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幼儿与同伴交往方法

2021-02-12赵心怡

幸福家庭 2021年18期
关键词:感统拍球七巧板

赵心怡

融合教育是将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它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的教育环境,使其和普通儿童享受同等的教育。教师可以通过感统训练和个别化教育,纠正感统失调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冲动等问题,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让感统失调幼儿在与普通幼儿的相处和交往中获得成长。本文以特殊儿童琦琦为例,探究教师如何在融合教育中帮助感统失调幼儿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琦琦刚入园时,笔者发现他和别的孩子有些不同。他不善于听从教师的教导,且经常出现坐不住、好动等行为。起初,笔者和其他教师认为琦琦可能是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出现了许多特殊行为。但随着琦琦从小班进入中班,他的表现还是没有任何改变。他渴望和别的幼儿一起玩耍,但总会遭到拒绝,这导致他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了一些攻击性行为。笔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向琦琦的父母说明了他的在园情况,并建议他们带琦琦去医院看一看,最终医生诊断出琦琦患有中度感统失调症。

在幼儿园融合教育理念下,笔者尝试让琦琦融入班级,但由于琦琦在小班的各种特殊行为,其他幼儿对他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不愿意与他交往。

笔者通过了解琦琦的交往情况,以帮助他改变现状。笔者观察了两次琦琦的人际交往情况,分别为案例一和案例二。

案例一是在一天的课间活动中,几名幼儿正围在桌边玩挑棒棒的游戏。琦琦看见之后也想参与其中,他挤进幼儿中间,大声说:“我也要玩,我也要玩。”但是其他幼儿没有邀请他加入游戏,对他置之不理。琦琦便着急地大叫起来:“让我玩!为什么不让我玩!你们给我玩一下呀!”听见他的大吼大叫,领头的卿卿说:“我们才不让你玩呢!你好吵!又不乖!”琦琦和她吵了一架,气呼呼地跑到走廊阅读区的沙发上坐下了。他眉毛紧紧拧着,嘴巴撅得老高。过了一会儿,笔者发现琦琦还是坐在那里没有动,便走近他,故意问道:“琦琦,你怎么了?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生闷气呀?”琦琦委屈地指向卿卿:“老师,他们不让我和他们一起玩,我想和他们一起玩。”笔者继续问:“为什么他们不让你玩呀?有什么理由呢?”琦琦听到之后大叫起来:“他们就是不让我玩呀,可是我就要玩。”

案例二是在益智区,几个幼儿正在玩七巧板,琦琦看见之后也凑上去看。悦悦正照着图纸用七巧板拼小人,拼到一半时遇到了困难。悦悦正在思考的时候,琦琦不顾她的反对伸手拿悦悦的七巧板摆弄起来。悦悦有些生气地说道:“琦琦你干嘛呀?我在想呢!你别给我弄乱了。”琦琦像是没听到一般,自顾自地摆弄七巧板,过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摆弄成功。悦悦彻底生气了,她说:“琦琦你干嘛捣乱?”琦琦却说:“我在帮你呀!你把七巧板给我,我再玩一下。”悦悦从琦琦手里夺回七巧板,说:“我不要你帮我,你还给我,我自己来就可以了。”琦琦也生气了,一边抓着七巧板不肯放手,一边拍着桌子朝悦悦大吼道:“你不让我玩,我在帮你呀!”其他幼儿看到这个场景,纷纷让琦琦走开。琦琦又生气又难过,躲到了教室的柜子后面一个人生闷气。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笔者对琦琦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琦琦出现不当行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从琦琦的角度看,是因为感统失调引发的特殊行为不被他人理解。感统失调导致幼儿难以控制四肢动作,情绪冲动易失控。琦琦每次交往碰壁时都会产生不良情绪,并且这样的不良情绪会导致他做出一些不当行为,例如对着他人大吼大叫,拍打桌面发出噪音等。其他幼儿看到这样的现象,并不会理解琦琦是因为感统失调而“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只会觉得他在捣乱。

从班级幼儿的角度看,幼儿存在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比较固定而笼统的看法。由于琦琦平时总是因为一些事情被教师批评,其他幼儿对琦琦的态度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被教师批评的孩子一定不是好孩子。他们在心中给琦琦贴上了“捣蛋鬼”的标签,不论琦琦做出什么改变,都拒绝和琦琦一同玩耍。

(二)主观原因

琦琦出现不当行为的主观原因有两点,一是琦琦缺乏交往技巧。琦琦每次想要加入他人的游戏时,要么是大喊大叫,要么是直接上手,这种方式影响了其他幼儿的游戏体验,使其他幼儿对他产生不满情绪。琦琦需要掌握交往技巧,巧妙地加入其他幼儿的游戏,进而在同伴交往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二是琦琦缺乏规则意识。琦琦不遵守规则,例如在案例二中,琦琦不顾其他幼儿的反对拿起了原本悦悦在玩的七巧板,并且在悦悦明确要求归还的情况下仍然不肯松手。他强行抢夺他人的七巧板,打破了幼儿自主游戏的规则。琦琦需要践行规则意识,才能在同伴交往中获得成功。

(一)感统失调矫治训练

笔者所在幼儿园设有融合教室,可以帮助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琦琦的感统失调主要属于前庭觉和本体觉的缺失,因此笔者为琦琦设计了一些针对感统失调的专项训练。

首先是拍球训练。特殊儿童拍球可以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改善前庭觉和本体觉。在练习初期,琦琦不能做到连续拍球,拍一个球就会中断。笔者根据琦琦的初始拍球水平,按照感统训练的层次性原则,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在琦琦掌握标准姿势后,笔者先引导琦琦练习一拍一抱,提升其拍球能力,再让琦琦练习连续拍球。在拍球训练中,琦琦刚开始会因为失败而想要放弃。但是在教师的鼓励下,琦琦慢慢地可以做到连续拍球,且拍球的动作越来越标准。

其次是“小飞机”動作。幼儿身体做出小飞机的姿势,可以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增加身体中间部位的核心力量。琦琦刚开始做“小飞机”动作时,双腿无法绷直,总是左摇右晃,无法坚持较长时间。但随着日复一日的训练,加上琦琦父母在家的配合练习,琦琦的动作姿势越来越标准,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身体平衡,不会左右摇晃。

最后是请专业人员对幼儿进行系统训练。除了这些简单易行的感统训练,笔者所在幼儿园还邀请了校外的专业感统训练教师对特殊儿童进行系统的感统训练。琦琦通过参与感统训练,改善了前庭觉和本体觉,提高了身体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最终改善了不良行为。

(二)个别化教育

对于琦琦而言,仅仅依靠感统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对他进行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

第一,教师要培养琦琦形成规则意识。规则意识的缺失导致其他幼儿对琦琦产生不满情绪。笔者通过强化奖励法帮助琦琦形成规则意识。琦琦有一张集赞表,每当他遵守一次规则,如专心上课、不乱跑、不随意发泄情绪等,他就可以获得一枚大苹果贴纸。当大苹果贴纸攒满10个后,他可以选择兑换神秘礼物。但是琦琦如果违反一次规则,就会被撕掉一枚大苹果贴纸。对于琦琦来说,这个奖惩制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琦琦在集赞表的约束下,逐渐学会了遵守规则,进而在日复一日的强化过程中养成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第二,教师要帮助琦琦掌握交往技巧。笔者告知琦琦其他幼儿不愿意和他一起玩的原因,耐心地开导他,这让琦琦明白了自己存在许多问题。琦琦也向笔者吐露了心声,他想要改掉这些问题。因此,笔者向琦琦分享了一些同伴交往的故事,让琦琦了解如何正确有效地参与别人的游戏。琦琦在掌握交往技巧后,在与同伴的游戏和交往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进步。

由于幼儿的交往不仅发生在园内,父母在家庭中也要对琦琦进行教育和指导。这时,教师要给予幼儿家长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家园教育目标要一致。笔者坚持和琦琦的母亲进行沟通,了解琦琦在家的近况,为琦琦母亲提供一些建议和经验。笔者与琦琦母亲共同商讨琦琦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帮助琦琦成长。

其次,家长要参与家庭训练项目。对于幼儿来说,有些训练项目较为枯燥,重复练习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家长要与幼儿一起参与训练,增进自己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提高幼儿训练的兴趣,使幼儿在训练中体验快乐,获得明显的进步。

最后,家长要多带幼儿出门社交。琦琦需要与同伴交往的机会。父母如果总是让琦琦在家独自玩耍,就很难提高琦琦的交往能力。

总之,对于琦琦这样的特殊儿童来说,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难度较大。但教师要坚持融合教育、家园合作,为幼儿提供专业的矫治训练,使琦琦这样的特殊儿童发生改变,获得进步。

(作者单位:昆山市高新区鹿城幼儿园)

猜你喜欢

感统拍球七巧板
和爸爸一起锻炼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玩具设计研究
奇的七巧板
把握感统训练黄金期
有趣的七巧板
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
炫彩七巧板
不可不知的感觉统合能力
拍球真好玩
NO.1 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