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表演艺术与舞台文化的探讨

2021-02-09焦健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1期
关键词:基本特征

【摘要】服装表演艺术不单单是一种传播服装文化的艺术形式,同时还是构成服装文化的一个主要部分。服装表演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并逐渐成为表演艺术体系中非常典型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服装表演艺术与舞台文化之间的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服装表演艺术的发展。笔者针对服装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以及舞台文化在服装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作用等进行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服装表演艺术与舞台文化之间相互配合的有效策略,希望对服装表演艺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服装表演艺术;舞台文化;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1-184-03

【本文著录格式】焦健.服装表演艺术与舞台文化的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21):184-186.

随着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服装表演艺术,为了实现服装表演艺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就需要充分发挥舞台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舞台文化的配合,促使服装表演成为一个更具系统性特点的艺术活动,舞台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模特、服装、音乐、灯光等。相对于其他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来说,服装表演艺术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一些,若想促进服装表演艺术的发展,就需要加强舞台文化的配合。

一、服装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一)综合性的基本特征

服装表演艺术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基本特征的艺术形式,集东西方戏剧、歌舞、电视、电影、色彩、建筑以及绘画中的精华于一体,正是因为这些元素的融入,使得服装表演成为了一种艺术方式,具有较强的征服力和表现力。美轮美奂、色彩斑斓的服装在变幻莫测的舞台灯光和可以彰显服装风格特点的舞台背景的衬托下,身姿曼妙的模特在具有较强韵律感的音乐中将服装表演艺术的魅力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以此使得服装表演艺术更具感染力,增强人们的审美感受。

(二)文学性和表演性的基本特征

和影视艺术较为相似,舞台编导同样需要对服装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完成设计的服装就像编写好的剧本一樣,舞台编导需要通过思考利用综合艺术方式将服装的舞台形象展示出来,最大化的彰显出服装自身的美感和特点,以此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说,文学性与表演性在服装表演艺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服装表演艺术同文学创作一样,需要一定的灵感,需要融入独特的思维方式。舞台执行导演、舞美、灯光、音响、模特等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将服装表演艺术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舞台上。服装表演艺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让该艺术静止下来,显然其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因此,一定要尽量让这门艺术流动起来。服装表演艺术的流动性就是打破以往的方式,为表演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让表演具有生命力。对服装表演艺术来说,文学性和表演性缺一不可,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作用。一场成功的服装表演艺术必然是文学性和表演性的结晶。

1.统一性

现代服装表演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分别为木偶展示、橱窗展示和模特展示等,现代服装表演已经由以往单纯的木偶陈列展示转变成为由模特通过流动性的动作呈现出来,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由模特呈现出来的服装表演艺术构成了时间和空间连续在一起的统一体。这里所说的空间不单单是指物理上可以看得到的空间,同时还包括视觉以外的想象、联想、理解与情感等。服装表演艺术的呈现不单单需要关注空间位置、形状以及色彩这些实际存在的因素,同时需要重视观众审美知觉这些隐藏性因素。在服装表演艺术中张力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因素,正因为服装表演艺术具有一定的张力,人们才可以欣赏到具有多元化思想观念和人文相互交融和冲击的艺术。

2.现场性

服装表演艺术顾名思义也是表演的一种形式,属于形体上的戏剧。对现代服装表演艺术来说其必须具备的两个重要参与主体就是观众和模特。其中模特是创造服装表演艺术的人,观众是接受该艺术表演的人,服装则是表演的重要媒介。没有观众的服装表演艺术只能说是一种自我表现,称之不上是艺术。正如格洛托夫斯基所说,如果不存在各种和演员之间直接、感性的交流与互动,那么戏剧也就不存在了。服装表演艺术也同样如此。模特需要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凭借服装这一媒介,在现场将有关服装的审美信息传达给观众,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借助自己的审美经验展开联想对其进行二次创作。服装表演艺术的灵魂和主题就是服装,但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模特自身的肤色、容貌、身材、肢体动作等也会引得观众的注意,当然模特在表演的过程中也会注意到现场观众的反应,彼此创造力相互影响。随着服装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服装设计师对表演现场的布景也越来越重视,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可以很好的融入到艺术表演中。

二、舞台文化在服装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舞台文化和服装表演艺术一样,都是一门艺术。在舞台文化中包含有很多的艺术因素,并且要求所有的因素必须协调一致,虽然在服装表演艺术中,舞台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但是舞台的造型、布景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随着舞台文化的不断发展,雕塑、建筑、绘画领域中的一些因素也随之融入到舞台文化中[1]。在服装表演艺术中,舞台文化的重要作用也逐渐的凸显出来,其不仅仅可以为服装表演艺术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景氛围,同时还可以提高服装表演艺术和模特思想情感上的一致性,让观众的视觉、思绪和联想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进一步彰显服装表演艺术的主题。

舞台文化是服装表演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一直以来也是服装表演的核心所在,舞台文化的安排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服装表演艺术的视觉趣味性,与服装表演艺术的主题相互交融在一起,以此让该艺术的呈现更具神韵,将观众带入到舞台文化和服装表演艺术所构建的意境中,让服装表演艺术更富有内涵,充分调动观众的思考,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不单单是观看服装表演艺术的演出形式,更为重要的是透过演出体会其中的情调和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以此深刻的感受到服装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

三、服装表演艺术与舞台文化之间相互配合的有效策略

(一)舞台设计

舞台设计是舞台文化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对服装表演艺术的舞台设计来说,其需要结合服装自身的风格特点来搭配相应的背景音乐、舞台灯光和编排,以此使得呈现出的服装形象更具整体性,从而为观众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给观众带来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舞台是拉近模特与观众、服装艺术与观众之间距离的重要空间条件。舞台设计对服装表演艺术来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是服装表演艺术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对该艺术的呈现具有较好的烘托效果。舞台设计的内容主要有标题、背景、舞台等[2]。

舞台主要包括两种,一种为正式舞台,另一种为非正式舞台。正式舞台的台型主要包括T台、倒T台、十字台、方台、圆台、U型台。其中T台的构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T台的正面通常都是安排一些重要嘉宾和媒体记者,两侧则是观众的位置。倒T台和T台有所不同,倒T台的前台比较宽敞,对一些表现性服装的展示或者群体造型的呈现更加的有利。十字型T台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并且更具层次感。圆型和方型台,观众围坐在四周,模特走台的顺序和线路为穿插性不定时表演,表演的方式比较自然。U型台观众观看服装表演艺术的视角比较多,并且模特也有较大的展示空间。非正式舞台对空间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像建筑物前、仓库、酒吧、商场等场地都可以进行服装艺术表演。约翰·加利亚诺是世界非常有名的设计师,他就曾在超市前、废旧的火车站前举行过时装发布会。王新元是我国非常有名的设计师,其也曾在上海高架路、前门组织过服装展示。非正式舞台具备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让观众近距离的欣赏服装表演艺术,没有任何的隔绝感,所呈现出的服装表演艺术也要更加的自然、随意和生活化。

在处理舞台标题与背景时,必须保证其与服装表演艺术的格调、主题相一致,为了不喧宾夺主,处理时通常会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方法,色彩搭配一般也是以纯净的素色为主[3]。在处理舞台背景板时,大多会使用到投影技术,还会对舞台做出机械化处理,像升降、旋转舞台和背景板等。以此为观众营造一个具有一定神秘感的氛围空间。

(二)灯光设计

舞台灯光也是舞台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舞台灯光设计就是结合服装表演艺术的类型,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充分体现出服装表演艺术的层次感、肌理感、造型感,搭配模特的身材和容貌,营造一个别具一格的服装表演艺术氛围。对促销类的服装表演来说对舞台灯光并没有任何特殊的要求,只要灯光清晰,可以展示出服装的整体风格特点便可。但是对艺术类的服装表演或者大型的时装发布会来说,对灯光的要求就不是那么的简单,需要舞台灯光为其营造一个艺术氛围,以此将设计师的创造力、设计风格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

舞台灯光的设计主要包括追光、逆光、面光、天幕光和一些具有特殊效果的光。其中天幕光的顏色可以自由变化,主要在模特上场和退场时做背景光使用。面光主要包括正面光、侧面光、低角面光和高角面光,高角面光的使用可以使得模特的身材变得更加修长,而低角面光的使用则可以使得模特的身高变得矮小一些,不管是高角还是低角面光的使用,都可以使得服装表演艺术更具有质感和立体感[4]。正面光就是在模特的正面直面照射,可以使得服装的色彩变得更加的艳丽,并且更具质感。侧面光顾名思义就是在模特的横侧面照射,以此达到明暗分明的立体效果。逆光的使用则可以使得模特优美的轮廓更加的突出,追光的使用则可以达到聚焦的效果,对观众的视线具有很好的调动、指挥和引导作用。特殊效果光的使用,通过具有各种色彩的灯光打造出一个具有游动式的艺术空间。频闪光的使用,通过强光的突亮和突暗给观众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刺激。

(三)音乐的选择

任何一名组织者在组织一场服装表演时,都会非常认真地为每一组展示的服装搭配上相应的音乐,其目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借助音乐自身的想象力与表演力对观众的欣赏思路和想象范围进行引导,以此促使观众可以更好的理解服装设计。另一方面,借助音乐自身的旋律感使得服装表演更具韵味,并且在恰当的音乐中,模特也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所展示服装的内涵。总而言之,缺乏音乐的服装表演艺术很难让观众更好的欣赏展出的服装。音乐的配合直接关系着服装表演艺术呈现的效果。所以舞台导演在选择音乐时,实质上也是对服装表演艺术的再创作[5]。在选择音乐主旋律时,一定要以表演基调为主要出发点,表演基调就是指模特神、形的个性定位,只有正确的选择了音乐的主旋律,才能够更好的选择其他各种配器,以此达到较为理想的音响效果。如果在选择音乐时,并未看到服装的效果图或者照片,仅仅是凭借介绍、形象,是很难准确把握各组服装之间存在的微妙差异的。每个舞台导演在选择音乐时,都会力争选择出最为准确、恰当的音乐。即便在音乐资料中难以选择出一个最为满意的,其也会反反复复的进行对比,以此选择出一个相对较为满意的音乐。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完全可以通过电子琴或者各种配器在电脑中对音乐进行重新创作,这样呈现出的音乐效果通常要更为理想。

对服装表演艺术来说,音乐可以为该艺术创造一个良好的听觉环境,可以进一步凸显服装表演的主题。服装表演艺术中的音乐选择可以将观众的思绪和服装自身的情感与内涵很好的连接起来。音乐的选择主要包括三种,其一为利用专业音频软件制作音乐。其二为结合服装表演的主题,选择使用已有的音乐。其三为由服装设计师自己提供音乐,因为相对来说,设计师对自己设计的服装风格、特点等要更为的了解[6]。

(四)模特的造型设计

对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服装表演来说,其对模特的造型要求也有所不同,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使得服装表演的风格特点更加的突出,更具韵味。造型师需要积极的和舞台编导、服装设计师交流和沟通,一同来设计模特的造型,其中包括妆容、发型等。在进行服装表演时,服装的风格、类型都有所不同。所以模特不可以一直沿用同一个妆容[7]。而是应该针对不同风格、主题的服装表演,来确定模特的妆容与发型,尤其是眼睛、嘴巴、头发、脸部的变化更加需要特别注意,以此达到出神入化的演出效果。模特的妆容主要包括华丽高贵型、清纯淡雅型、前卫怪诞型等,发型则主要包括造型和颜色的变化。不管是模特的妆容还是发型都需要在满足观众视觉审美的同时,达到服装和气质和谐统一的效果。总而言之,模特的造型设计既要有个性,又要突出服装表演的主题,以此为服装表演艺术打造一个良好的舞台文化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服装表演艺术具有综合性、文学性、表演性、统一性和现场性的特点,为了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就需要充分发挥舞台文化的重要作用,合理的进行舞台设计、灯光设计,并根据舞台表演的主题合理的选择音乐,同时合理的设计模特的造型,以此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促使其更好的理解服装表演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昕野.音乐表演服装艺术在音乐舞蹈中的呈现[J].棉纺织技术,2021(5):107.

[2]李冬梅.民族音乐与服装表演策划相融合研究——评《服装与表演艺术》[J].印染助剂,2021(1):68.

[3]徐晓煜.简析服装表演艺术中模特形体表现与情感[J].中国文艺家,2020(6):260-261.

[4]孔诗曼琦.浅谈个性化服装表演中服装角色的塑造[J].戏剧之家,2020(12):103,105.

[5]王雪菲.表演服装创意设计与钢琴演奏的融合——评《服装与表演艺术》[J].印染助剂,2019(12):67.

[6]王宇轩.关于服装表演活动的传播要素分析与传播模式探讨[J].艺术品鉴,2019(33):254-255.

[7]颜晓雯.浅谈音乐艺术在现代服装艺术表演中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9(15):50-51.

作者简介:焦健,女,硕士,研究方向为服饰表演 舞蹈

猜你喜欢

基本特征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涉核项目邻避风险的基本特征、演化逻辑及防范策略
当代中国政治体法治化转型的路径选择及基本特征
国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借鉴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浅析疗养院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
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构件
中国电信业增长质量评价及其基本特征
论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的内涵、构成体系与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