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模拟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2-12杨磊梁欢王思嘉官占江孟宪国
杨磊,梁欢,王思嘉,官占江,孟宪国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人事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急诊医学是高风险、需要作出快速判断的专业,精准的实际操作和病例分析能力是急诊医生保证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1]。随着医学伦理学的需求,学生在实际学习当中动手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教学大纲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这就对临床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一种适合急诊医学的教学模式,是从事急诊教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患者对医疗错误意识的增强,对“看一,做一,教一”的百年实践提出了质疑[2]。传统的住院医师和学生利用讲座和床边教学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再能满足急诊医学教学的需要,尤其是在心脏急症和心脏骤停两个重要领域[3]。由于急诊临床技能培训不可能在真正的患者身上进行,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临床技能的培训。医学模拟作为一种教育工具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学生能在受控且安全的环境中,远离床边实践患者诊疗,并有机会践行深思熟虑的实践和自我反思的教育原则,极大程度上为急诊医学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心脏骤停是急诊院前急救中最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因此,心脏骤停模拟教学法的出现在急诊医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利用技术手段模拟心脏骤停,以及在其发生后的救援过程中所遇到的多种紧急事件发生的情境,指导学生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施救,以达到熟练掌握急诊流程能力的目的,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心脏骤停模拟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概念及技能教学中有显著优越性[1]。
该文旨在探索在临床急诊医学教学中运用心跳骤停模拟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并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应对心脏骤停发生的能力,选择2017级医学系全日制临床本科学生50名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临床授课的2017级医学系全日制临床本科学生50名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2~23岁,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学历、授课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授课方法,由科室带教老师结合课件、音频、视频、挂图等进行见习授课,教学内容按全日制教学大纲完成。研究组采用传统授课联合ST模拟教具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由任教老师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ST模拟教具,并严格按照临床教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见习授课,设定教学目标和拟定授课范围,保证两组的教学时间一致,并且为了排除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两组学生均由同一教师组任教,教学课时、环境和考试内容均相同。
采用考试成绩比较方法及调查问卷方法,进行两组间的教学成果比较分析,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数据的提取与评价由两名与该研究无关的数据处理人员独立进行,二者如有意见分歧,由第三方协助裁定。
1.3 观察指标
1.3.1 考试设计 采用统一命题,闭卷的方式,考试内容分为笔试与实操。教学期中与结束分别各进行一次笔试考试,共计两次,测试内容遵照教学大纲,题型为客观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min,记录成绩。在教学完全结束时,进行实操考试,由急诊科临床带教导师严格按国际CPR指南操作考核评分表对学生操作逐一打分,满分100分,考核时间30 min,记录两组学生操作成绩,以考核学生的实际救援能力。最终汇总成绩,笔试考试占20%,实操考试占80%。
1.3.2 问卷设计 为了解学生对该次教学课程的意见反馈,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调查,当场填写当场收回。主要内容包括该次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理论知识的掌握、临床思维的培养、临床能力的提高、病例分析思路的开阔。总体满意度方面,针对每一项具体内容设定5个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4分、满意3分、比较满意2分、一般满意1分,不满意0分,得分相加表示最终满意度。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问卷有效率100.00%[4-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学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检索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检索关键词为“心脏骤停模拟”“急诊医学”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成绩结果比较
第一次笔试识成绩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二次笔试和实操技能得分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第一次笔试成绩第二次笔试成绩 实操成绩对照组(n=25)研究组(n=25)t值P值74.24±3.24 75.56±3.42 1.401>0.05 76.36±2.94 88.80±3.15 14.433<0.001 82.56±3.14 90.28±3.64 8.040<0.001
2.2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两组学生对心脏骤停模拟教学的反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对学习兴趣的激发、理论知识的掌握、临床思维的培养、临床能力的提高、总体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该研究说明传统授课联合ST模拟教具的教学模式中,实习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仅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模拟临床环境,利于帮助实习生形成临床思维,充分调动起实习生主动性与积极性。
表2 两组学生对心脏骤停模拟教学的评价反馈结果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对心脏骤停模拟教学的评价反馈结果比较[(±s),分]
组别学习兴趣理论知识临床思维临床能力 总体满意度对照组(n=25)研究组(n=25)t值P值1.84±0.75 3.32±0.69 7.280<0.001 1.36±0.95 3.32±0.56 8.885<0.001 2.08±0.57 3.32±0.63 7.307<0.001 1.80±0.87 3.52±0.59 8.225<0.001 1.72±0.89 3.56±0.58 8.642<0.001
3 讨论
近年来,关于医学模拟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1960年开发的Resusci-Annie是医学模拟[7]的最早形式,这个部分任务模拟器是根据对基础心肺复苏(CPR)训练的现实模型的需要而开发的,目前在国际上被用于基本生命支持和ACLS培训。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是以仿真模拟器为基础,模拟真实的抢救场景,学生分饰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抢救全过程,带教老师在旁做指导与总结,从该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提高临床技能[8]。1968年,研究人员开始开发一种心脏病患者模拟器(CPS),目前的CPS能够重现30种疾病。1981年一项涉及5所医学院208名医科学生的多中心研究表明,在第4年的心脏科实习期间使用CPS,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病例分析能力均有显著提高[9]。在另一项关于心脏模拟教学的研究中,在实习期间一半的学生接受常规的床边教学,另一半学生同时接受常规教学和CPS。轮岗后,CPS组在测试临床技能和知识的考试中得分显著提高,在使用CPS培训医务人员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10-11]。医学模拟也可以用于心脏急诊的训练。相关学者对二年级内科住院医师进行了回顾性评估,随机分配接受基于医学模拟的教学和常规的心脏骤停临床教学,结果显示模拟训练的住院医生比非模拟训练的住院医生完成ACLS方案的可能性高7倍[12],以模拟器为基础的教育大大提高了心脏骤停小组提供的护理质量。有学者在一项关于在急诊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效果的Meta分析中描述[13],该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急诊教学中,无论是在理论成绩提高上还是在技能操作方面的提升都比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异性强,并且在激发学习兴趣、临床思维以及沟通方面均有所提高。
该研究说明传统授课联合ST模拟教具方法有助于提高理论成绩,互动环境时,学生学习速度更快,对知识的记忆力也更强,对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更高,同时也表明现代模拟器不仅仅是生命维持训练的强大工具,它的触觉反馈以及诊断和治疗提示也有助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医学模型模拟器在这心脏急症与心脏骤停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14-16],学生通过模拟急诊医学的教学训练后,能熟练掌握急诊患者的诊疗程序,避免诊疗差错。同样急诊科患者在接受诊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生是否曾接受模拟教学训练,并愿意接受受过模拟训练的学生对自己实施诊疗[3]。该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采用传统授课联合ST模拟教具的教学模式进行急诊临床技能培训优于传统授课方法。当学生在传统急诊临床技能培训课堂上,无法真切地认识正常和异常的临床指标,而心脏骤停模拟教学给学生展示了不同诱因所致的多例心脏骤停情景,并对学生急诊临床操作做出相应的临床指标反应,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可能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该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采用传统授课联合ST模拟教具的教学模式进行急诊临床技能培训,可以更有效地掌握临床知识,提高自身对临床异常指标的识别以及临床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自己准备抢救真正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信心,因而更喜欢传统授课联合ST模拟教具的教学模式进行急诊临床技能培训。心脏骤停模拟教学占据优势,可以强化急救流程及抢救理论知识的记忆,增加课堂气氛,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心脏病学中的模拟在未来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改善为心脏病患者提供的护理质量。当然,ST模拟教具的教学模式不能代替临床实践中真实患者的学习过程。但是为学生提供真实患者是不现实的,没有可行性,而传统授课联合ST模拟教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桥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准备进入真实的急诊医学临床实践[17-18]。
ST模拟教具作为辅助工具对医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急诊抢救的早期临床培训是非常有用的,它更有效地提高了医学生的急诊临床技能。大多数医学生也认为采用传统授课联合ST模拟教具的教学模式进行急诊医学临床技能培训优于传统授课。心脏骤停模拟的应用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提出了新挑战,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模拟器、如何设计教学方案、如何设计考试评价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心脏骤停模拟教学的实际应用中,其医患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仍需加强。
综上所述,根据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现代医师的培养目标,心脏骤停模拟教学能够较好地激发急诊医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提高学生的综合临床素质有一定帮助。该模式在急诊医学教学中得到学生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可行性,是一项新的创新和尝试,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改进以更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