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海拔地区苜蓿种子种植技术研究

2021-02-07雷文韬

种子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高海拔种植技术

雷文韬

摘    要:传统的种植观念和种植技术对苜蓿产业发展形成了制约,我国苜蓿产量已经无法满足畜牧业需求。选择适合中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紫花苜蓿新品系,对苜蓿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探究,以期为中高海拔地区建立高产、优质苜蓿饲草基地奠定技术基础。

关键词:苜蓿种子;高海拔;种植技术;选种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4-003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41.9       文献标志码:B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但有优良的质量,还有极高的产量。其中,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皇后”,其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5%~26.2%,比玉米高1~2倍,赖氨酸含量1.05%~1.38%,比玉米高4~5倍。苜蓿作为适口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植物蛋白饲料,兼具防风固沙等作用,在全球畜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1-3]。

当前我国苜蓿种植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半干旱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等,苜蓿种植面积成倍增长,推动了产业规模扩大。为了在中高海拔地区种植苜蓿、促进苜蓿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探讨中高海拔地区苜蓿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十分必要。

1   研究中高海拔地区苜蓿种植技术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传统种植技术的限制,苜蓿种植产业发展一直较为低迷。

首先,我国苜蓿品种非常单一,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差,产量非常低[4]。我国传统的苜蓿种植技术是由人工种植,较低的成活率是该技术的突出缺点之一。尤其是在中高海拔地区,苜蓿产量很低,种植效益低。

其次,中高海拔地区农业技术相对落后,收割技术水平落后,对整个地区苜蓿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与限制。较差的收割质量和较长的收割时间,对于收割茬次和田间管理技术形成制约[5],使中高海拔地区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降低。

基于此,研究苜蓿种子种植技术,以期为家畜冷季贮备足够的饲草料,是中高海拔地区发展苜蓿产业的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

2   中高海拔地区苜蓿育种的难题

首先,苜蓿冬春生理脱水问题是中高海拔地区苜蓿种植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在中高海拔地区,苜蓿春季返青受限,特别是在干土层中,根颈休眠芽发生反渗透后,会有生理脱水而死亡的问题出现。

其次,中高海拔地区苜蓿种子不结实难题是中高海拔地区苜蓿种植业面临的难题之一。青海省海拔高、气温低,不能满足苜蓿种子结实的要求,增加了育种工作難度。在育种工作中,需要立足于中高海拔地区实际情况,而不是完全照搬国内外低海拔地区选育全过程的方法。

3   中高海拔地区苜蓿选种

近年来,我国引进约20种优质苜蓿,以解决我国苜蓿产业产量较低、品种单一的问题。采用的技术路线是结合大面积示范、小面积试种和小区试验的方式,效果比较显著[6]。在中高海拔地区苜蓿选种时,需要选择具有较高产量、较强抗病性和较好抗逆性的品种。

3.1   选种标准

在苜蓿新品系选育标准中,第一表型选择指标是根冠入土深度,第二表型选择指标是根冠直径大小。在育种的全过程中,这两项指标贯穿始终。

在生长第三年,在人工选择的范围中,纳入经自然选择成功返青的单株。将根冠直径、根冠入土深度、单株产草量和紫花等表型性状,作为人工选择的指标。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制定人为标准。在选择标准上,还需要兼顾单株牧草和籽实产量。

3.2   选种地点

中高海拔地区苜蓿表型选择的主要地点定位在海拔3 300 m以上。这里自然环境较为严酷,应将春季返青率作为选种地点选择的根本。对各项人工指标实现量化,在合理范围内逐年提高每年指标值。

3.3   选种类别

对合格的单株进行选种,按株采集枝条,向低海拔地区运输,进行无性系繁殖。这是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必然的环节和过程,可以逐步完成苜蓿优良性状的集中。在较低海拔地区,只有在第二年无性系扦插后才可正常结实。通过多代、多次轮回选择,在新品系的各代材料中,纳入Ladak原始群体中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通过表型选择,在新品系中导入具有遗传性状、与育种目标相符合的基因。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使苜蓿优良性状基因实现不断累加,在拥有良好抗旱性的同时,实现90%以上的新品系综合返青率,使牧草和种子有稳定的产量性能。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预防有害生物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原生植被主要是草甸,这里的自然环境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因为其他原因,一些牧区被开辟成农田,主要种植春小麦、油菜等,在西南地区还种植有青稞等,产量较低,品种较差。据不完全统计,在晋北及蒙古草原有2万hm2已被开垦的草地,需要尽快落实退耕还草政策。可以用苜蓿草将油菜花覆盖,对草原地区实施保护。天然草甸区暖季杂草旺盛生长,地下虫鼠频繁活动。为了对播种当年苜蓿正常出苗与生长提供保障,第一要务是有效预防土壤中的有害生物[7]。

在播种第一年夏、秋季,将氟乐灵和敌百虫喷施在土壤表面。按照商品说明书推荐的方法喷施,用量为商品推荐量的2~3倍。喷后需要尽快对土地翻耕,以期提高药效。必要时,在播种当年耕地。为了避免伤害到种子和幼苗,应于耕前喷施氟乐灵和敌百虫。

4.2   整地

苜蓿的种子质量轻、形态小,子叶供应养分的能力弱,胚芽拱土能力差。播种质量是由土地质量决定的,而幼苗出苗和齐苗的关键环节往往是由播种质量决定的。相比于一般农作物,种植苜蓿时,整地要更加精细。应结合耕、耙、耱,保障有细碎的土坷和平整的地表。

4.3   施肥

中高海拔地区土壤中有着稀缺的磷肥。苜蓿作为多年生牧草,比较喜磷,可长达10年以上利用年限。播种前,应将整地和耕地有机结合,以实现持续高产。

4.4   播种

4.4.1   播种量

中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相比于平原地区,其播种量通常要高出2~3倍,种子田应宽行稀植。

4.4.2   播种期

在中高海拔地区,当气温稳定在5 ℃以上时,应在雨季前进行抢时播种,宜早不宜迟。

4.4.3   播种方法

在有条件的地区播种时,应用磷酸二铵做种肥,用量为60~90 kg/hm2。为了保障苜蓿苗期生长,在播种入床时,应将种肥与种子分层或混合播入。

4.5   田间管理

4.5.1   控制雜草

在中高海拔地区暖季,杂草往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极快的生长速度。苜蓿苗期生长缓慢,需要及时控制杂草生长。苜蓿播种当年建植成功的关键是对草荒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采取保障苗齐、苗全、苗壮的有效农艺措施预防草害,也可采取化学除草、机械除草或者人工除草。

4.5.2   适当灌溉

中高海拔地区牧草生产田常处于天然干旱条件下。为了供给生长期所需水分,苜蓿主要依赖根系吸收深层地下水和降水。较低海拔地区的种子生产田,为了提高种子产量,可适当灌溉。

4.5.3   追肥

进入雨季后,对于牧草生产田,可与降水结合及时追肥。一般追施两次,主要采取磷肥、钾肥等追肥种类,并采用追施微量元素肥料等辅助手段。

4.5.4   抗病虫害

青大1号紫花苜蓿的抗病性能良好,目前还没有发现严重的病虫害,但仍需高度重视防病抗虫工作。一旦有病虫害出现,需要及时对症下药。

4.6   收获

收割情况会对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适时收割。传统的收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苜蓿产业的要求。适时收割的基本保障是采用具有较高效率的机械化设备及配套技术。当前,我国不断改进搂草、打捆设备,这些设备的研制与改进对苜蓿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在中高海拔地区,青大1号紫花苜蓿具有较长的盛花期持续时间,不能结实,植株体内能够保持较好的营养成分。牧草收获的最佳时间是10月中下旬。这个时段可以躲开雨季,对收割、加工以及后期干草的调制极为有利。在牧业生产空挡时间,也便于组织劳动力和安排机械。

参考文献:

[1]甄莉娜,张英俊,白春生,等.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容重及含水量的比较研究[J].现代畜牧兽医,2011(7):58-59.

[2]刘宏炳,燕雪花,徐暾海,等.新疆紫花苜蓿中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25(4):64-65.

[3]蒯佳林,刘晓静,李文卿.不同氮素水平对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1,31(3):56-59,63.

[4]窦玉梅.国内紫花苜蓿抗寒性机理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7):146-148.

[5]寇利军,宁洪波.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乳业,2011(6):36-39.

[6]徐驰,孙继权,白晓亮.紫花苜蓿适应性栽培对比试验[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7):119.

[7]朱耀东,杜广洲.浅论凌源地区山杏林下紫花苜蓿种植[J].防护林科技,2011(5):71,78.

猜你喜欢

高海拔种植技术
秦岭山区草莓春延后栽培技术
七峰龙潭 无关风月
高海拔地区变电工程造价水平分析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高海拔地区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