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棵枝繁叶茂的“作文树”
2021-02-10陈智文
文∣陈智文
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教师上几节课、学生写几篇文章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笔者在二十多年的一线作文教学经历中,尝试从兴趣激发、阅读积累、观察体验、文章结构、段落组织、语句推敲、特色呈现七个方面宏观统筹、微观指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以“作文树”的方式加以总结。
一、“作文树”之根:有效的阅读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中指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1]阅读对于作文的意义不言而喻,体现在启迪思想、拓宽视野、积累语言、丰富语感等诸多方面。爱看书的孩子未必能写好作文,但是能写好作文的孩子,大都喜爱看书。不少学生作文水平很难提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书读得太少。
“作文树”要长得繁茂,有效阅读之“根”的滋养必不可少。如何实现“有效”?读什么书,怎样阅读这两个话题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读什么书,重点是部编版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课后链接”“资料袋”提及的书目,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2”中的书目。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进行拓展阅读,在无穷无尽的课外阅读海洋里遨游。
第二,怎样阅读,除了教师将课文作为范本,上好每一节阅读课,学生的多种形式参与也至关重要。看书和读书是不一样的。看书就是从头到尾,和一本书上的文字“见个面”,便算大功告成。不少孩子就是这样读书的,一天读半本、一本是常事。不是说这样的读书方式不好,好歹也是和书“见面”,或多或少都在增强语感,但收获还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仅要看书,更要善于读书,在文字中“多走几个来回”。朗读、摘抄、背诵、批注、读后感,这些都是“高语感值”的读书方式,需要大力提倡。
二、“作文树”之源:深入的体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写好作文,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如何读“无字之书”?丰富的体验与细致的观察必不可少。
为了写好《水浒传》中有关老虎的场面,施耐庵只身爬到树上,静候一夜,只为近距离观察饿虎扑食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素材。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学生书是看了不少,但是写作文时常常找不到素材,究其原因还是生活体验太少。例如中年级要求写关于动植物的作文,有些学生却无从下笔。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自己养过小动物,种过植物;有些学生虽然有相关经历,但是没有养成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的习惯,写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毛泽东主席曾饱含热情地形容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叶圣陶先生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品味,于平常生活中提炼作文素材;教师也可建议家长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丰富阅历,例如买菜、做饭、洗衣、扫地、郊游、饲养小动物、种养植物等。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最好能有一技之长。这样学生既提升了能力、放松了心情,同时还给他们的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巧妇”不再难为“无米之炊”。
三、“作文树”之干:严谨的结构
笔者对部编版教材三至六年级62篇习作的类别及占比进行梳理,设计表格如下:
类 别写 实想象自主表达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篇数/篇8155714121占比12.9%24.2%8.1%11.3%22.6%19.4%1.6%
从以上表格不难看出,虽然部编版教材的习作题目众多,但以体裁来分,类别并不多。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整理每种体裁作文的基本结构,提供必要的“支架”,然后再结合单元习作的具体要求,就能化难为易。思维导图作为写作的支架,是不错的选择。
图1 记事作文思维导图
叙事类作文在小学阶段的比重最大。一件完整的事,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部分,这些部分在脑海中,也可以想象成一个个场面。可以用这样一幅思维导图呈现文章结构,如图1所示。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有学生选择“学会游泳”这个素材,就可以分成“学憋气”“学蹬腿”“学手势”“学换气”等多个场面;有学生选择“学会骑自行车”这个素材,可以分成“上车”“直行”“拐弯”“上下坡”等多个场面。
同样的,写人和写景类的文章,也可以用相应的思维导图“搭架子”,如图2、图3所示。
图2 写人作文思维导图
图3 写景作文思维导图
正如一栋房屋需要牢固的“框架结构”一样,作文也需要严谨的篇章结构。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的篇章结构形象化,助力学生搭好作文的“架子”。
四、“作文树”之枝:精彩的段落
陈望道先生在《作文法讲义》中指出:“分段的意旨,无非表明思想推移与变化。”[2]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独立意思,就分一段。看起来简单,但是作为文章的基本单位,段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段的训练,可以从总分式(含“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结构方式)、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等构段方式入手。例如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课第三自然段,先总说赵州桥的美观,然后详细介绍桥面两侧石栏板上雕刻的多种精美图案,最后再说这些图案栩栩如生。这样的段式结构,就是指导学生习作的范本。
在段落的训练中,也要特别关注开头和结尾的安排。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对于学生习作而言,常见的开头方式: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环境烘托,渲染气氛;巧用修辞,文采斐然;简短题记,揭示主题;巧妙引用,引人深思等。常见的结尾方式:呼应开头、抒情议论、景物烘托、画龙点睛、含蓄蕴情等。有了必要的技巧辅助,学生的段落训练才能较好地落到实处。
五、“作文树”之叶:丰富的细节
作家戎林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最让自己难以忘怀的,是中小学作文中那些富有生动细节的作文。
细节描写经常融入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学生作文的细节指导是多方面的,比如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进行刻画,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细腻描写,借助电影艺术的手法,对重点地方进行“特写”等。
笔者在执教《我喜欢的一道美食》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描写“味道”这个部分,特意设计了“香气飘起来”“味道动起来”“对比加进来”“感受发出来”几个小技巧。学生运用之后,细节变得更加生动了。“香气飘起来”部分,阮子豪这样写:“那香味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鼻子、嘴唇,让我欲罢不能。清香、醇香、浓香,我整个人仿佛都已经浸在红烧排骨的香气里了。”“味道动起来”部分,陈诗瑶这样写:“用筷子夹起一片乳白的鱼肉,刚触到嘴唇,就让人无比陶醉。鱼肉的嫩滑,葱花与姜片混合成的香气,花椒和辣椒带来的麻辣,霎时侵入我的口腔,逼得我所有的味蕾纷纷‘缴械投降’。滑溜溜的鱼肉‘哧溜’一声滑进了我的食道,坐着滑滑梯迫不及待地进入胃里。”“对比加进来”部分,何灏这样写:“刹那间,鸡肉的淡香与鸡汤的浓香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我曾吃过的一切山珍海味都不可与这鸡肉相比,一切琼浆玉液都无法与这鸡汤相比。水炖鸡真是人间美味啊!”“感受发出来”部分,李志涵这样写:“哇,真是太美味了!一股麻辣弥至着我的全身,我整个人像燃烧了一样,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味觉世界,置身其中腾云驾雾。”丰富的细节,让作文变得具体而生动。
六、“作文树”之花:鲜明的特色
正如宋词有豪放派与婉约派不同风格一样,学生作文也要在扎实的基础上,尽量呈现一些特色。在扎实基础上的特色创新,是一种挑战、一种趣味,更是一种超越。
特色,就是善于把握凡中见奇。就拿看农夫插秧来说,很多人觉得这只不过是很普通的一件事罢了,但是在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的眼里,却能结合人生,悟出“退步原来是向前”的至理。这种真切而独特的感受,凡中见“奇”,不正是一种特色吗?
特色,就是善于追求与众不同。诗人高洪波写过一首诗,叫《懒的辩护》。“懒”和“发明”是矛盾的对立面,可诗人用辩护的形式将它们统一起来,把不合理变成了合理,又用所谓的合理来反讥它本身的不合理。这种大胆而奇巧的特色作品,广大读者能不喜爱吗?
特色,就是善于呈现新颖别致。鲁迅写《秋夜》一文,开头是这样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或许,这不过是鲁迅先生当时寂寞、无奈心情的一种外化,然而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兴致,因为这句话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节奏和陌生化的效果。
当然,对于学生而言,要鼓励有特色的意识,但不应要求过高。一个别致的题目,一句贴切的题记,一段新颖的开头,一处耐人寻味的结尾,都可以称得上特色。
七、“作文树”之果:分享的喜悦
特级教师管建刚说:“发表,既表明写作者的才华被认可,又象征着写作者获得了公众言说的权利。”这正是“言语生命动力学”的充分体现。“我写故我在”,因为写作和发表所带来的充实、自信、荣耀,足以滋养出积极而充盈的生命。
作文教学,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他们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和机会。一张班级作文报、一场习作分享会、一节范文赏析课、一次征文的赛事,都能够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分享的喜悦。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并且能够通过文字找到自己。
就像一棵树的成长,发达的根系、充足的水源、挺拔的树干、柔韧的枝条、茂密的叶子、独特的花朵、丰硕的果实,站立成一道大自然亮丽的风景。期待每个学生的心中,也都能长出一棵枝繁叶茂的“作文树”!
本文系2020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部编版教材视阈下以思维为核心的小学‘3S’作文教学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JSZJ2018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