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①
2021-02-10毛战华
毛战华
(周口永善医院脑病科, 河南 周口 466000)
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指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7d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其死亡率、致残率较高[1]。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为双抗血小板方法,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良好,但鉴于PCI临床治疗难度大,积极联合其他类药物治疗,是减轻神经功能损害的重点。本研究收集我院67例PCI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探讨双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03~2020-01的PCI患者67例,将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经颅脑CT、症状表现和临床确诊为PCI;排除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43~74岁,平均(57.42±3.28)岁。研究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4~75岁,平均(58.29±4.0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等常规干预。
1.2.1 对照组:采用双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灵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1527)口服,每次100mg,qd;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口服,第一天300mg,后调整为每次75mg,qd。
1.2.2 研究组:双抗血小板+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mg,每天2次,每次滴注时间≥60min,每次治疗间隔>6h;双抗血小板治疗用法与对照组一致。两组均治疗14d。
1.3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治疗14d后,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较治疗前提高≥46%;缓解:ES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8%~45%;无效:ES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8%。显效率、缓解率计入总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
(1)疗效。(2)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两组左侧、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最大速度、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采用统计学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研究组显效19例,缓解14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9例,缓解15例,无效8例。研究组总有效率94.29%(33/35)较对照组75.00%(24/32)高(χ2=4.897,P=0.027)。
2.2 椎基底动脉血流最大速度
治疗前,两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最大速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最大速度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最大速度比较
2.3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MMP-9、CRP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MMP-9、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PCI具有梗死面积大、病情进展快等特点,脑组织持续缺血会引发代谢改变,增加病死风险[2]。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为常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可通过产生不可逆乙酰化,阻断血小板聚集途径,氯吡格雷能选择性抑制血小板受体结合,二者虽可有效抗血小板聚集,但在减轻炎性状态,逆转神经元损伤中整体效果欠佳[3,4]。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缩小脑梗死面积,且能产生营养神经效果,改善脑组织微循环、能量代谢;并能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内皮细胞和线粒体,抑制神经元坏死,避免神经功能持续受损[5,6]。同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阻断脑损伤病理环节,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组织血流平衡,与双抗血小板方案联用,可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最大速度。本研究针对PCI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4.29%较对照组75.00%高(P<0.05),提示该方案可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可见三者联合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为炎症性疾病,病情发生、发展和多种炎性因子具有相关性[7]。本研究数据表明,治疗后研究组血清MMP-9、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该方案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MMP-9正常表达水平较低,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情况下MMP-9活性显著增强;CRP为PCI预后重要标志物,脑梗死面积越大,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CRP水平越高。丁苯酞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阻断脑缺血缺氧后炎症反应,抑制花生四烯酸与其代谢产物介导的病理过程,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清MMP-9、CRP水平,改善机体炎症状态。
综上所述,双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进一步提高PCI疗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并能下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