”的步骤,有效解决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层次不清的问题。项目团队以省级特色专业为基点,以划分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边界为突破口,做好专业定位,确立中高职学校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制定中高职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构建中高职贯通专业体系,形成高职带动中职学校的特色专业群建设格局,加深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深度合作,使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共同完成了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中高职课程体系 “两融合” “三突出”,螺旋上升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本研究团队以专业(群)岗位能力要求和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融合”,课程教学模式和工学一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融合”,“突出”纵向贯通持续成长,“突出”立德树人与职业精神,“突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两融合、三突出”为目标,紧扣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融入国家“1+X”证书标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中职、高职课程体系进行重组,系统构建中高职有效贯通的、“层次有序递进、螺旋稳步上升”的、不同层次、不同模块的中高职贯通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院—校—企按照“中职夯基础、高职拓应用”的原则共同设计开发中高职贯通的公共课程,按照“中职强技能、高职重技术”的原则共同设计开发中高职贯通的专业核心课程,制定中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并开发线上课程、出版专业教材,形成中高职联合、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的机制,解决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中高职贯通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不重复、不脱节的原则。

(三)中高职三导师制、三主体育人

该校依据职业岗位(群)分级递进、延展和贯通关系,“区、企、院、校”四方共同开发了分段式、中高职分级明确的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分段培养模式,形成中职导师—高职导师—企业导师对学生全方面指导的“三导师”制、中职—高职—企业协同育人的“三主体育人”模式。中高职共同制定转段考核评价方案及题库,确保学生培养质量;由行业协会、企业、第三方、教育主管部门、高职、中职、学生等多方进行多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四)中高职教学资源“三送四统一”,共建共享

通过建立“送”高职院校教师进中职学校课堂、“送”课程教学资源予以中职学校学生学习、“送”升学就业信息给中职学校学生,“统一”制定中高职有效贯通的专业人才规格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制定专业未来发展规划,“统一”搭建使用课程线上学习与学生信息管理平台,“统一”制定学分银行的“三送四统一”中高职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中、高职优势互补、高职带动中职共同发展、整体优化升级的新局面。项目团队以省级教学团队为基础,院—校—企组建中高职贯通专业教师大团队,形成“教师互送互助、按期讨论学习、时常交流反馈”的制度,企业研发人员和技术骨干重点参与项目研发指导、课程教学、教材建设等工作,教师通过横向课题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工艺优化;依据职业岗位(群),以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为基点,院—校—企共同建设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线上课程。

四、结语

本研究提出了一条有效的中高职“三统一四对接,能力分层递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三统一”即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统一、專业建设规划统一、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统一;“四对接”即中高职能力目标分层衔接、课程体系有效交接、育人主体自然承接、教学资源有效链接。该方案达到了中高职人才能力递进提高,符合区域产业各类层次人才需要;创新了机制,即区、企、院、校“四方协同、三方承接”运行机制,协同育人、协同建设课程资源、协同培养师资、协同建设基地,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探索出了新途径,即“三统一、四对接”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构建了新体系,即“能力分层递进”的目标体系和“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形成新评价,即“三导师”制与“三主体育人”模式的多元评价。

在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了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了中、高职协同、持续发展的形式,有效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在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突破,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体系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关剑,王玲启. 中高职衔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9):65-69.

[2] 朱建柳. 基于课程衔接视角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设计与实践——以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2017,37(05):59-63.

[3] 李冲越. 中高职贯通师资共享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4] 吴少华. 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8(07):40-43.

[5] 齐守泉,石伟平. 中高职专业衔接结构模型构建研究[J]. 职教论坛,2016(18):11-16.

[6] 韩慧仙,颜克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09):24-25.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角色重塑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研究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类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