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2019-07-08何文明
何文明
【关键词】高职扩招;产业结构;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6-0033-02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高职这么大规模的扩招,在我国还是首次。笔者认为,做出高职扩招的决定,正是落实此前刚刚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一项重要举措。《方案》提出,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这里对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重要方式”,而对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的则是“重要基础”,即“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在今后一段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会逐渐成为我国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点,并且随着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会更加完善。
为什么职业教育的层次重心开始高移呢?职业教育是为就业服务的,因此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就业是为促进产业发展服务的,产业结构调整了,技术升级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自然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升级,否则服务产业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笔者注意到,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扩招”之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就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扩招的战略任务:“增加高等职业学位,扩大高等职业招生规模。”三年内新增12万个以上高职学位,2019年本科高校招收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比2018年翻一番,并且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为高职院校提供优质生源”。在学界为中等职业教育究竟是就业导向还是升学导向“纠结”时,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达地区、经常闹“技工荒”的广东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实在让人惊讶!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广东高职扩容扩招决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主动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做出的重要战略调整。笔者找到近几年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进行分析,发现2008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12.9∶51.6∶42.9,但是到了2018年则调整为4.0∶41.8∶54.2,一、二产业分别下降了8.9和9.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1.3个百分点,人均GDP也由2008年的5400多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3058美元。据有关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開始进入工业化中期,生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这时需要通过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生产技术则向高端发展,这时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很显然,广东近些年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人均GDP早已突破10000美元,如果今天仍然按照10年前,甚至20年前、30年前的思路发展职业教育,别说产教融合,就是产教对接都成问题。因此,广东提出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不是没有科学依据。
笔者最近在南方网看到一篇《人才集聚广东的“密码”:留住年轻人》的报道,更加理解了广东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的重要性。据报道,近年来广东各地制造业车间掀起智能化浪潮,传统产业的人才结构正在跟着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则由人口数量依赖型走向人口素质依赖型。记者看到,在东莞大学生“占领”一线车间已经成为新景象。比如,在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池车间内,传统生产线旁的操作工人被自动化生产线取代,新的工人则是操纵机械手的大学生。德尔能负责人说:“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上的50多名一线工人,全部都是大学毕业的。”在中山,车间工人的知识“折旧”速度也在加快。中山市南诚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一名从普通模具维修工人发展起来的工人对记者说:“引入了全自动生产线后,对于工人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单靠经验已经跟不上变化,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提升。”
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一是广东产业在转型,技术在升级,而且转型升级速度之快是很难想象的;二是产业升级使得对传统手工劳动者的需求逐渐减少,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三是技术升级特别强调员工的学习能力。因此,奠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学习基础,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远比教会学生操作技能重要。
广东只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缩影,如果分析全国三次产业结构同样发现这个规律。比如2008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是11.3∶48.6∶40.1,2018年则调整为7.2∶40.7∶52.2,一、二产业分别下降了4.1和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2.1个百分点。从地区来说,产业结构变化最快的则是北京。2008年北京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25.7∶73.2,2018年则调整为0.4∶18.6∶81.0。因此,《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率先提出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到2020年中职教育在校生规模6万人左右,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10万人左右”。
职业教育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是必然趋势,也是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要做的是高职扩招后如何保证质量,即学生招进来了,如何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扩招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大,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