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始于“每次进步一点”

2021-02-13刘明静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苏炳添半决赛女单

“9秒98”“9秒83”……“飞人”苏炳添圆梦东京!2021年8月1日,年近32周岁的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半决赛更是跑出了9秒83——新的亚洲纪录。作为第一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这一夜,他“苏神”的名号被更多人知晓。赛后,他说自己只是想“每次进步一点”。这话听起来简单,但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速0.08秒的背后,是他多年的艰苦磨炼。作为第一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向世人证明:黄种人也能跑进“10秒大关”!虽然他最终没有获得金牌,但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决赛资格对于中国

体育来说,就是我们心目中的金牌!

有最软萌的脸,打最狠的球!同样是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半决赛,20岁的小将孙颖莎,一个脸颊肉嘟嘟的女孩,打球不急不躁,以4-0的成绩淘汰了日本名将伊藤美诚。伊藤美诚的教练松崎太佑赛后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为孙颖莎的快球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孙颖莎的表现恰恰相反,她故意不加任何旋转,宁可降低这方面的质量。真的是不按套路打球,我们很多功课都白做了。”也就是说,孙颖莎是用伊藤美诚的方式打败了伊藤美诚!长年累月,孙颖莎抱着“每次进步一点”的心态,安静持久地磨炼,淡定从容地坚持。她虽然没有获得本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但她淡定从容打球的姿态,被网友称赞为“打出了春天”。

输赢都是积累,成长的空间望不到边,不管是苏炳添提速0.08秒的背后,还是孙颖莎灵活调整战术的状态,都证明了一个人的潜力的无限,证明了“每次进步一点”的坚持的力量。未必是为了夺冠,但始終持有信念,不急不躁,稳步向前,并不断地调整、尝试、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逐步积累,“每次进步一点”,就是在创造奇迹!

作为教育人,我们也应带着“每次进步一点”的理念思考我们的教育。“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培养冠军,更是要培养完整、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教育,需不急不躁地探索,持续恒久地尝试,逐步了解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用心发现学生的天真善良、积极向上,努力挖掘每个学生潜在的价值,静心陪伴,悉心培育,让他们“每天进步一点”。某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教育虽没让每个学生成为冠军,但每个学生的笑脸,就是最美的奖章。

(刘明静,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苏炳添半决赛女单
再冲奥运,苏炳添复出首秀摘银
苏炳添:泥巴地里跑出的飞人
苏炳添:百米飞人 亚洲荣耀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苏炳添:最起码我没有白活
半决赛,以希望的名义
比德尔曼200自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