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背景下林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1-02-08赵静姚婕敏王晓宇高燕婷廖金铃
赵静 姚婕敏 王晓宇 高燕婷 廖金铃
[摘 要] 林业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高职扩招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举措。高职扩招为林业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为了培养与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相符合的优质林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探讨高职扩招的意义和在分析林业类专业扩招生生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有效的教学组织;对扩招生要改进结果评价、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针对扩招生制度配套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等培养途径,以期为高职扩招生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扩招;林业;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专项基金课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子课题“现代农林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务研究”(ZG202005)
[作者简介] 赵 静(1977—),女,贵州思南人,博士,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教授,教务部主任,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姚婕敏(1983—),女,广东清远人,硕士,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讲师,教务部科员,主要从事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与昆虫学研究;王晓宇(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教务部科员,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科研管理与生物技术研究;高燕婷(1991—),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助教,教务部科员,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学籍管理与跨文化交流研究;廖金铃(1962—),男,广东梅州人,博士,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院长,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植物病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0-0109-04 [收稿日期] 2021-07-08
一、引言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然而,高职百万扩招后生源多样化,学生的背景、社会经历、学习需求各异,学情复杂。根据高职扩招生生源的特点,探索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有利于实现质量型扩招,确保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适应产业升级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发展现代林业产业是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气候变化、如期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现阶段,我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造成我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难以开展[1]。笔者前期调研了全国430个林业类用人单位,结果发现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为大专或不限学历的比例达60.95%,现阶段林业产业发展紧缺的是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扩招,拓宽了林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生源,但对于生源结构复杂的扩招生,必须进行林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从而实现政府、学校、产业、学生等多方共赢。
二、高职扩招的现实意义
2019—2020年,高职扩招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在“六稳”“六保”的形势下,2019—2021 年高职扩招300万人,连续三年大规模扩招,为职业教育带来大变局和新站位,对于穩定和扩大就业、促进职业教育增容提质、迭代升级及教育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2]。
(一)高职扩招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需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位列“六稳”之首,“保居民就业”位列“六保”之首。高职扩招,可形成就业缓冲期,释放社会就业压力,稳定社会。同时,我国存在结构性失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人群由于自身能力素质结构的限制,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顺利实现就业的难度更大。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26%,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发展的迫切任务。在通过高职扩招,创设“充电”期,提高重点人群的就业能力。
(二)高职扩招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残疾人的人数超过4.4亿,占全国14亿人口的三分之一[3]。扩招把社会劳动者作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重要生源来源,极大丰富了高职教育的生源结构,可以缓解高职生源紧缺问题。同时,为满足这类生源以就业为目的的学习需求,高职教育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有力地推动了高职院校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可纠正高职教育与普教同质化的趋势。另外,扩招推动了职业教育体系不断的完善,中高职贯通,打通了中职学生学历提升的通道,推动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的分级培养和联合培养体系。
(三)高职扩招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需要
实施方案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加强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高职扩招让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有学习机会,可通过学习提高就业质量。普通高中生可通过高职扩招进入职业教育学习,拓宽了学习机会。高职扩招使中职学生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中职学生升学有通道,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高职扩招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需要,体现了“终身教育”“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
三、扩招的生源特点
高职扩招的对象,既包含传统学校教育体制内的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毕业生,也包含各行各业的社会劳动者,生源多样、素质结构差异、考生类型多样化,了解这些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有利于完善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高职院校扩招政策,2019年、2020年,共招收扩招生4420人(表1)。分析其生源结构,退役军人占了总扩招人数的32.31%,这部分人纪律性和执行力比较强,享有国家退役军人入学的优惠政策,家庭负担较小,有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动机。27.56%的学生是下岗工人或失业人员,他们家庭负担相对较重,基础较薄弱,没有专业学习经历,但有相关的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有学习动力,需补强专业基础。有23.40%的学生来自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他们经历过职业教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有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升学历的强烈愿望。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占了15.45%,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好,一直都在学校,对学习的兴趣不够浓,较少有对未来的谋划,没有学习过职业技能。还有1.29%的学生,是基层农技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资金和资源,具备创业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地位相对较高,思考过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的动力足,目的明确。由上分析可以看出,扩招生源的教育背景差距较大,学生的文化程度、知识储存、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
从生源地来看,扩招生大部分来自本地,占到了扩招生人数86.13%,了解当地的情况,对将来服务区域经济有一定的帮助。从年龄结构上来看,75.79%的学生年龄在20~35岁之间,正是学知识、创业,规划职业生涯的时候,高职教育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有13.91%的学生,年龄在35岁以上,这部分人年龄相对较大,对于学习掌握职业技术技能的愿望比较强烈,但这部分人员离开校园时间久远,自身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学习习惯有待改进。因此,扩招生生源复杂,日常管理及教学的难度增大。
四、林业类专业扩招生的人才培养措施
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增强高职院校吸引力的根本途径。高职扩招在给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2019年开始高职扩招,由于生源总量的迅速增长、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导致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及教学难度都加大,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注意[4,5]。到目前,虽然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中国知网上以“高职扩招”为主题的文章已经达到了800多篇,其中关于“人才培养”的文章有近400篇,可见扩招生的人才培养,是研究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如何实现“质量型”扩招?笔者所在院校就林业类专业扩招生的培养开展探索与实践,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的保障四个方面,探讨了“四维一体”的扩招生培养途径。
(一)人才培养方案是本
针对扩招生的具体情况,分层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前面分析了高职扩招生生源的不同特点,学院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学校出台扩招专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指导意见,对扩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层分类制订了扩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对于同为“林业技术专业”的扩招生,由来自中职和技工学校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他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强调系统、整体的学习,而由基层农技人员和新职业农民组成的班级,他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则偏向于加强创业基础知识培训。对于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的“专业人才扩招班”,其人才培养方案则更多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则,将企业的用工要求、技术技能、生产规范等设计成课程放到人才培养方案中。采用弹性学制,使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单一向丰富多元转变。
(二)有效教学组织是魂
要提高扩招生人才培养的效果,离不开有效的教学组织。一方面,根据各班的学情,加强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专业课程教学中相应地弱化理论,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与具体性。结合在线精品课,供弹性学制学生网上学习。针对生源复杂性的特点,要加大教学模式改革,着力分类施策、因材施教,普及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推广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教学模式。专业理论课程以线上教学为主,线下教学为辅,实践以集中教学为主;适当进行信息化教学,利用教学平台、教学视频等多种信息手段开展课前导学、课上导学、课后拓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处处能学、时时可学。针对大部分扩招的学生具有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尽可能开展“理實一体化”课程,增加专业教学的实践性,通过实训反复操作练习,以“会用,能用”为目的,以解决学生基础差的问题。同时,增加高职专业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针对扩招生生源复杂化,专业教学难度加大,坚持单班教学,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和管理,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混合式教学,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集中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和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自学,线下讨论、解惑;根据林业生产周期和用工安排,实行“旺工淡学”的错峰教学;加强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实现“双场育人”。
(三)多元评价体系是标
针对扩招生,要改进结果评价、重视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鉴于高职扩招生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只注重期末成绩考核,还应重视过程性考核。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知识类课程适当采用标准化测试和课堂表现来综合评定,而对于实操类课程,教师需要关注课堂中学生行为表现,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另外,在进行综合成绩的评定时,可以灵活调整过程考核和期末成绩的比例。增加评价的主体,除了老师外,还可以同学互评、企业老师参评等,多维度进行评价。
(四)适宜管理制度是纲
根据扩招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扩招生按照专业和生源情况单独编班,采用“双导师”制,根据实际情况,由学院安排一名校内老师、企业或教学点安排一名企业老师,共同承担班级班主任工作,日常教学管理主要由班主任承担,教学主要由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教学、集中到校实训或送教上门等形式实施。对集中实训的课程,教师教导学生掌握实训设备的安全使用与规范操作,以确保安全。
五、结语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培育一批优秀的职业教育品牌、增加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价值、赋予职业教育经济新动能。高职院校在开展百万扩招政策后,面临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教学模式需要多样化等问题,由于政策实施的时间较短,需要跟踪最新的动态,识别、规避、解决扩招带来的潜在的、新生的教育质量风险,探索适合多元化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秀平.现代林业新模式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4).
[2]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高职百万扩招,迎来发展春天[EB/OL].(2019-04-25)[2021-07-01].http://www.sohu.com/a/310272669_100886.
[3]姜大源.论高职扩招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大变局与新占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
[4]任怡平.新时期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政策逻辑、难点梳理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22).
[5]时小力.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