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1-02-09胡筱瑜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民俗文化思考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为更好的推广以及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提升民俗文化的整体时代价值,应该精准全面的认知民俗文化,切实有效的把握民俗文化的发展特征,积极有效的凸显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更好的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创新变革。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1-065-03

【本文著錄格式】胡筱瑜.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21):65-67.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挤压,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为更好的提升民俗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在保护中有效传承优良的民俗文化,应该精准全面的剖析以及认知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积极采用高效且科学化的发展举措,最大程度推动民俗文化的创新以及发展,切实有效的提升民俗文化的整体发展质量。

一、民俗文化的特性分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岁月里,涌现出了丰富的文明,也产生了璀璨的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为更好的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变革,应该在保护以及传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科学全面的把握好民俗文化的特性,进一步夯实民俗文化的发展质量与成效。民俗文化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浓郁的地域性。民俗文化具有深刻的地域属性,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特定区域演变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民俗文化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生产方式、民俗习惯、文化属性等。为更好的凸显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也为了更好的提升民俗文化的发展成效,应该精准全面的把握好它的关键特性,行之有效的凸显它的地域性的特征[1]。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从这句谚语中就可以窥探出民俗文化强烈的地域属性。为此,在民俗文化价值的挖掘以及把握过程中,应该深入全面的把握好它地域性的特性,继而更好的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变革。第二,代际之间的传承性。作为闻名遐迩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民俗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厚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形态的民俗文化,它们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传承性的特性。所谓民俗文化的传承性,就是指民俗文化在形成之后,往往会经过代际之间的传承以及发展,可能会在传承的过程中改变它的形态,但往往民俗文化中的精神内涵是不会变的。如一些宗族观念,在代代的传承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将一些糟粕的内容去除掉,从而有效的保留它的内在精华。第三,古老的神秘性。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它还具备一定的神秘性。比如部分民俗文化其中浓缩着丰富的神鬼文化,尤其是祭祀文化,更是存在着诸多的禁忌。这种禁忌,就是所谓的神秘性。在传承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将禁忌当成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即便不知道禁忌的具体内容,但仍然会延续禁忌的内容以及形式。

二、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分析

民俗文化是植根于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根基之上,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深入全面的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应该精准全面的把握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更好的挖掘它的时代气息,全方位推动民俗文化的全面发展以及高效变革。可以说,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民俗文化具有较强的历史属性,同时也具备丰富的文化价值。依托于民俗文化这一关键载体,能够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能够进一步夯实传统文化的发展质量。在当前文化强国战略的伟大背景下,深入全面的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变革创新,进一步夯实传统文化的发展质量,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发展举措。为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有必要深入全面的依托民俗文化这一关键载体。正因为有民俗文化这一关键载体,很多传统文化的形式或者内容,才得以全面有序的得到发展。比如民间神话、民间戏曲、民间艺术等,都刻印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烙印,也正因为这些文化载体,才促使传统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以及历代传承。试想,若缺失民俗文化这一关键载体,那么传统文化势必会被尘封于历史的车辙之中,难以活灵活现的展示在人们面前。

(二)民俗文化是民族身份的直接象征

中华民俗文化在人类历史的演变繁衍中,不同的民族蕴含着不同的民族密码,传递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信息,为不同的民族输送着富有个性的独特养分,构成了绵延不断的信息密码和传 承代码,培养着民族强烈的民族信仰和民族认同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融合以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每个民族都有特色化的民俗文化[2]。透过这些民俗文化,可以直接窥探出该民族的文化发展以及民族特性。在新常态下,积极有效的挖掘以及把握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更好的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各民族的文化营养,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彰显民族的个性化特征。民俗文化作为民族身份的直接象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民族文化的发展个性,能够更好的诠释民族精神。

(三)民俗文化能够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积极有效的推动民族融合,全面推动民族团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只有不断推进民族团结以及融合发展,才能够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也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民族的发展水平。可以说,充分全面的推动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能够行之有效的促进民族团结,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依托于丰厚的民俗文化,能够将各民族人们的心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能够促使他们以民俗文化为纽带,积极为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与此同时,民俗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影响力等都是非常宏观且具体的。在民族团结以及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能够在精神层面以及道德认知层面上,给予人们良好的启迪启发,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四)实现愉悦教化的现实作用

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价值以及作用,在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承的过程中,它还能够真正发挥愉悦教化的作用。在民俗文化的展示或者民俗活动的推广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挖掘以及把握民俗文化内在的精神内容,也能够将民俗文化的价值理念以及相关的道德标准等潜移默化的告知人们,更好的提升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知水平,全方位优化民俗文化的发展实效。可以说,每一个民俗文化中可能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情感元素是较为多元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启发教育的目的。比如正月十五的启明灯,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向往,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福和愿望。

(五)实现旅游开发的重要渠道以及工具

在新常态下,伴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等,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可以说,精准全面的把握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价值,更好的夯实民俗文化的发展实效,能够充分全面的挖掘民俗文化中优质的旅游特性,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力量。比如通过民俗文化节日的举办,本身能够吸引国内外的大量游客,这对刺激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更好的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成效等都具有关键性的现实作用。同时,民俗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源,形成无 数文化符号,成为不竭的民俗文化资源,可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融。尤其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全面的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特色,行之有效的打造特色化的民俗文化活动,将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等有效的结合起来,更能够提升旅游经济的发展成效,也能够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全新的力量。

三、民俗文化当代价值的利用途径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具有关键性的现实作用,为深入全面的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为更好的焕发民俗文化的时代特色,应该精准全面的把握好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积极有效的利用高效且科学化的开发途径,更好的提升民俗文化的整体发展质量与成效。在民俗文化当代价值的开发以及利用过程中,应该重点采用以下几种发展路径。

(一)做好民俗文化的调查以及宣传推广工作

在民俗文化当代价值的挖掘以及利用的过程中,应该行之有效的采用高效且科学化的调查分析以及宣传推广工作。一方面,在民俗文化的利用过程中,应该依托于高效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普查工作。通过文化遗产的科学普查,能够对区域内的民俗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及认知,继而建构完善化的民俗文化发展方案,更好的夯实民俗文化的发展成效。另一方面,在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有效的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尤其是在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下,为切实有效的提升民俗文化的发展成效,也为了更好的提升民俗的宣传成效,应该行之有效的采用短视频等线上传播渠道以及方式,以此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以及认知民俗文化。

(二)积极依托于政策区域优势挖掘特色文化

在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为确保民俗文化得到高质量、高标准的发展,应该充分全面的依托于区域内的政策优势,切实有效的挖掘以及利用特色化的民俗文化。可以说,为有效规避民俗文化的同质化问题,也为了更好的整合文化资源,应该充分全面的结合区域内的政策优势以及文化体系等,行之有效的挖掘以及打造特色化的民俗文化,更好的提升民俗文化的发展实效。同时,在民俗文化价值的应用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将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等高效结合起来,积极开发特色化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民俗文化旅游活动节等。依托于这些新颖且互动性强的发展模式,更好的提升民俗文化的发展成效,进一步提升民俗文化的发展竞争力。

(三)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为了使民族文化可以得到蓬勃性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本身的教育价值,从而提高后续的发展水平。在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家和诗人遵循着民俗文化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文学作品的有效创作,间接推动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现代需要加强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效融合,民族文化源自于传承,在现实生活中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更加体现的是现代化的民族主体精神,民族精神蕴藏于民俗文化中,具备较为完善的德育价值,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效融入,充分看到民族文化本身的巨大社会作用,融入文学作品中来推进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物质民俗中包含的是服饰工艺等,社会组织民俗包含的是宗教和村落等,意识形态民俗方面包含的是信仰和文学,口头语言民俗中包含的是方言和俗语,这些都是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传承的内容,在实际民俗文化教育功能发挥时,需要充分地利用其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价值来促进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从而提高实际的发展水平。

在教育价值发挥时,需要深入的挖掘存在于民俗文化背后的道德规范约束功能,民俗影响了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形成,并且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良好的约束作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离不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例如社会经济和文化习俗等,民俗文化和民间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最早的行为规范,在实际发展时需要根据民众的精神寄托来实现心灵上的净化,从而符合民俗的信仰精神。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妈祖信仰和孔子崇拜等,不断的加快民族文化的发展速度,通过美好的信仰来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增强民众对文化的自觉意识。

(四)发挥民俗文化的记录功能

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其本身的特性和传承方式具有独特性和典籍文化,在记录保存方面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优秀民俗文化利用上层精神记录在典型的典籍中,但是民俗文化记录功能是经常被忽略的,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在进行民俗文化发展时需要充分的发挥民俗文化本身记录功能来了解不同社会时期的发展特点,比如利用非文字的特殊方式来进行精神的不断传承以及发展,民俗文化的记录比文字记录经历更久,可以通過客观性的内容来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完整性的传承,在民俗文化记录中要突出真实性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民俗文化生活和传承方式。民俗文化要对自身种族进行有效的认同,并且传承于血脉联系和文化获得,根据精神特征和文字特征来进行有效的传承。另外民俗文化对地域和空间有着强烈的认同功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频繁的文化交流,形成特殊的地域情节。不仅可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是对生活方式的认同,缩小到每一个自然群落中来创造独特性的风俗习惯。在发展时需要遵循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格,以此来形成社会的行为规范。

(五)保护手工技艺和行业文化

民俗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手工技艺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民俗文化和物质产品进行相互的融合,保护我国的历史文物从而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实际发展时需要根据行业文化的内涵把握物质产品的历史意识,在保护工作中加强对物质产品的有效认识,并且融入新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保留我国非物质文化民俗精品,通过这些物质的体现,展现出我国丰富的历史文明程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民族精品的有效研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来确定其中所代表的民俗文化,通过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突出文化建设的思路,从而使得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结论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在漫长的发展岁月里,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文明,同时也镌刻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价值是非常多元化和全面化的,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以及现实作用。为更好的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应该做好普查以及推广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民俗文化的营销以及市场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海龙.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山西青年,2013(10):123.

[2]王德刚.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基于民俗学者深度访谈与文献对读研究[J],民俗研究,2019(2):33-49.

作者简介:胡筱瑜(1981-),女,山西襄汾,讲师,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包含民间文学)。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民俗文化思考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