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指南
2021-02-13薛侠
摘要:王蕾老师利用自己的智慧,吸纳周边教师的丰富经验,一揽子地进行了问题解决思路的归纳,撰写了《思维可见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及实证案例》一书。该书从计算思维入手,将经典的教学模型和最新的学理成果进行案例化的阐述,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教学指南。该书的“指南性”具体体现为:学理与实证紧密融合,学科与新技术融会贯通,语言与体例规范可参考,图文与教学设计详尽对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指南;《思维可见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及实证案例》
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较新的课程,也是有着无限生命力的课程,在打造未来世界主人翁核心素养方面不可或缺,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诉求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较新,而且内容更新非常快,因此也对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不断产生新的挑战。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上实践教育理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个特殊的群体:首先要面对信息技术课程整体教学经验积累不足的困境,其次要承担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变动不居带来的压力,又往往会因其特殊“技能”而被学校安排负责许多管理杂务,因而,非常容易陷入知识及能力与实际要求有一定距离的困境,继续教育的要求非常强烈。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王蕾老师利用自己的智慧,吸纳周边教师的丰富经验,针对上述问题,一揽子地进行了问题解决思路的归纳,撰写了《思维可见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及实证案例》一书。该书从计算思维入手,将经典的教学模型和最新的学理成果进行案例化的阐述,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教学指南。这本书的“指南性”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 学理与实证紧密融合
这本书架起了学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书中涉及多种思维模型、动机理论实践和深度学习等内容,将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精致化、专项化的归纳和提升,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教学建议。
例如,《基于变构模型的信息技术深度学习策略》一节,首先溯源深度学习与变构模型的理论依据,然后指出信息技术学科中深度学习的现状与困境,并针对这一现状与困境提出变构模型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深度学习实施策略。
第一,教师要构建适宜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以信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和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当新的认知内容出现时,教师可及时调整课堂秩序,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设计“物联网创新设计”主题活动时,教师通过改变原有的课堂结构和教学环境,将任务进行分解、规划并前置,从而既解决课时的问题,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思考机会,促生深度学习。
第二,变构模型认为,很多学习障碍或困难并不来自知识本身,而是来自学生对所学知识或方法的固有印象或直觉认识。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即其具有的原生态概念体,会对认知产生影响。学生在没有更加权威的影响下,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原有的认知。因此,概念体的转变很难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要促进概念体的转化,需要对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解构与后期的重构。如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克隆飞机大战》一课的新授内容不多,但学生会对“克隆”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对此,教师可对教材主题二次开发,通过不断地“解构”与“重构”,鼓励学生从多个层面认识“克隆”控件。
第三,对质是产生迁移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质的方式包括:学生与现实的对质,指学生的原始想法与信息获取得到的结论相反,导致学生产生质疑和迷惑;学生与新信息的对质,指学生通过新媒体等多种方式获取的信息或通过技术手段对原事物的改造,使新概念的本质外显或展现现实生活中无法佐证的某些现象;学生之间的对质,常见于信息课上相邻学生之间的结果差异;师生对质,指对于某些结论,师生的观点或角度存在差异。多重对质可以触发学生思维视域的扩展,使其接收到多种求解路径,为应用巩固新知识创造正迁移的机会。如学生在“畫城堡”时容易出现单一的作品形式,对此,教师在导入环节提供现实作品与脚本的对质,又分别通过几个任务提供感性素材与理性程序、复杂任务与简单任务的对质。通过多重对质,保证深度学习的效能。
二、 学科与新技术融会贯通
该书中的教学内容涉及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和扩展模块的全部内容,详细提供了“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教学设计及参考程序。第六章《开源机器人单元教学设计》包括“声控机器人”“自动称重机”“扫地机器人”“灭火机器人”“智能机械手”“智能楼道灯”“门禁机器人”等机器人技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七章《人工智能单元教学设计》包括“OCR技术”“智能翻译机”“AI表情机”“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气象台”“智能气象台”“智能控制台”“声控驿站”“智能贩卖机”等人工智能技术。
针对机器人技术教学,该书提供了6条具有学科特征的教学策略:(1) 金字塔型教学设计架构。机器人技术有较强的实践应用特性,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层层递进的设计关系,保证教学过程以金字塔型的层次有序推进。(2) 开放型任务达成设计。机器人技术的达成目标与传统的信息技术有所不同,一般没有完全相同的作品呈现,而是展现出较为开放的任务达成情况。(3) 反思型思维建构方式。触发学生思维、制作具有创新特征的作品,是信息技术课的目标之一。承载着创新思维的机器人技术,具有更加明确的思维需求。反思型特征的建构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4) 合作型课堂组织形式。机器人技术的学习一般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常见的学习小组一般以3—4人为单位,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信息技术课的组织架构形式,构建合作型的课堂组织方式。(5) 促发型学习激励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机器人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灵活调控教学过程,采用适合的方式激励学生,保证他们的学习动力。(6) 多维度学习评价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有着明确的任务达成指标,在以机器人为主题的教学中,任务达成与否往往与活动达成的形式相关。教师要人本化设计评价任务,多维度设计评价标准。
三、 语言与体例规范可参考
该书依托一线信息技术课堂,创设了生动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有关深度学习的培养方式、个性化学习的任务模式、新技术的落地途径、新教法的实践路径等,不仅彰显了新课改的精神,也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新型教学范例。
例如,《机器人技术》一节的教学设计包括(对接)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时安排、教学准备、硬软件环境、教学过程(含核心素养下的设计意图)等。翔实且细致的内容,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设计蓝本,填补了当前技能技术与学科艺术之间的空白。
四、 图文与教学设计详尽对照
该书提供了丰富的图例和参考程序,读者可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取其中的内容应用于实际教学。遇到参考脚本过长的情况,书中还提供了完整的程序二维码,可随时下载获取。
例如,《智能控制台》一节,指导硬件连接部分,提供了舵机转接头安插及硬件连接情况(如图1所示)。
在程序编写的每个重要节点,都配有相应的程序设计截图,最终完成的程序设计如图2所示。
同时,书中还包含大量的创客教育内容,让这一颇为民间的内容自然地步入信息技术学科的殿堂。书中充满着时尚的气息,新意设计、新鲜项目、新奇技术、新活案例一一展现于我们面前,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作为“信息”的承担者、“新技术”的实验者,彼此间从接纳、改造、适应,到融合、互通、结合,经历着点点滴滴具体而生动的磨合过程。
如果你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果你是高校相关专业教师或研究者,如果你是未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果你是致力于信息技术学科研究的相关行业从业者,那么,在这本书里,你能从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角度,将教育学相关理论进行实证。(薛侠,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