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2021-02-11石海峰,温竞,王鲲,张浩

职教通讯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石海峰,温竞,王鲲,张浩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是基于对岗位任务的分析,在理论教学中融入真实工作岗位实践环境,实现专业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解决专业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打造師资队伍和构建评价体系,能有效推动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的实施,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基金项目: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育研究课题“构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岗融通无界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项目编号:KD2018JYYJYB047)

作者简介:石海峰,男,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磁共振;温竞,女,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医学影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王鲲,男,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骨肌系统影像诊断;张浩,男,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主管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像技术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12-0122-06

随着大型影像设备的应用和医学影像技术的急速发展,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影像技术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高学历人员偏少,医学影像知识面相对欠缺,其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医学影像科的发展[1]。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如何适应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全面素质,将是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从整体上来说尽管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在教学模式上,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校内文化课教学+校内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校外医院实习”的模式,该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如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基础与临床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与渗透,易导致课程的僵化。很多高职院校对医学影像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有很严格的规定,但是,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理论的学习是非常无聊且极其枯燥的,学生往往不愿意认真学习和研究;同时,学校的实践课也大多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或模拟教学,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对卫生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目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从课程门类的划分和课程内容的组织来看,仍是按照单科分段式的结构进行安排,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较为机械地按顺序分段排列,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这种课程模式以知识为中心,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科之间相互独立,不利于课程的整体优化。另外,在传统的影像技术教学方式中,虽然专业课程均由专业很强的老师进行教学,但各课程独立、界限分明,内容之间无法沟通与联系,与现代影像技术岗位脱节,严重制约了医学影像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学生很难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缺乏知识链接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在实训课上,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很难理解操作的意义,容易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

3.从师资队伍上来说,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一特点需要专业老师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步伐,否则容易导致教师队伍的老化,以及教学思想的落后。而从教学资源来看,就目前而言,只有一些高等医学院校才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学校与医院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两者的工作人员互相聘用,这较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对更多的高职院校来说,他们尚无这样的条件,学校和医院两者的独立阻碍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优势

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基于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分析,在理论教学中融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实践,通过真实工作任务的具体实施来实现专业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深度融合。其中,“课”是指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岗”是指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3]。无界化的教学模式倡导组织无界化、项目无界化和教师能力转向的无界化等,打破了各学科、各专业以及各课程之间的界限,促进了各学科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融合与人才共享。通过实施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高职院校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优势具体如下。

1.打破学科界限,优化课程组合。“课岗融通”是针对职业岗位的职业特性,以专业对应的职业工种所要求的技能标准为主线,融入行业标准、岗位规范、职业技能标准,构成课、岗融合的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对接。“无界化”的本质是把项目作为载体,把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作为纽带,搭建课程之间的教学联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的“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即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打破学科界限,将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无界化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将课程进行整合,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单独地学习一门课程,而是能在学习过程中将各门课程联系起来,并从中找到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及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2.符合培养高素质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要求。医院这种课堂组织的教学体现了“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对接”的理念,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在临床真实的医疗环境中进行教学,医的内容就是教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的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医教一体。专业课程的教學内容在教学医院课堂进行,实现了“医教一体、理实一体”,老师在做中教、医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医中学,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实际操作设备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从而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上岗快的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

3.资源充分共享,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医学影像是对大型设备依赖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大型影像设备如CT、MR机器的费用昂贵,单纯由学校来配备齐全的影像设备显得不符合实际,而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如三级医院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医院设备齐全、功能完善,能为学生实验、实训、见习、实习等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打造高质量平台。另外,教学医院都拥有相当规模、病种齐全、分类清晰的医学影像教学资料库,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和专业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在负责授课的教师团队中,通常每位教师同时具备临床职业资格证及高校教师资格证,他们除了日常临床工作之外,还积极地参与教学,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教学相长,从而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整体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三、高职院校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开发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的课程体系

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是在实训基地的建立基础上,遵循职教课程开发的规律,经历分析、设计、编制三个阶段形成的。首先,通过医院、学校的不同对象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需求性分析;然后,通过临床专家及职教课程专家组成的开发小组对专业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最后,通过教学委员会根据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进行教学分析,在实训基地通过“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该模式中,医学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学校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和见习则在医院完成(如图1—3所示),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单独地学习一门课程,而是能在学习中将各门课程联系起来,从中找到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及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通过校外医疗机构建成教学临床一体化教学体系,依照“医教一体、学教实岗”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职业环境中进行“临床—情境—开放式”的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达到教学临床交融从而实现岗位专项课程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业文化的养成,使学生“既会做事,又会做人”[4]。

(二)建设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的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实施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影像专业发展的学生,因此其校外实训基地必须具备现代化的医学影像设备及大量可供学生操作设备的机会,从而能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正掌握实践技能。从2017年9月份开始,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医学影像学院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在硬件系统上,医院影像科拥有4台MRI、6台CT、10台DR以及各有2台数字钼靶机和数字胃肠机,每年影像检查量超过40万人次。这些都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了优良的硬件条件,既满足了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在课程设置方面,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尤其注重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逐步建立起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素养。实训基地在教学手段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1)综合应用多种教学形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其自学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2)在各教学环节均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主导,采用参与式、边讲边练式、教学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行工作项目模块化实训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学生操作教师辅导式”和“学生自己操作”等递进式实践教学方法。(3)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被动型学习进入主动型学习。(4)推广现代教育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不断改进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

(三)打造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为了满足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的需要,实训基地采取各种措施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是注重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定期安排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访问、进修,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及时掌握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积累经验、熟练技能;鼓励教师参与申报课题等。二是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安排青年教师进修学习、试讲和实行学习性听课制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提升学历,攻读并获得硕士、博士等学位。三是引入行业优秀教师,将行业第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保证学生的学习和实习质量。

(四)构建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的评价体系

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许多环节整合起来,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师资队伍水平低下的缺陷,而构建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更有助于其教学实效的提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具体而言,包括完善教学督导条例、学生评教及教师评学等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优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改进、规范和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水平。(2)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规章执行情况等,把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岗位津贴挂钩,促进他们不断提高教学质量。(3)积极开展考核方法的改革。考核方法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并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包括笔试、技能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考核和教学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課岗融通无界化教学把医院的先进理念与服务模式融入到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有限、教学时间紧迫等困难,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优质人才的培养来说效果显著。临床教学基地在验证、加深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内容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必要的临床操作能力、专业基本能力、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5]。因此可以说,课岗融通无界化教学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临床岗位工作任务的紧密结合,达到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会增加教学成本、加大教学难度和工作量[6],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具体操作技术。基于此,学校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小辉,张志伟,李咏梅,等.案例式PBL教学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意义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1(2):153-156.

[2]白若靖,杨德武. 基于TBL与CBL教学法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运用,2019,3(12):244-255.

[3]刘文宏.课岗证融通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9):225-227.

[4]曹竞予,尹梅,张宇萌,等.融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例[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10):1277-1281.

[5]刘汪洋.医学影像技术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2):31-32.

[6]张卫萍,甘泉,谭文,等.无界化方式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9):68-69.

[责任编辑    曹   稳]

Research on Training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Talents through Unbounded Teaching on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Pos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I Haifeng, WEN Jing, WANG Kun, ZHANG Hao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The unbounded teaching on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pos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st tasks, and integrates the real post practice environment into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so as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posts, which can better solve those problems. By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unbounded teaching on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post, building the training base of unbounded teaching on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post, building the teaching staff of unbounded teaching on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post and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unbounded teaching on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post, w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bounded teaching on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pos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bounded teaching on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and post;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talents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