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古人的读书之道

2021-02-13陈兰村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1年6期

摘要:人生离不开读书,古人读书之道给我们带来诸多成功的启示。古人都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会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坚持读书,用各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读书,持续积累知识。古人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要精选,读书要思考,读书要与调查、实践结合,还要靠自觉和自学。读书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最终为社会所用。

关键词:古人读书;读书之道;读书故事;品德修养

学生要读书,年轻人走上社会工作了仍要读书,老年人退休了也还要读点书。可以说,人生离不开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怎样利用好读书时间?怎样读书才有好效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何不可偏废?读书自学能成功吗?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古人的读书之道给了我们答案。

一、 读书有多重要?——“学而知之”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是古代读书人的榜样,当然也是我们今人读书的楷模。孔子十分重视读书对知识的获得及其在政治、道德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他虽然承认“生而知之者”,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他说自己就是学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承认自己的知识是通过勤勉读书学习所得,认为读书学习是增长才干、提高个人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他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时候的学者是为了丰富、提高自己而读书,今天的学者是为了参与社会管理、为了“治人”而读书。

孔子到老都在读书之路上努力追求上进。孔子晚年的时候非常喜欢读《易经》。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被称为竹“简”。一部书的制成,往往要耗去许多竹简,再用牢固的绳子按次序编连起来,便于阅读。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经》这样厚重的书,就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把这本书反反复复地读了许多遍,感觉通晓了很多道理,掌握了很多知识。因为被读的遍数太多,久而久之,串联竹简的牛皮绳子都被磨断了,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才能再使用。也因此,“韦编三绝”作为勤学读书的典故流传至今。

二、 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汉末三国时,魏国有个叫董遇的人,他是魏国著名的儒宗,为读书人所仰慕。他提出读书要利用“三余”时间。据史书记载,有读书人想跟他学习,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一定要先读百遍。”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是什么,董遇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意思是,冬天没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也是一种空闲时间。要用好这些时间读书。

元末明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利用业余时间读书从而成就大学问的故事影响至今。据明初文学家宋濂《王冕传》所记,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经常偷空读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这段话说的是:王冕是诸暨市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王冕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的?放牛时偷着读,离家住寺庙里后,晚上靠佛像前的长明灯灯光读。作为一个小孩,他竟然全不在乎佛像的狰狞可怕,仍然琅琅读书到天明,可见其读书时的投入。王冕从幼年开始便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坚持读书,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读书应该怎样去积累?——“日读三百字”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读书,不一定要读太多。太多,记不住,也消化不了。那么读多少合适?当然要根据各人的具体接受能力而定。

古人读的都是文言文,会提出每天读书的数字。清代乾隆进士阮葵生在其所著的《茶余客话》中提出了“日读三百字”的说法,认为每日读书的数量可以此数为量。他还引清代康熙时文学家姜西溟的话说:读书不需要追求多,只要严格设立课程,不要让(学生)做了又停了。那么每日每月的积累,所积聚的自然很富有,而且不会忘记。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孝经》《论语》《孟子》《易》《尚书》《诗》《礼》《周礼》《春秋》《左传》这十种先秦经典著作,以中等人的天资为准,每天读三百个字,不过四年半就可以读完。稍为迟钝的人减少到中等人的一半,也便九年就可以学完。现在以九年可以学完计算,那么每日(只学)一百五十字。

汉代赋作家东方朔给皇上呈送书面意见说:臣十二岁开始学习,三年时间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都足够可以运用了。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剑法。十六岁时开始学习《诗》《书》,熟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时开始学习孙吴兵法,里面的作战阵法、行军鼓乐,也读了二十二万字。臣共熟读四十四万字,这时,臣正二十二岁。从十六岁到二十二岁读完,共六年。每三年读二十二万字,每年正得七万三千三百余字。以一年三百六十日整数算来,那么一天所诵读才得二百零三字呢。大概是中等(天资)的人的阅读量。

“日读三百字”实际上是向我们传递了读书、学习知识要“日积月累”的道理,以能达到“所蓄自富”的目标,增长学习的信心。引用三位古人的读书经历,计算出要读完先秦十种经典著作,中等天资的人每天读三百个字,不过四年半可以读完;天资稍迟钝的人每天读一百五十字,要九年读完;其中以东方朔为例,他三年读完二十二万字,每天读二百零三字。从每天读一百五十字到三百字,数量都并不多。所以这些例子对要求读书上进的人有鼓励和借鉴作用。

读书的积累如何与知识的积累同步呢?读书的数量自然增加,不能说知识积累也一定就跟着增加。因为读书的数量和知识的积累有联系,但没有必然的关系。要使读书的积累与知识的积累同步,还离不开读者自己的消化吸收。做到消化吸收,古人也有方法传给我们。做笔记就是方法之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有心得体会,最好及时记下备忘。

元末明初人陶宗仪的《辍耕录》就是一本著名的读书笔记。陶宗仪学识渊博,明洪武中曾任教官。元末避乱隐居松江农村,耕读之余,有所感受,即随手札记于树叶上,贮于罐中,后由其门生整理成书,共30卷。该书序言中介绍了他用树叶做笔记的故事。陶宗仪积叶成书的故事,是文学史上的佳话。

四、 怎样读书效果最佳?——“精熟一部书”

不过脑子的读、没有沉淀的读、没有内化的读,是没有效果的,对人的助益有限。读书要读出效果,需讲求方法。

清代嘉庆进士梁章钜在他的笔记《退庵随笔》中提出了“精熟一部书”的方法。他说,读书讲求记忆力,但记忆力难以勉强。要训练记忆力,须要用“精通熟悉一部书”的方法。梁章钜所说的读书方法确实很有道理。

读书,首先要精选,要选“实是纯粹无疵、有体有用之书”,即内容健康充实、表现方法也是完美卓越的书。这样的好书,能在读完一本后触类旁通其他。

其次,选了好书还要精读,要读得烂熟,而且理解透彻。只要是好书,不必拘泥于大书小书,每个字都要能理解得透彻明白,甚至能通过各家的注释辨别这些注释类书籍的是非高下。

精熟一部好书,触类旁通,这对我们今天读书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五、 读书为什么要提问题?——“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读书的直接目的是求知识、求学问。什么叫学问?学问,可以理解为“系统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学习和询问”。这个解释实际指出了读书的途径是学与问的结合。

孔子提倡不耻下问、虚心上进的学习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据《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孔文子(子贡的同学孔圉死后的谥号)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里说,子贡问孔子,孔文子的谥号为何用“文”字,孔子解释,是因为孔文子聪明好学,能向比自己水平低的人提问请教,所以叫“文”。可见孔子强调不耻下问的。

《易·乾》中说:“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意思是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积累的知识,没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杂乱一堆,那是无用的。通过提问质疑明辨是非,才能取精去废,为我所用。战国时代孟子读书时就有怀疑精神。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页罢了。仁道的人天下无敌,极仁道的周武王征伐最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使(士兵)流的血多到让木棒都漂浮起来了呢?由此可见,读书时,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勤于思考,敢于对书本、课堂里学的知识提出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此,学到的知识就会更扎实,甚至能敦促自己更进一步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国朝汉学师承记》中讲到的考据家闫若璩求学好问的故事,可以作为以提问法提升读书效能和学养的典型。闫若璩生下来就口吃,个性愚笨。六岁上小学,读书千遍还不能背诵。十五岁时,冬天夜里读书,感到书中的问题互相抵触,不能变通。他积累思虑,不去睡觉,希求得到解决。漏壶已滴到四下,寒冷极了,但他仍坚定地坐着定心思考。想着想着,心里忽然开朗了。这一开朗,让他从此变得聪明起来,不同寻常。闫若璩研究经史著作,寒冷天、炎热天都不停止提问思考。他二十岁时读《尚书》,读到古文部分,就怀疑书中有二十五篇是有错误的。为此,他沉浸其中深入探究二十多年,终于完全找出了疑难和问题所在,并写出了《尚书古文疏证》一书。他还集合了同时代名人陶贞白、皇甫土安的话,题写在所住屋子的柱子上:“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意思是如果有一事物不知道,应当深感羞耻;遇到别人质疑多问,很少有安定的日子。闫若璩题于柱上的话,着眼点都是对自己提出的,强调作为读书人甚至学者,如果对一件事物不知道,应该深感羞耻;如果遇到别人向自己提问,自己很少有安定的日子。前一句说明自己的知识积累还太少,所以会有羞耻感;后一句说明自己不能马上答疑,思想有负担,还需要花时间查阅和思考,所以日子会过得不安定。他以此对自己的求知態度提出要求,鞭策自己发奋学习,多年孜孜不倦地潜心研读,终于成为大学者。

从闫若璩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先天条件对读书是极为不利的,但他刻苦用功,勇于质疑且勤于思考,最终豁然开朗,成为有很高学术成就的人。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读书时好问、乐问、能问,并就所问的问题勤思、善思、深思,是能让人变聪明、成就大学问的。

另一位清代著名学者、语言文字学家、思想家、《四库全书》的纂修官之一、被梁启超称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戴震,也是以提问法提升读书效用的代表人物。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在《戴东原先生年谱》里记载了戴震读书喜欢向老师提问的故事。戴震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积蓄得太久的缘故吧,他跟随老师读书时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止。老师教《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这是朱熹说的。”戴震又问:“朱熹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宋朝人。”戴震再问:“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戴震继续问:“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不罢休地追问:“既然这样,那么朱熹怎么知道?”老师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回答,说:“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呵!”戴震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说明他的记忆力特别强,而且非常勤奋。但他读书的最大特点,还是敢于向老师发问,会“难”老师。难,在这里是质问的意思。他根据自己对《大学章句》的思考连续向老师发问,老师最后发现他不是平常的孩子。戴震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学好问,善于动脑,踊跃质疑,这是他成功的秘诀。他勤于思考、敢于疑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 “读万卷书”为什么还要“行万里路”?——“欲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也”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清代学者钱泳在其《履园丛话》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每见老书生痴痴纸堆中数十年,而一出书房门,便不知东西南北者比比皆是;然绍兴老幕,白发长随,走遍十八省,而问其山川之形势,道理之远近,风俗之厚薄,物产之生植,而茫然如梦者,亦比比皆是”。 钱泳的观点比较周全,读书要与实践、与实际的调查研究相结合,所读的书才能真正为自己掌握和利用。

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自述了读书和游历的经历:“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於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这是说:我年仅十岁便已习诵古文。二十岁开始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后又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经略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司马迁从十岁开始诵读古文,后来担任太史令职务,又有条件广泛阅读“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皇家藏书、档案文献),这为他写作《史记》准备了充足的书面资料。而到全国各地游历,则让他有机会考察各地地理、民情风俗,收集历史掌故,所以读书与游历共同为司马迁成功写作《史记》奠定了基础。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更是以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名垂千古。他的不朽著作《徐霞客游记》也是把读书与实地考察紧密结合的范例,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徐霞客放弃科举功名,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游历考察。他30年坚持在野外钻研山水地理,甘愿以吃苦为乐。他后期游西南,据他的好友陈函辉在《霞客徐先生墓志铭》中说:“昔人志星官舆地,多以承袭附会;即江河二经,山脉三条,自纪载来,俱囿于中国一方,未测浩衍,遂欲为昆仑海外之游。”徐霞客游历的目的,显然是不满已有的地理图志的承袭附会,有志于探索远方山川地理的实际情况。“欲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也。此种求知之精神,乃近百年来欧美人之特色,而不谓先生已得之于二百八十年前!”可见,徐霞客是在读万卷书后又带着强烈的探究精神和求知精神去行万里路的,因而完全打通了“知”与“行”的脉络,是真读书,读得真,读得有效用。丁文江先生在其作《年谱》中对徐霞客这种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有机结合的求知探索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

七、 读书时应有怎样的状态?——“狷介自守,无求于物”

在读书的道路上有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与帮助是好事,但即使有好老师、好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也应该自觉主动地读书,才能取得好成绩。因为老师和家长不能代替自己读书。读书,要在没有外界督促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发的、自主的主动性,锻炼出耐心和意志力,培养出独立自主的能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葛洪,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是古代著名学术著作《抱朴子》的作者。据该书的“外篇自叙”自述,葛洪十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可以说,葛洪很早就缺失了父亲的教育,再加上家境贫寒,整日与饥饿寒冷、困顿劳苦为伍。他自小就参加耕作,经常是头顶星光、脚踏草地,勤勉地在田里劳动。后来,他的家乡又屡次遭受战火,祖先的经典书籍完全损失了。农事空隙的时间无书可读,葛洪就自己背着书箱步行外出去借。借到他所需要的书后,他又得花更多的时间和力气去砍柴,卖掉柴后买来纸笔,夜里又在田里用柴火照亮来写字。家庭困苦,让他不能及早阅读各种书籍,写出来的东西也很少有人能读懂。葛洪十六岁时才开始读《孝经》《论语》《诗经》《易经》,又因为贫穷无法到外地寻找老师和朋友,学识浅陋,见闻不广,眼光和思虑都短浅,对于文字所蕴含的重大意义很多都弄不通,但他会广泛阅览,从儒家经典、各种历史书到儒家以外的各家思想学说著作,只要能读的,都会拿来一读。之后开始根据所读写文字,上到学术著作,下到短篇杂文,近一万卷。

葛洪自学,是因为年少时父亲去世,家境败落,自己要参加农业劳动,也无钱去他處找老师。葛洪的自学很艰苦:少书本,无纸笔,只能抽出劳动时间甚至夜晚自学。他谦虚地承认,自学也有局限:眼界不广,见识短浅,有的重要意义不懂。但他取得的成绩很大:博览群书,暗诵精持近万卷,还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葛洪纯粹是经过不懈的自学读书,进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和药物学家的。

北朝北齐著名的算术家、天文学家信都芳,也是靠自学成为著名算术家的。他有点像当代的数学家华罗庚。据《北史》卷89《信都芳传》记载,信都芳少年时就懂得算术,经常有精妙的想法。他潜心研究问题的时候,经常针对问题或疑惑而做聚精会神的思考,可以说到了入迷的程度,有时走路都会掉进坑里。信都芳的志趣在研究算术和天文历法等领域。他经常对人说:“算术与天文历象非常深奥微妙,灵巧的机械装置(研究天文的仪器)精专细致。 我每当沉思默想的时候,(甚至)听不到雷鸣的声音。”信都芳后来隐居在并州乐平的东山(今山西昔阳),州官太守慕容保乐听说后想要召见他,信都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拜见了慕容太守。太守的弟弟慕容绍宗把他推荐给了齐神武帝高欢。信都芳做了高欢的门客,并被封为中外府田曹参军——掌管农事的官职。信都芳性格清廉节俭,淳厚朴素。他不与别人同流合污,有自己的个性。绍宗曾给他一匹瘦弱的马,他不肯骑;夜里又派遣侍女去引诱试探他,信都芳则生气喊叫,不让她靠近自己。信都芳正直孤傲,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追求物质享受,做到了“狷介自守,无求于物”。他始终坚持自学,后来学有成就,著有《乐书》《遁甲经》《四术周髀宗》等书,还又自己撰修了历法,名为《灵宪历》。遗憾的是,这部书还没有完成信都芳就去世了。

唐代的陆羽——《茶经》的作者,被古人称为茶仙,也是自学成才。他不仅懂得品茶,还会写诗作文。今存《陆文学自传》(见《全唐文》卷433)是一篇古代难得的自传。他在这篇自传里记下了自己自学成长的经历。陆羽三岁开始孤独无依,露宿野外,被收养在竟陵大师积公的寺院里,从小学习做文章。积公给他看佛经及有关脱离世俗束缚的书卷,他回答说:“我既少兄弟,又无后代。穿僧衣,剃头发,号称为和尚,让儒家之徒听到这种情况,能称为孝吗?我想要学习孔圣人的文章,可以吗?”积公说:“好啊,你想当孝子!你根本不知道佛门的道理,那学问可大呢!”积公坚持让陆羽学佛教经典的主意不改变,陆羽也坚持学儒家经典不动摇。积公不怜爱他,用卑贱的工作考验他:给寺院扫地,洗净僧人的厕所,用脚踩泥来涂墙,背砖瓦盖房,放牛三十头。竟陵西湖没有纸可以学习写字,陆羽就用竹子在牛背上画着写字。积公知道了他的情况,又把他管束在寺院里,叫他斩除寺院中芜杂丛生的草木,并让徒弟中的年长者管他。有时陆羽心里记着书上的字,精神萎靡,心如死灰,立如木头,过了时间也不干活。看管的人认为他懒惰,就用鞭子抽打他。陆羽因此感叹岁月流逝,担心不识书中的字,悲泣不能自禁。看管他的人认为他怀恨在心,又用鞭子抽打他的背,(直到)折断了鞭子才放手。即使如此,陆羽都没有停下读书的脚步。虽然他最终因厌倦所服的劳役而离去投奔戏班,但始终坚持自学。他写了三本参军戏《谑谈》,以及木偶戏、假官戏及藏珠之戏。陆羽还著述了《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占梦》三卷,一起收藏在粗布袋里。陆羽自学的道路可谓艰难曲折,但他坚持自学、不屈服于命运、坚持与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做抗争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也是通过自学成为杰出人物的。据南宋朱熹、李幼武撰写的《宋名臣言行录》介绍,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贫穷无所依靠,带着他再嫁长山姓朱的人家。他长大以后辞别母亲离家到南都(商丘),白天夜里苦读,五年中不曾解开衣服睡觉。有时夜里感到疲倦了,就用冷水洗面,平时连一碗稠点的粥都要分成几块来吃。他经过努力终于弄通了六经的意义。后来,他树立了以国家大事作为己任的志向,常常自己念道:“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范仲淹刻苦学习,逆境成才,这样的经历是他后来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的重要动力。他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而且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范仲淹不仅有可贵的自学精神,更因“狷介自守,无求于物”的读书精神进入了以天下(即国家)为先的崇高人生境界。

八、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古人也有许多人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一般人总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将来好做官。也有不少人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有道德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宋代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前的绝笔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意思是,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沒有愧疚了!文天祥明白,读了圣贤的书,目的就是实践儒家的人生哲理,至死可以问心无愧。

元代的学者、河南沁阳人许衡,他的读书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实践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许衡幼年就有特异的资质,七岁进入学校,接受古文教育,问他的老师:“读书是为了什么?”老师回答说:“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呀!”许衡说:“仅仅是为了如这样罢了吗?”老师为他的质疑而感到惊讶。以后每次教他文章,许衡又能针对文章的主旨意义提问。时间久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孩子特别聪明,不平常,将来一定有大作为。我不能做他的老师了。”于是辞职离开,父母硬要他留下但不能阻止。像这样的情况反复发生,许衡共换了三次老师。许衡稍稍长大,爱好学习如饥似渴。即使正当兵荒马乱,许衡也坚持白天攻读,夜里思考。对于知晓的道理,许衡则身体力行。说话做事,许衡必定考虑是否合于道义,然后再行动。有一次,大家路过河阳,非常口渴,路旁有一棵梨树,很多人都争着摘树上的梨子来吃,只有许衡一个人端正地坐在梨树下安然如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子,摘取下来吃,是不可以的。”又有人说:“因为兵乱,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在兵乱中不吃无主的梨子,坚守自己的道义,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境界。他的事例告诉我们:虽然梨可以无主,但是我们的心是不可以无主的。做人应该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才能抵挡得住诱惑。他的道德事迹直到现在还有积极意义。

梁启超是近代著名学者,广东新会人,他的读书经历表明,读书内容要随时代而跟进,读书是寻求真理、不断探索的过程。他在《三十自述》里说了自己读书的经历,或许对我们读书有启示。他说:

我出生在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二十六日。四五岁时,在祖父及母亲膝下学习四书、《诗经》,晚上就睡在祖父床上;祖父每天与我讲古代豪杰以及智慧卓越的人的美好言论和德行,而尤其喜欢举出宋代、明代灭亡、国家遭难的事,谈得兴趣浓厚。六岁后,跟从父亲读书,学习中国简史,学完五经。八岁学习写文章,九岁能写一千字。十二岁到省学政驻地广州考试,考中秀才。每天学习八股文……祖父、祖母时时教我唐诗,我爱好它超过八股文。家里贫穷无书可读,只有一部《史记》、一部《纲鉴易知录》,祖父、父亲每天以这两种书考核我,所以至今《史记》的文章,能背诵的有十分之八九。父亲的朋友中有的爱我聪明,送我一部《汉书》、一部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我非常高兴,把它读完了。父亲慈祥而严厉,督促课程之外,让我劳动,说话行动稍稍不谨慎,就大声斥责,一点不宽容……十三岁开始知道段玉裁、王念孙关于训诂的学问,非常爱好它,渐渐有放弃八股文的想法。十五岁……在广州学海堂学习,学海堂是嘉庆年间前总督阮元所创立,拿训诂和诗文考核广东人的。到这时我才决定放弃八股文而从事训诂和诗文(的研究),不知天地之间在训诂、诗文之外,还有什么所谓学问。己丑年,十七岁,在广东乡试中考中举人。

梁启超自幼聪明,才智过人。他四五岁开始学习,十二岁前已学完了四书五经,十二岁考上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在考上秀才前后,一心学习八股文;考中举人前后,则放弃八股文,一心学习训诂和诗文。他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后来他主要从事的改良运动。他在孩童时期读书很用功,小时候读的《史记》,到三十岁时还能背诵十之八九,就是一例。

古人读书从如何利用时间,到提出读书方法,到读书目的,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之处。因此摘抄出来,以备忘记。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 周啸天,尤其.史记全本导读辞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

[3]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 宋濂.宋濂全集[M].黄灵庚,编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5] 阮葵生.茶余客话[M].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1.

[6] 陶宗仪.辍耕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7] 梁章钜.退庵随笔[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

[8] 陈兰村.中学文言文读本:古代少年故事选[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7.

[9]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 楊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

[11]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 冯至.杜甫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3] 钱泳.履园丛话[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14]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5] 葛洪.抱朴子[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

[16] 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7] 陈兰村.中国古代名人自传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18] 郭晓晔.文天祥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19] 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0] 朱熹.大指导力:宋名臣言行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1.

(陈兰村,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修订本),参编《中国古代文学》等。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传记文学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