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演进、特点及弘扬途径

2021-02-11王小军王雨涵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演进弘扬

王小军 王雨涵

〔摘要〕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其演进发展贯穿党的整个奋斗历程,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具有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的鲜明精神特质,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演进;特点;弘扬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6-0032-04

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十分重视,强调要“使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1〕。在新时代,我们要结合具体条件和时代特点,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使党的革命文化发扬光大。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演进

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孕育而成的,其演进发展贯穿了党的整个奋斗历程。

(一)革命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应运而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促进了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革命文化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是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先进社会关系代替落后社会关系,先进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社会制度的历史发展产物。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创造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生成了革命文化的具体内容。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孕育出了具有丰富内涵和特点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发,用伟大的建党精神激活了红色基因,造就了生生不息的革命文化,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文化,由此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风貌。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经受了种种困难和考验,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表现出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了党心,赢得了民心,使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传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党最终的使命是要消灭阶级,达到未来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党首先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就需要我们党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风貌,传承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前,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并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2〕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精神、发扬革命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并在曲折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实现了先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使革命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伟大进程中,筑牢革命理想、发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各行各业中,相继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西迁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传承了革命文化的宝贵品格,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性质和宗旨的真实写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崇高精神。

(三)革命文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强化和丰富

改革开放是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各样的争论和分歧,最终都以思想意识的形式反映出来,社会思潮出现了多样化与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历史虚无主义尤为来势汹汹。历史虚无主义企图解构革命意识形态和革命文化,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意图十分危险。这就需要我們党在全社会尤其是党员干部队伍中进一步强化革命文化。

党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全党大力加强革命文化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政治保障。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说道:“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379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结合建设、改革的实际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状况,在全党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进行党纲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4〕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要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5〕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强化对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革命文化教育。

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进一步发展了革命文化。“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3〕113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始终保持彻底和坚决的革命精神,始终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拓出了人类的新型文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孕育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革命文化的滋养,其衍生发展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奋勇向前。

(四)革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制度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革命文化焕发了新的活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新时代要围绕这个总任务发挥好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其中,革命文化所肩负的文化重任尤其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遍访革命圣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比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根和魂,能够激励全党全社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继往开来、不懈奋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无论走到哪一步,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能忘记是从哪里出发的,都不能忘记革命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着革命文化的制度化建设。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是党的优良传统。革命文化作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思想建党的重要资源,要长期发挥好精神力量的作用,就必须走制度化建设之路。制度建设是管长远的根本举措,具有规范性、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实际和时代特征,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6〕,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远见和坚定信念。革命文化彰显着党为了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初心,通过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使革命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精神特质,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革命性。革命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马克思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7〕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反对把旧制度看作是永恒不变的,要用革命破除一切落后腐朽的东西。其次,革命性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现实苦难。在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需要革命文化激扬民族意识、凝聚革命精神。

二是人民性。革命文化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8〕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强调人民主体性的观点。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任何文化都是有立场的,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9〕

三是实践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0〕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又在伟大实践中接受检验和丰富发展。革命文化指导革命实践,革命实践又检验和丰富发展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指导下,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牢牢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保证了革命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中国的革命实践,发展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形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由此可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联系是双向的。所以,革命文化这一观念形态,必然具有实践性。

四是时代性。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展现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貌和崇高品格,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都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发扬光大。首先,民族自立自强的需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强不起来的,没有强大精神的民族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弘扬革命文化,才能让顽强拼搏、自立自强成为全民族的精神风尚。其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弘扬革命文化,有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四个自信”,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再次,加强新时代干部作风建设的需要。弘扬革命文化,可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尚。最后,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需要。百年来党在接续奋斗过程中遭遇过种种困难和险境,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最终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加要弘扬革命文化,靠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化解各种国内外的风险挑战。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途径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弘扬革命文化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精神和革命精神的统一。从建党开始,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是推翻一切旧制度的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革命文化是改造世界的强大“批判的武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与中华民族的革命传统融为一体,革命性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发展。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革命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充沛的精神动力。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弘扬革命文化的题中應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作风,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对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这些重大问题的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含着革命文化的要素,共同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美好前景。我们必须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引导人民从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工作中,从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

第三,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弘扬革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不畏艰苦的民族。“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些格言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艰苦奋斗的认识。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脉相承,为革命文化注入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新时代,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推动革命文化发扬光大。

第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弘扬革命文化的路线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历史传承中来、从革命奋斗中来、从改革创新中来。”〔11〕革命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伴随党和人民的奋斗而形成,也必然需要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征程中继续传承。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继续坚持弘扬革命文化,才能有效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伟大斗争,完成伟大使命,使我们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5.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

〔5〕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79.

〔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9〕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5.

〔10〕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98.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67.

责任编辑 王亚峰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演进弘扬
弘扬百年少年儿童运动的历史经验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