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纾解

2021-02-09赵晶

体育师友 2021年6期
关键词:建设

赵晶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存在:“一校一品”認知片面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不够“深”;“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教材研发同质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不够“特”;“一校一品”宣传方式传统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主体不够“多”;“一校一品”专项资源欠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动力不够“足”的困境。提出:通过深化“一校一品”目标认知:提高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水平;因“校”制宜:加大“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教材研发力度;加大“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完善“一校一品”建设:构建一体化建设体系的纾解建议。

关键词: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6.005

1 研究目的

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学校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却长期存在着繁(项目繁多)、浅(蜻蜓点水)、偏(缺乏系统)和断(学段脱节)等现象,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鼓励学校形成“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教学模式[1]。“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即地区或学校因地制宜,依托本地教学资源,突出专项体育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学会两项体育技能,形成了“一校一品”即每一所学校在体育课中单独设立专项体育教学内容,如足球、篮球、武术等,要求所有学生都掌握该项运动技能,并将其延伸到大课间活动,组织校内联赛等的体育特色形式[2]。教育部还提出了要以培育“一校一品”“一校数品”为目标,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3]。为探索和建立体育课程质量监测机制,强化体育课集体备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已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7059所、校园篮球特色学校6500所、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036所;下一步计划建设校园排球特色学校2000所;还将整合原有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校学校[4]。一些学校在“一校一品”教学模式的推行下提高了学校的声誉、推动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5];学生心肺功能增强了,体质提升了,体质测评达标率达到了 97.2%[6]。在过去,学校重文化科目主抓学生成绩,轻视体育学科,存在体育学科经常被文化类学科占用的情况。现今,“双减”政策的出台,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学科类的培训负担,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多了,这为学校“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7]。此外,家长对学校体育活动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建设“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目前“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校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希望能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改进思路。

2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现实困境

2.1 “一校一品”认知片面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不够“深”

建设一所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学校领导要对“一校一品”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特色有准确的把握,有坚定的建设目标。从各学校开展的体育特色内容来看,一些学校对“一校一品”的理解还不够清晰:认为建设“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就是开展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们入场、退场变换多种队列队形,以博眼球,花费了大量时间,而学生并没有学会什么运动技能;认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就是建设一支能拿奖牌的运动队,将体育特色目标定为拿奖牌。学校只有名为体育特色项目的训练队,没有常规的特色体育项目体育课,学校体育特色建设培养的学生也只有特色项目训练队的队员们;也有学校将“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视为获得一个“xx特色体育学校”的称号,只在评选期间花费大量精力做特色项目的评选材料、开展体育活动,而评选一过,体育教学又回到评选前;在体育特色项目的选择上,一些学校只考虑一时,没有从长远考虑,较少考虑周边其他学校的特色项目情况,导致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不畅。“一校一品”不是要求学校体育课只能教一项运动技能,而是说应该每周拿出一节体育课来专门教体育特色项目,其余不变[8]。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特色建设的主阵地,将体育特色课上好,才是实现学生运动技能上升和学生体质增强的主路径。

2.2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教材研发同质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不够“特”

研发体育特色教材是“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必经之路,对于学校体育特色未来发展必不可少。“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教材研发的本质就是个性化,对学生来说就是张扬学生的个性;对教师来说,就是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学校来说,更是凸显学校的体育特色[9]。通过文献分析发现7所南京市秦淮区特色小学仅2所学校创编了特色体育教材,有5所学校没有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但都纳入了学校校本课程的范畴[10]。北京市的38所“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试点学校中,大部分学校没有研发属于本校的体育特色项目教材,只有少数几所学校创编了属于自己本校的体育特色项目教材[11]。一些学校有教材,但教材多是摘抄拼接而成,无法与本校特色课余内容密切衔接,用它作为学校老师的特色体育教材,并指导学生特色体育项目锻炼,其效果一定不佳。而等全国统一教材,也是困难的,因为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研发教材的专家并不能知道每一个地区学生的现状,所以他们研发的教材就不具有更强的普适性。因此由谁来研发适合本校学生的体育特色教材,这是在“一校一品”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2.3 “一校一品”宣传方式传统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主体不够“多”

有效的宣传能促进“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目前一些学校在宣传“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中仍沿用传统的宣传方式,还没有全面普及新媒体的宣传方式,学校体育在网络宣传这块还存在发掘的空间。例如湖南省岳阳市城区的两所篮球特色学校,这两所学校对篮球特色学校的宣传方式就比较传统,学生们了解学校特色篮球项目的途径仅通过学校老师的教、学校宣传栏、运动会等,而通过其他形式,例如校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几乎没有[12]。从受众群体来看,通过合理有效的宣传,家长们有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的需求,获得家长们的关注,再逐渐使“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获得社会的认可,对“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助力。正因为宣传方式的传统化,“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尽管学校积极倡导,但效果还是不佳,仍有部分师生没有参与到学校体育特色的建设中来,对学校的倡导不关注、不参与[13],这势必会影响“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校建设全校覆盖。一些学校,家长对学生体育成绩的了解,也只是期末在孩子成绩单上看到一个等级(A、B、C、D),看不到孩子具体的体育数据。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一些学校没有发给家长们,导致家长对孩子体育学习情况了解甚少,无法配合学校进行体育教育。从学校对“一校一品”的宣传来看,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是不够的。只有将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宣传到位,做到家、校、社全面联动,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成果才能更快地得以展现,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2.4 “一校一品”专项资源欠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动力不够“足”

開展学校体育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这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物质保证[14]。在学校体育特色建设过程中,完备的体育特色项目所需的场地、器材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锻炼意识定能起到很大的影响。教育部对中小学场地器材也有着严格的规定,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部分学校体育器材还不符合标准,如小学篮板不应有尖锐的棱角,中学篮板应成矩形[15]。其次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质量也有着严格把控,但仍有玩忽职守之人,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有害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引进学校,所带来的影响如“毒跑道”事件一样[16]。没有完备的场地器材设施,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积极性必将减弱。在河南省的一些县域省级示范学校中,在学校场地资源的配置中: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这些场地的配备是100%的配备了的,而对于像网球场、健美操室、乒乓球室等场地的配置并不理想;学校体育特色建设专项经费一方面来自财政的拨款,另一方面来源于专项资金的建立,这部分资金来自学校的自筹,而有50%以上的学校没有设立体育特色专项的活动资金;在体育特色专项经费发放力度这块,经费在1~10万元之间,而在1万元以下的学校占到了学校总数的大半;在开展了“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的学校,师生对场地器材的配置满意度也较低,认为无法满足教学和练习使用[17]。在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部分学校有长期有效的规划制度,而一些学校没有这样的建设规划体系。在体育师资的配置上,拥有学校体育特色建设项目的专项老师不均衡,有的学校全校就只有一位体育特色项目的专业体育教师,而有的学校则不止一位。特色体育项目资源配置的欠缺,导致体育特色建设时动力不足。

3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纾解对策

3.1 深化“一校一品”目标认知:提高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水平

各地在推行“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时目标各不相同。建设成果好的学校,他们均以推行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增强学生体质获得健康体魄或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为孩子成才铺一条体育之路为目标。而不是图学校私利,为特色而特色。深化“一校一品”目标认知,设立正确的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目标,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指引方向。

3.2 因“校”制宜:加大“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教材研发力度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27]。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学校编写“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教材提供了依据,学校可通过聘请体育专家或教育教学相关的专家[28],还可由学校体育组的老师们共同编写体育特色教材。编写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划分学习水平,保证教材能适合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并确定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便于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检验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体育特色教材编写后,体育教师们可根据教材内容积极备课,从而保证上课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29]。在使用由本校体育教师编写而成的特色体育教材时,体育教师在特色教材的实践中,若发现问题还可及时记录及时修正教材内容。根据项目的发展,适时增加教学内容。这些特色教材,能让非“一校一品”体育特色专项教师明确教学方向,编写教材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得到精进,学生们能更好地掌握体育特色项目学习的技能。

3.3 加大“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学校体育特色建设过程中,积极宣传一方面可以向学生和家长传播体育知识,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另一面学校也将通过宣传的反馈了解到外界的支持或质疑。有了外界的关注,学校在建设体育特色学校时会更加用心,家长和学生也能更好地配合和参与到“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中来。宣传可分校内和校外,校内可通过积极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通过活动进行“一校一品”的宣传,如:体育课、课间操、课余体育训练、体育节等;还可通过学校宣传栏展示学生体育课的照片、比赛的照片、课余锻炼的照片,同时也可展示学生与体育相关的作文、绘画作品[30]。校外可通过学校公众号、网络直播、家长朋友圈等渠道及时宣传校内“一校一品”特色活动。通过邀请家长参加“一校一品”亲子活动,观看“一校一品”大课间、体育节等体育活动。校内、校外共同宣传下形成校内外合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共同建设体育特色学校,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助力。

3.4 完善“一校一品”建设:构建一体化建设体系

学校在进行“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建设的方案,完善体育特色项目教学工作的顶层规划,明确工作任务、人员配备、责任分工、经费投入、推进实施等[31]。其次要保障课时数量,体育课是助力学生“学会”体育特色项目的最主要途径,针对特色项目,学校要保证每周每班至少有一节体育特色项目体育课。最后还要强化“一校一品”师资建设,配齐配足体育老师,每位体育教师每年要参加不少于一次的体育特色专项的培训活动。通过这样的培训活动逐渐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推动“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

除了教学管理,学校还要优先开发与管理与“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相关的场地和器材,以保障特色项目的体育教学需要。同时,也需开发出多样化的“一校一品”教学模式,如实行体教结合,由体育局派教练员到学校担任体育特色项目的训练任务;与校外俱乐部结合,每学期利用固定时间去专业俱乐部上课,可有效解决特色项目上课的场地与师资问题;还可以引进专业体育师资力量,聘请专业运动员来学校担任特色项目的体育教师[32]。

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也是“一校一品”一体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学校要赢得家长的配合,家校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4 结语

随着“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筹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在建设“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学生的体质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由于对“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校建设认知片面化、体育特色教材研发同质化、宣传方式传统化、体育特色专项资源欠缺等问题,影响了“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制约了学生体质的提升。通过深化建设主体对“一校一品”的认知,提高体育特色学校的办校水平;因校制宜,加大体育特色教材的研发力度;加大“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完善“一校一品”建设,构建一体化建设体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1-06-30)[2021-08-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2107/t20210721_545885.html.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情况的函[EB/OL].(2014-01-30)[2021-8-30].http:www.moe.gov.cn/s78/A17/tongzhi/201402/t20140 225_164577.html.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EB/OL].(2017-12-01 )[2021-8-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1712/t20171228_323267.html.

[4] 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750号(教育类135号)提案答复的函[EB/OL].(2020-10-12)[2021-08-30].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twys/202011/t20201110_499182.html.[JP]

[5] 肖磊.苏州工业园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发展现状与对策[D].苏州:苏州大学,2015.

[6] 陆超武.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7] 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1-08-3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8] 王登峰.推动“一校一品”有效开展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J]. 中国学校体育,2014,(06):2-3.

[9] 赵丽.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0] 李云亮.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发展现状和优化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21.

[11] 刘烜昕.北京市首批38所“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校特色与经验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21.

[12] 何优.岳阳市城区小学“一校一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13] 杨帅.“一校一品”建设背景下榆树市五中体操项目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14]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5.

[15] 教育部办公厅.《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EB/OL].(2005-11-03)[2021-08-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0511/t20051103_80786.html.

[16] 教育部.教育部独家回应“毒跑道”事件立即停用问题场地 明确跑道质量标准[EB/OL].(2015-11-13)[2021-08-3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511/t20151113_218863.html.

[17] 赵明龙.河南省县域省级示范性高中“一校一品”特色体育建设现状调查[D].开封:河南大学,2018.

[18] 国家体育总局.落实体教融合,探索校园体育新模式——广西体育运动学校举行后备人才实训基地揭牌仪式[EB/OL].(2021-05-11)[2021-08-30].http:www.sport.gov.cn/n316/n338/c989236/content.html.

[19] 國家体育总局.宁夏体教融合试点工作稳步推进[EB/OL].(2021-04-02)[2021-08-30].http:www.sport.gov.cn/n14471/n14501/n14537/c983883/content.html.

[20] 国家体育总局.湖北省校内校外 资源共享[EB/OL].(2020-11-09)[2021-08-30].http:www.sport. gov.cn/n321/n374/c968971/content.html.

[21] 国家体育总局.内蒙古构建青少年体育三大体系 [EB/OL].(2021-05-12)[2021-08-30].http:www.sport.gov.cn/n321/n374/c989293/content.html.

[22] 国家体育总局.重庆市因地制宜 特色鲜明 [EB/OL].(2020-11-09)[2021-08-30].http:www.sport.gov.cn/n321/n374/c968968/content.html.

[23] 国家体育总局.体彩公益金给江西萍乡麻田中心学校带来巨变--深山小学变身热门体育活动场所 [EB/OL].(2020-10-30)[2021-08-30].http:www.sport.gov.cn/n319/n14740/c967928/content.html.

[24] 国家体育总局.夯实青少年体育发展基石 推动体教融合发展——访江苏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少军 [EB/OL].(2020-10-16)[2021-08-30].http:www.sport.gov.cn/n321/n374/c966158/content.html.

[25] 国家体育总局.云南体育宣传周巡礼 积极推进体教融合,走出独具云南特色的体教融合之路 [EB/OL].(2020-10-26)[2021-08-30].http:www.sport.gov.cn/n316/n338/c967191/content.html.

[26] 国家体育总局.十年砥砺 持续前行 山东体教融合走出特色路——专访山东省体育局党组成员、省体育总会专职常务副主席隋拥军 [EB/OL].(2020-12-08)[2021-08-30].http:www.sport.gov.cn/n14442/c972177/content.html.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5.

[28] 许云鸿.重庆市X区城区小学体育“一校一特色”项目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29] 赵炎.天津市和平区小学“一校一品”建设现状与案例分析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20.

[30] 赵艳.学校体育品牌建设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3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1-06-30)[2021-08-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2107/t20210721_545885.html.

[32] 洪霞.蘇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建设
城市共享街道建设探析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高中生涯规划”信息技术建设应用探究
《语文建设》(下半月)2019年1—12月总目录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泪流满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荐书目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