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向左,蔚来向右
2021-02-09谭晶宝
谭晶宝
马力加算力,将是定义高端智能汽车的新标准。
1月9日,NIO Day 2020上,蔚来发布全新旗舰轿车ET7。与上一届蔚来日发布EC6时不同,这一次蔚来直接发布了新车价格,补贴前起售价人民币44.8万元,BaaS方案补贴前起售价人民币37.8万元。
目前,国内一些新能源车企在确定新车定价时,都要看特斯拉的“脸色”行事。然而,特斯拉的定价始终锚定成本,这也意味着随着三电技术的进步和产量的提升,成本降低之后,特斯拉降价是必然事件。因此,在产品力、品牌力、规模化都还不及特斯拉的时候,以锚定特斯拉为定价策略最终只能是给自己挖坑。
从ET7这一次的定价可以看出,面对特斯拉,蔚来有了更大的信心,走出了自主品牌自己节奏和定力。与特斯拉截然相反,李斌宣称蔚来不会降价,也不会开发廉价车型。由此也可以看出,一心想做“大众丰田”的特斯拉和立志成为“BBA”的蔚来,虽然同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大竞技场,却并不处于同一细分赛道。
我也并不认同特斯拉的降价属于“割韭菜”,只不过是不同的定位带来的定价策略的差异,成本下降带来售价下调,这本无可厚非,“大众丰田”和“BBA”,都是市场所需要的。但无可置疑的是,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来,都在努力让消费者去享受技术进步的红利,只不过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从商业角度而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好处无非二种:降本和增效。
特斯拉首选前者,让消费者第一时间享受到了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本红利,所以马斯克对于成本的压榨趋近疯狂,更高效的工厂、更便宜的电池、更廉价的自动驾驶方案……
蔚来选择后者,第一时间让消费者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极致体验和服务,NIO Power加电体系、NIO Certified二手车业务以及刚刚发布的NIO Autonomous Driving自动驾驶技术……如果以成本作为首要因子,这些产品和服务不会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被推出来,但若从增效的角度去考虑,也就是能否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这些又必不可少。
因此蔚来和特斯拉本就是两种不同的企业,也必将会走向不同的终极目标。
回到这次NIO Day上发布的蔚来ET7,说其是一款将理想照进现实的产品不为过,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两个领域都有了质的突破。
在电动化方面,蔚来发布了150kWh电池包,采用固态电池技术,将能量密度提升至360Wh/kg,得益于蔚来的换电体系,所有蔚来车型均可升级。搭载150kWh电池包之后,2018款ES8的续航里程将达到730km,全新ES8超850km,ES6和EC6超900km。
ET7搭载前180kW永磁电机、后300kW感应电机,最大功率480kW,峰值扭矩850N.m,零百加速3.9秒。0.23Cd的超低风阻配合第二代高效电驱平台,ET7搭载70kWh电池包NEDC续航超500km,搭载100kWh电池包续航超700km,搭载全新150kWh的固态电池包后续航超1000km。
为了进一步弥补电动汽车补能方面的劣势,蔚来正式发布第二代换电站,单日服务能力达312台次,车辆可实现自动泊入,用户无需下车,即可在车内一键启动自助换电,到2021年底,蔚来计划在全国建设超过500座换电站。
在智能驾驶上,ET7首次实现了由智能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跨越。ET7搭载最新的蔚来自动驾驶技术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将逐步实现高速、城区、停车、加电等场景下的自动驾驶体验。
能实现这一突破得益于蔚来的NIO Aquila蔚来超感系统和NIO Adam蔚来超算平台。NIO Aquila蔚来超感系统配备了3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其中包括11个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1个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2个高精度定位单元、1个车路协同感知和1个增强主驾感知,每秒可产生8GB图像数据。NIO Adam蔚来超算平台配备四颗英伟达NVIDIA Drive Orin芯片,算力高达1016TOPS。
ET7不仅拥有上述的最强智能硬件,还将众多“高配”变成了“标配”。智能无框电吸门,标配;前后排座椅加熱、通风、按摩功能,标配;拥有23个扬声器的7.1.4车载沉浸声系统,标配;智能空气悬架,标配;NAD 19项安全与驾驶辅助功能,标配,这也使得NAD的完整功能可以实现“按月开通、按月付费”的服务订阅模式,即ADaaS(AD as a Service),服务费为月680元。
相比特斯拉FSD的一口价6.4万元,ET7 ADaaS十年的订阅费用为8.16万元,虽算不上便宜,但好处在于可以随时按需订阅,使用门槛更低了。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蔚来累计交付量达75641台。“马力加算力,将是定义高端智能汽车的新标准。”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这次NIO Day发布的ET7是智能电动汽车全新的开始,接下来蔚来将在产品与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并加快服务网络的建设,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智能电动汽车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