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在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特征分析①

2021-02-10曹高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性骨折骨膜筋膜

曹高峰

(偃师市中医院磁共振室,河南 偃师 471900)

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为临床常见运动性损伤,主要是由于运动过程中反复过度牵拉小腿胫骨后侧骨膜,增加局部应力而产生的疼痛,这些应力来源于外力及肌肉本身的作用力[1,2]。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可导致患者小腿中下段内侧部位出现酸痛、胀痛症状,若未能及时给予准确的诊断,继续进行高强度运动则可能发生应力性骨折。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主要方式,可清晰显示病灶信息,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3,4]。本研究旨在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在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中的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影像特征,以期为该症的诊断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01~2019-12于偃师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疑似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4例,女41例;年龄19~48岁,平均(29.85±3.62)岁;体质量指数18~26kg/m2,平均(22.09±0.63)kg/m2;出现疼痛至入院就诊时间6~29d,平均(16.79±4.16)d;收缩压91~158mmHg,平均(125.29±12.47)mmHg;舒张压62~99mmHg,平均(81.49±9.12)mmHg;发病部位:左腿32例,右腿40例,双腿13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近8周有运动量增加情况;(2)胫骨后内侧具有超过5cm范围的弥漫性触痛;(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经X线检查证实应力性骨折;(2)有明确外伤病史;(3)合并下肢缺血性疾病。

1.3 方法

所有入选者均接受MRI平扫与增强扫描,仪器选择飞利浦公司或西门子公司生产的3.0T磁共振成像系统。T1加权像(T1WI)序列:冠状位重复时间(TR)=400~800ms,回波时间(TE)=10~20ms,矩阵=290×320,视野(FOV)=35cm×35cm,层厚=4.0mm,层间距=0.5mm;轴位TR=400~800ms,TE=10~20ms,矩阵=256×161,FOV=20cm×20cm,层厚=4.0mm,层间距=0.5mm。T2加权像(T2WI)脂肪抑制序列:冠状位TR=3000~4000ms,TE=80~105ms,矩阵=290×320,FOV=35cm×35cm,层厚=4.0mm,层间距=0.5mm;轴位TR=3000~4000ms,TE=80~105ms,矩阵=256×161,FOV=20cm×20cm,层间距=1.0mm,层厚=4.0mm。增强扫描:取0.1mmol/kg钆喷酸葡胺(北京北陆药业,生产批号20181203,规格15mL:7.04g)对比剂,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流率控制在3.0mL/s,行自旋回波(SE)T1WI冠状位、轴位扫描。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图像资料进行判读,经商讨后得出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85例患者临床最终诊断结果

85例患者经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显示,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69例(81.18%),非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16例(18.82%)。

2.2 MRI在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MRI诊断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5.65%(66/69)、93.75%(15/16)、95.29%(81/85);MRI诊断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853)。见表1。

表1 MRI在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中的诊断效能(n)

2.3 MRI检查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66例确诊患者共79处病灶,经MRI平扫,呈长T1WI、长T2WI信号表现,经增强扫描均呈强化表现;其中21处合并骨髓水肿,骨髓内腔呈长T1WI、长T2WI信号表现,边界不清;12处合并周围肌筋膜水肿,胫骨后肌周围筋膜间隙、趾长屈肌呈长T1WI、长T2WI信号表现;19处合并骨髓及周围肌筋膜水肿。

3 讨论

胫骨内侧应力损伤是军事训练、运动训练中常见下肢疼痛原因,包括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应力骨折、骨间膜撕裂、筋膜疝、间隔综合征等,在军队人员及运动员中具有较高发病率[5,6]。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与下肢缺血缺氧性疾病、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等症状较为相似,若未能及时给予准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引发应力性骨折。因此,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诊断措施,对治疗方案制定,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既往常采用X线检查骨关节系统疾病,但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早期X线检查常表现为阴性,诊断准确度不高,漏诊原因可能与胫骨损伤应力分级较低有关[7]。而MRI检查具有高组织分辨率、多参数成像等优点,可对骨膜炎、软组织损伤病变情况进行清晰显示,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8,9]。本研究将MRI扫描应用于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中,结果显示,MRI诊断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5.65%、93.75%、95.29%;MRI诊断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853),提示MRI在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MRI对异常骨髓改变尤为敏感,加之多平面成像及高组织对比能力,使得MRI在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中具有较好成像效果[10]。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在MRI图像上以水肿信号为主要表现,可累及骨髓腔及其周围肌筋膜,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由于小腿胫骨后肌群反复过度牵拉胫骨内后骨膜,对骨膜产生损伤,故而出现水肿信号。一般情况下,胫骨应力性骨折可在X线平片中显示,但轻微胫骨内侧应力损伤则极易漏诊。而轻微胫骨内侧应力损伤可损伤骨髓腔内小血管,导致髓腔内出血、水肿,进而在MRI图像上呈长T1WI、长T2WI信号表现。

综上所述,MRI在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该病在MRI图像上主要表现为骨膜水肿信号,可合并骨髓及周围组织水肿信号,通过观察病灶影像特征可对疾病做出准确判断。

猜你喜欢

性骨折骨膜筋膜
锻炼不当,小心疲劳性骨折悄悄来袭
影像检查在应力骨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高原部队应力性骨折发病率、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眼眶MRI 在眼眶骨膜下间隙血肿的应用研究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骨膜在牵拉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