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论依据、历史实践与现实路径

2021-02-13李文俊

关键词:劳动发展

李文俊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营口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营口 115014)

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辛勤劳动。习近平指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一价值判断,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在深刻理解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用辛勤劳动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构建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

一、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论依据

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是人类劳动的解放,是全人类的幸福与美好生活的实现。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不仅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包含了美好生活的基本内涵,是构成美好生活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解放是劳动社会关系的回归,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劳动解放的社会实现形式。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关注劳动的本真形式,劳动解放结束了劳动异化对人类生活的束缚,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美好生活的根本价值指向便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当一切束缚人发展的外界条件解除之后,“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2],理想状态下劳动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是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首先,劳动使人成为类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相对来说自然也是人的存在物,是类存在物。劳动是联结人与对象性存在物的桥梁,并且人通过对象化的劳动确证并表现人的类特性,所以劳动的对象化过程确证了人是类存在物。其次,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人按照自由意识进行劳动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驱动力,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最后,人通过劳动改造世界确证人的类存在。劳动的实质是有目的改造世界的生产实践活动,正因为生产实践活动必然表现为社会性,人的本质也就表现为社会性,“自然界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3]。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3]83。人只能在自己创造的社会和社会关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而这种创造活动只能是劳动。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美好生活也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感受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言:“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4]。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劳动创造的财富满足了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在物质生产满足了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后,随着新的需求的增长,生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更广大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生产方式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相联系。劳动不仅生产着物质,生产着社会关系,而且生产意识,因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5]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精神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的分工,精神劳动也成为一种职业工作,由于社会存在的唯物性,意识本应该正确反映社会存在,但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存在,说明“现存的社会关系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5]162生产劳动所包含的“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5]162。说明,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分工是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要消灭这种矛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异化达到“不堪忍受”程度;二是成为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同有产阶级的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5]166。可见,马克思把劳动看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不仅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而且在阶级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矛盾的扩大,社会将向更高阶段发展。

(二)劳动解放是社会关系的回归,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劳动的考察发现,“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3]51。而且人们普遍厌恶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人们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劳动,这显然有悖于劳动的本真。马克思把这种自身创造又反过来统治自身的劳动称之为“异化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普遍存在,异化劳动导致人同自身关系的异化、人同自然关系的异化、人同人关系的异化。异化劳动给劳动者带来的压迫显而易见,“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3]54,异化劳动也给自然界带来严重的破坏,资本主义为了追求利益,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背离。此外,异化劳动造成人与人关系的破坏,“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3]59异化劳动使无产阶级越来越贫穷,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4]124,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造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

“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4]46,异化劳动带来的社会关系的破坏只能通过劳动解放加以解决。劳动社会关系的回归,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符合自身发展的回归。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劳动关系中,人的“物的依赖性”和异化劳动成为了生存的常态,不符合劳动是人的本体性要求。因此,劳动解放要求劳动自由自觉性的回归。二是劳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回归。劳动对自然的改造不单纯是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因为人同时也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在短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带来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生产方式是对人自身的生存基础的破坏。人类的劳动只有回归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之中,才能实现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三是人与人自由平等关系的回归。劳动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当劳动产品成为商品以后,劳动的社会性也正式生效。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决定了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造成了阶级的对立与压迫,这种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顶峰。这种不正常的关系束缚了劳动的自然能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不断被扬弃,最终在扬弃了私有制形式后,“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422。马克思关注人的劳动实际,从现实的人的角度思考资本主义现实的社会关系,指出只有实现劳动关系回归才能摆脱人类发展的羁绊,这也符合和谐生活的要求。

(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下,人民才能实现劳动解放

劳动解放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并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促进,却是建立在对无产阶级劳动者剥削基础上的促进,而且“工人阶级的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到处都在深深地下降,下降的程度至少同那些站在他们头上的阶级沿着社会阶梯上升的程度一样”[2]6。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保证人民既有质又有量的生活。

劳动解放要求劳动的自由和自主性,经由劳动解放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普遍存在,人的片面发展无法避免。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建立“自由人联合体”,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人联合体”是以自由的联合劳动形式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做的事就是改变这种有组织的劳动和这些集中的劳动资料目前所具有的资本主义性质,把他们从阶级统治和阶级剥削的手段变为自由的联合劳动的形式和社会的生产资料。”[2]147可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可以给人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物质保障,更多的闲暇时间,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确保劳动的解放,实现人的美好生活。

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得以保障。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将直接消灭利用雇佣劳动占有、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利,将变革“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5]421,这是人民当家作主在制度层面的保障。此外,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保证劳动所得的公平分配。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在做了“六项”扣除之后,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最终实现按需分配,劳动实现彻底解放,人类生活将更加美好。

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实践

实现劳动解放和美好生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变的追求和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来看,党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为谋求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路是一部劳动解放的实践之路,构成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逻辑。

20世纪初,特别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有识之士,掀起了广泛的劳动解放实践和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针对有些人整天无所事事的状况,提出劳动使人幸福的观点,认为这些人“都是不知道尊重劳动,不知道劳动中有无限的快乐”[6]。他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获得劳动解放,指出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来源,劳动幸福的条件只有在人人平等的社会才能实现。1921年,陈独秀在广州公立法政学校的演讲中,认为只有劳动阶级获得胜利,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立足于当时无产阶级的社会实际状况,积极探索劳动的解放之路,为劳动人民谋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开始。

在革命时期,作为党的领袖的毛泽东始终把劳动人民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克服物质短缺的困难,结合中国实际开展革命争取劳动人民的政治解放。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革命军队既是战斗队也是生产队的观点。面对敌人的封锁,毛泽东号召延安军民“自己动手”发展生产,开展了大规模的大生产运动,各解放区基本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他强调:“一切军民人等凡不注意生产反而好吃懒做的,不算好军人、好公民。一切未脱离生产的农村党员,应以发展生产为自己充当群众模范的条件之一。”[7]在党的革命进程中,为了更好地团结人民和实现人民对生产资料的渴望,解放区进行了多次土地革命,逐步废除了封建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现了解放区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革命时期劳动人民政治地位的提高和劳动资料的获得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热情及对新中国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举措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毛泽东对劳动的重视已经由革命时期的农业扩展到工业、商业和手工业等各个领域,更加关心人民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把生产劳动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联系在一起。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的八大报告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依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社会主义大生产运动,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正是党带领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经过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填补了没有现代工业的空白,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使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人民币,1976年增加到2 9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1976年的319元。”[8]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产劳动与实现工业化国家目标相联系,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释放了市场活力,解放了思想,极大地激发了劳动人民的热情,全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得到释放,发明创造与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邓小平认为,党的重要作用是领导人民通过自己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9]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0]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通过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倡科学劳动等措施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51.9万亿元。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8]315-316“从1978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24 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7 917元。”[8]3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的GDP已经从2012年的51.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101.6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 9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 565元。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1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 832元,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表明人民对生活的需求已经不仅仅限于物质生活满足的层次,人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习近平用美好生活来表达党的奋斗初心和使命,也进一步概括了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标志着社会主义劳动解放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习近平高度评价劳动的作用,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1]

劳动解放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历史性,随着劳动的不断解放,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3]1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劳动解放才能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

三、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已经超出一般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2],而美好生活的实现则要以劳动的进一步解放作为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13]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

(一)形成生态文明的劳动理念

人和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共生关系。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物质作为保障,但是物质生产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因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载体。新时代的劳动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2]24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中国的要求。形成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劳动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在生产劳动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千万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首先,建立低碳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陆续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中小污染钢铁企业、化工企业,对一些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治理。同时,国家构建面向市场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低碳节能的产业,提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从国家层面对新能源予以大力支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改善生态环境是高度一致的。在生产实践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其次,倡导低碳节约型的生活方式。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第一需求。劳动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满足,这种满足不需要通过盲目的消费来补偿,而资本逻辑下的经济理性则用消费来代替人的本质需求,企图用短暂的消费行为掩盖劳动异化所带来的痛苦和空虚。习近平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12]50。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回归生活的本真,而且使人民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最后,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科学地规划、利用自然资源,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环境的治理工作;建立新时代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确保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行为被及时发现和制止;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信息公开制度,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二)创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劳动环境

基于对人民伟大力量的历史判断,习近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始终把人民视为历史的主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形成合作、和谐的劳动关系,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保证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才能自觉自愿地劳动。当劳动成为生活的目的而不仅是手段时,才能激发出劳动者巨大的创造力。国家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的活动当中,鼓励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不断地改变着世界,简单的重复劳动逐渐被机器所替代,为了发挥科学技术对劳动解放的正向促进作用,党和国家为人民营造积极劳动、创新劳动的环境。“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14]。切实保障广大工人阶级的民主权利,推进劳动法治建设,在基层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制度,确保工人的劳动权利得到保障,尊重劳动人民的首创精神。

劳动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认为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是造成劳动关系紧张的根源,也是社会关系不和谐的根源所在。虽然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我国当前正处在转型阶段,仍存在着不劳而获、劳动分配不公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为此,党和国家一方面通过健全法律制度,保障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及时处理劳动关系矛盾;另一方面,引导广大劳动者能识大体、顾大局,正确看待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调整,自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之路

在剥削社会中,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剥削,人民对劳动的看法和体验大多是负面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劳动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工人的劳动被用来追求剩余价值,即无产阶级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属他”性的,而要改变劳动的“属他”性,必须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只有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才能扬弃狭隘的社会性劳动,并最终获得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但是这个过程本身是漫长和复杂的。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劳动解放的当代实践。

当前,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制约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之路,应对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实现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发展是关键。为此,中国共产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足功夫,做到补齐发展短板,保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一是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新时代的中国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12]34,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奠定重要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二是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当前,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为此,党和国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深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加大边疆地区、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三是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脱贫是关键,国家不断推出多种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16]党中央采取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加大脱贫地区的产业扶持力度、保证帮扶政策的稳定性、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等措施,继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此外,为了保障人民群众能公平地共享劳动成果,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按劳分配原则,促进了收入分配的更加有序、合理。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有效保障人民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在中国的深化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也为增进人类的福祉而不懈努力。美好生活是人类的共同追求,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全世界劳动人民不断奋斗,一定能实现全人类的劳动解放和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劳动发展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劳动使人快乐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热爱劳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