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项保障 三项措施 三大平台扎实推进“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

2015-02-02邱云

体育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

邱云

关键词:一校一品;学校体育;特色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5-0023-02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自2001年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实施,金水基础教育事业呈现出健康、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学校体育工作更是受到国家、省市的高度关注。我区学校体育在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帮助下,开拓创新,“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金水区的整体发展情况。

一、提供三项保障,确保体育特色活动顺利开展

1.组织保障

实施“一把手”工程,即局长、校长、体育教师都是第一责任人,其中突出校长负责制。我们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以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的区教体局落实“一校一品”工作领导小组,将具体工作、各项制度、各项措施层层落实。各校将体育特色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适合本校的特色体育建设实施方案及指导建议,明确校长、体育教师的责任,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激励考核制度,促进体育特色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我区把学校特色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校长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并列入校长的年终绩效考核内容,为体育特色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和组织保障。

2.经费保障

2006年开始,我区全面启动校园场地升级改造工程,截至2009年,先后投入23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将市区31所中小学校园全部建成了塑胶场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安全性。2008年,投入100多万元,为首批12所学校研发配备阳光体育器械,3万多名学生从中受益。2010年至今,投入1700多万元升级校园场地,投入55万元为19所学校增配了体育器材。目前,我区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全部达到省定“普九”标准。近三年,我区又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及表彰。

3.师资保障

体育师资队伍的素质优劣,能力高低,数量多少及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一校一品”体育工作质量,因此,我区通过三项措施强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持续引进优秀体育人才。在招聘新教师时,向体育学科倾斜,引进省内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充实我区体育师资队伍。通过公开竞聘,对勤奋工作、业绩突出的中青年体育教师,选拔充实到体育行政、教研部门或学校中层,切实加强体育业务骨干的引领辐射和激励导向作用。

二是采取三种培训形式促进体育教师内涵提升。第一,新聘教师的专项培训。对新聘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第二,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除青年教师的常规技术技能培训外,我们采取作业式的培训,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教研员根据教师实际需求布置作业,要求教师周周有任务,月月有提高。如:美术教师每周一幅画,音乐教师每月练习一首钢琴曲等,定期以学区为单位进行一次集中展示,督促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第三,全区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我区利用暑期每三年对全区体育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全封闭式综合素质培训和考核。培训前提前将所有的考核内容上网公布。在整个过程中,培训讲座只有2~3天,其余时间进行考核,检验教师自我提高的程度,明确下一步提升方向。

三是在区级层面成立体育学科指导组。由教研员带领指导组成员每周一天去学校听课,每到一所学校,检查所有体育教师的教案,听随堂课,发现问题,当场解决,甚至对个别体育教师进行跟踪管理。这种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有效指导,使全区体育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体育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大大提高。

在三项保障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一年两次的体育工作自评上报、片区推磨检查、网上公开展示成绩等监督机制,有效地确保了体育特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实施三项措施,确保体育特色活动有效开展

我区充分挖掘学校体育课资源,突出专项体育教学内容,按照“学技能—强体质—养兴趣”的思路,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内容体系,将体育课、大课间、体育社团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三个平台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力求体育课学习技能,大课间巩固,社团活动再提高,不断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有效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1.聚焦课堂、创新形式,为提高体育特色活动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体育特色只有面向全体,才能达到育人健体的目标。特色项目的关键在于全体学生都要参与,我们把学校体育特色按照学段目标,开发形成校本化课程,并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整合,狠抓教学质量,为体育特色活动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每学期末我区都要进行体育教学质量抽测,抽测内容有两项,一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各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体操技巧、球类、田径等基本体育技能,占60%的分值;二是以体育特色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展示,占40%的分值。以此来督促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为提高体育特色活动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2.聚焦大课间、检验展示,拓展“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发展空间

我们要求各校的特色体育活动不仅要纳入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还要延伸到大课间。我区专门制订了《大课间活动参考计划表》,率先从制度设计上建立每天两个大课间,即每天上午、下午两个课间活动,同时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学校课程,列入学校总课程表以保障大课间活动时间,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化管理。我区还明确提出“大课间活动就是校长的公开课,修定活动方案就是校长的作业”,同时,利用大课间活动视频公开展示,学生、班级、学校三级评比表彰制度来确保大课间体育特色活动的成效。

3.聚焦社团、辐射带动,构建“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活动引领团

社团是经过课堂上学习,大课间巩固后再提高的具有方向性的引领团队。为了强化学生特色体育活动技能,我区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特色体育社团,并逐步成为区域品牌。例如:我区纬三路小学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乒乓球的普及和提高训练,著名的世界冠军邓亚萍就是在这里开始她的启蒙训练。因此,学校把乒乓球运动作为自己的特色体育传统项目,并形成了选才、培养、输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学校有两个室内乒乓球馆,共36张球台,为学校乒乓球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每周的“活力乒乓课”、每天大课间的“活力乒乓操”都让孩子们尽情体验着乒乓球运动的快乐,学校的乒乓球社团更是在各级比赛中屡获大奖。

篮球是我区黄河路第二小学的体育特色,每天大课间2000多名学生人手一个篮球,进行运动前的热身、篮球技术的展示,场面十分壮观。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分段练习。在2011年的第五届全国体育课堂观摩活动开幕式上,黄河路二小篮球社团的200多名学生展示了各项花式运球,特别是最后的结束动作,200多名学生同时将篮球在手指尖上旋转,震撼了全场观众,如今,篮球已经成为该校的一张文化名片。另外,我区经三路小学的棒垒球社团等已经为我区体育品牌社团,农业路小学、农科路小学、金桥学校等7所学校的足球社团经过不断发展,被列为足球实验学校。

三、搭建三大平台,打造体育特色活动卓越品牌

1.在学校层面,以达标运动会为平台,培育体育特色活动品牌

2011年起,我区学校每年的春秋两季运动会,一季为学生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一季为竞技运动会。体质达标运动会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根据学校学生总数,利用1~3天的时间,采用按年级分组轮换的方式对学生的柔韧、耐力、灵敏、力量和速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试。竞技运动会本着全员参与、趣味性强的原则,每生参加2~3项比赛项目,运动会还设置个人单项奖和班级优胜奖等激励奖项,促使全区学生人人争锻炼,积极来比赛,达到了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除两季运动会外,学校还要进行特色体育项目的展示活动,以此来促进学校“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工作的深入开展。

2.在全区层面,以阳光体育节为平台,树体育特色活动品牌

我区坚持两年一届的金水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节和金水区体育特色项目展示活动。阳光体育节涵盖项目种类多、内容丰富,将各类竞赛、体质健康测试、大课间和课外文体活动及“体育、艺术2+1项目”等18项比赛有机结合起来,全区10万多名中小学生和3000余名教职工参与其中,形成人人参与、班班活动、校校比赛的良好氛围。特色体育项目展示活动与每年春秋两季的运动会、篮球联赛和田径、篮球苗子选拔赛及篮球技能测试等相结合,为全区各校搭建了展示体育特色活动的平台,树立了金水区特色体育活动品牌。

3.在社会层面,以参加体育类竞赛为平台,打造体育特色活动品牌

金水区一直以“一校一特色”为主旨,自2014年1月份王登峰司长到我区指导工作之后,我们将今后的工作主旨上升为打造“一校一品牌”,品牌是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特色建设后凝练出来的,它是来自特色并高于特色。主旨的提升让我们的竞赛平台与特色项目的提升空间都再次拓宽,因此,我区积极发展潜优势项目,突出乒乓球、田径、篮球、棒球、足球等重点项目,以参加各级体育类竞赛为平台,打造金水区体育特色活动品牌。啦啦操这项体育运动我区由最初的两所学校发展到现在的21所学校,多所学校的啦啦操队在国内及国际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3年法国巴黎举行的“欧洲啦啦操锦标赛”中,我区金沙小学获得小学组街舞比赛第一名,艺术小学获得初级爵士组第一名,黄河路二小获得小学组街舞第二名;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世界中学生技巧啦啦操锦标赛中,我区七十一中学啦啦操队获得中学组无翻腾集体技巧啦啦操项目亚军。目前,金水区已经有13所学校全员进行啦啦操健身活动,突出的啦啦操成绩使我区成为2014年全国仅有的三个啦啦操示范区之一。

近五年来,我区一直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数据累计统计。去年,我们将近五年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心肺功能和立定跳远数据等整个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学生的近视率与肥胖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平均肺活量值呈缓慢上升状态,学生体质在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
拉丁健身操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