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突围:主旋律电影发展的新趋向
2021-02-07林疆豫
林疆豫
摘 要: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潜力逐渐凸显,并在电影市场上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以优质的内容逐步占据电影市场的先锋地位。展望未来,主旋律电影可以通过变革与突围继续发掘内在潜力,通过创新来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创作是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彰显中国时代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家国情怀;影视制作;宣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影以优质的内容彰显中国电影实力,在影视市场的潜力逐渐凸显,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逐步占据电影市场的先锋地位。主旋律电影通过变革传统的宣教模式,打造新的叙事范式,采用全新话语体系,将个人情感与国家情怀紧密结合,秉持精品意识,创作了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优质影片。主旋律影片的创新创作,与当下受众的需求相契合,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文化现象。但如何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高峰期冷静思考,稳步提升影片质量,赋予影片深刻内涵,使中国影片提高国际影响力,这对于影视创作者既是紧迫任务也是艰巨责任。笔者将从主旋律电影变革与突围的路径出发,探讨其创新发展的新趋向。
一、文化内涵,彰显中国时代精神面貌
(一)价值提领:树立中国文化品牌形象
以党的十九大为标志,中国电影也成为开启“新阶段”的电影,中国新主流电影呈现出与社会发展、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匹配的新阶段。[1]22-29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世界地位稳步提升,愈来愈多的目光聚焦于中国。在此种时代语境下,通过影视塑造中国文化品牌形象,进行中国软文化输出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主旋律电影文化品牌形象大致从以下三方面塑造:一是如《我和我的祖国》等多个故事集结而成的影片,以个体化语言围绕同一主题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用不同年代的人物经历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将个人情怀与时代政治主题之间互渗融合,展现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化内涵,谱写时代之歌;二是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颇具大格局、大情怀的主旋律影片,打破单一的国内叙事空间,架构国内与国外两方面的联系,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展现大国情怀,以及在危急之下的中国贡献与中国担当,承载主流价值,诠释时代新命题,加深个体对国家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三是如 《长津湖》《革命者》等选自真实事件进行影像化重构的影片,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通过英雄人物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真实事件拉近与观众的情感关联,赋予社会现实意义和時代内涵。
(二)历史表征:凝心聚力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面对经济实力与文化输出不相匹配的状况,讲好中国故事显得尤为重要。主旋律电影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情感表达、现实事件的真实抒写,深挖故事内涵,进而阐释中国精神与中国主流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站在时代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主旋律影片创作对电影制作者提出更高要求,要通过变革传统说教式叙事方式,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通过一个鲜活的故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格的叙事链条;将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风格化表达,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讲述故事,承载中国文化软实力。如影片《中国医生》以武汉金银潭医院为叙事背景,讲述平民英雄的真实故事与普通家庭的真实遭际,让世界了解疫情爆发初期武汉的真实情况。影片通过医生、护士、外卖员等平凡岗位上不平凡人物的温润与善良、崇高的职业感与家国一体的使命感来讲述中国故事,将每个人在新冠疫情中的亲身经历凝结成故事,但并非一味歌颂,而是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的无能为力与坚韧坚强同时展现。影片对这类宏大主题故事的表现张弛有度,将中国精神“润物细无声”地展现出来,让世界了解中国如何在第一时间抗击疫情,如何团结起来顽强坚守,表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与优越性。
(三)社会关照: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互渗融合
近些年来,主旋律电影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家国情怀的构建愈发熟练,颇多艺术创新。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质,平民化的家国叙事将观众与影片内容结合起来,激发观众的共同意识,使其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互渗融合。首先,影片塑造的平民化英雄群像来源于各阶层人群,不再是超脱时代特性的典型性的传奇英雄形象,从而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使他们产生共鸣。主旋律影片中的形象塑造嵌入时代环境因素,英雄形象往往是生活中接地气的普通人,展现了不同群体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努力。其次,影片围绕真实事件改编,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叙事,观众经历过影片中所展现的事件。影片利用特殊时间节点的特殊事件加强观众的现实感知,打破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对个人情感的显现有一定的叙事支撑。如《中国医生》展现的全民抗疫场景至今仍在延续,在此背景下创作出此类影片,也有助于影片内涵的传达。最后,影片能让观众会感受到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将自我情怀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增加民族自豪感。如《攀登者》把伤痕叙述转化为与当下主流价值相契合的现代精神,使得前30年与后40年的历史完成文化嫁接和历史贯通。[2]51-53同样,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之间的故事,《1921》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情况,《革命者》讲述革命先驱李大钊从入狱到英勇就义的故事等。这些故事贴合伟大的历史节点,能极大地唤起观众的个人情感,让电影艺术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情感、情怀和寄托存在的。
二、影视制作,创新形态积极转型
(一)叙事生态:深耕内容领航精品创作
在自媒体时代浪潮中,优质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在大小屏之争中,观众对于电影也有了日益多元的要求和观影需求。新时代的电影创作者应秉持精品意识,顺应时代需求发展与中国影片发展规律,深耕影片内容创作,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中国电影虽然类型相对丰富,市场也趋于多元,但实际上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影视潜能并未得到全面开发。[3]25在鱼龙混杂的影视市场,只有树立精品意识,扎实内容创作,才能逐步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同理,主旋律影片也是如此。如《夺冠》《长津湖》《战狼》《革命者》《中国医生》等几部质量上乘的影片,虽然承担着鲜明的教育意义与导向性,但同时又能突破单一的宣教模式,以内容制胜,情感内涵丰富,生动有趣。在题材选择上,影片《夺冠》讲述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表现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精神。影片在特定语境中诠释“女排精神”,深度挖掘中国故事。在人物塑造上,《中国医生》精雕细琢人物原型的影视化展现。张涵予在开拍前与其饰演的人物原型武汉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在电影中真实表现了人物原型的性格特征与其面对疫情的第一反应,使得呈现出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在细节把控上,《革命者》电影制作者为了真实呈现史实,细心考究,将李大钊英勇就义的“0001”号绞刑架一比一地还原使用,讲述李大钊的史诗性传奇故事。可见,“内容为王”代表了影片的核心竞争力。
(二)创作生态:现代性表述重塑叙事策略
优质的内容需要强大的制作加持配合,电影创作者应用现代性表述重塑叙事策略,采用全新的制片人中心制助力主旋律电影。制片人中心制作机制由好莱坞大制片厂发展而来,它充分突出制片人在创作中所起的统筹规划作用。影片围绕制片人进行,由制作人确定影片统一基调,集合优质资源,协调各部门合作,提高生产效率,最终使得影片整体最优化呈现。在《我和我的祖国》中,总导演实际上承担了“制片人中心制”这一任务。总导演不仅要负责给整个影片定创作基调,而且要监督协调各单元导演的创作质量,将各导演执导的单元部分,最终汇合成为一部风格统一的电影作品。[4]20-25在此期间,电影集聚一批优质导演共同深耕主流题材。导演黄建新曾拍摄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决胜时刻》《1921》等一大批主旋律影片。他不仅坚守个人创作风格,而且结合当下主流趋势,对主旋律影片的题材选择与影片拍摄有着充足经验。导演张艺谋自我变革,重塑叙事策略,执导《悬崖之上》《狙击手》等主旋律影片,用个人导演风格重塑宏大题材的电影叙事,以质量稳占头部票房。陈凯歌联合张一白、管虎、徐峥、宁浩等拍摄制作《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标志性主旋律电影为中国电影市场添砖加瓦。近年来,主旋律优质影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其顺应中国主旋律影片发展规律,开启全新叙事模式,结合创意生态化与制作工业化聚集一批当下顶尖的电影人,创新宏大史实的叙事策略,为电影品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三)群体生态:明星集聚打通观影壁垒
纵观当下颇受好评出圈的主旋律电影,它们大都集聚明星导演与明星演员于一体,呈现出全新的群体生态环境。一方面,导演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影片的整体水平与质量。导演是影片的品牌名片,利用导演自身影响力,足以驱动一批电影爱好者观赏主旋律影片,使得宣发效果最大化。张艺谋、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刘伟强、黄建新等知名导演都开始涉足主旋律电影制作。另一方面,主旋律电影采用全明星策略,加盟超强卡司,利用明星效应引流多家粉丝,整合聚集各个明星的粉丝资源,打通观影壁垒,拓宽观众来源,助推电影宣发。从2009年的《建国大业》开始,主旋律电影呈现出众星云集的趋势。在《我和我的祖国》中主演涵盖老中青三代受众群体,不仅有具有票房号召力的老戏骨黄渤、葛优、张译等人的加盟,还有新生代演员陈飞宇、刘昊然等人的加入,保证了影片的流量基础。2021年暑期档播出的献礼建党百年电影《1921》,集结了一批口碑优质并且具有一定粉丝基数的明星演员。影片以年轻化的方式讲述革命史实,用全新年轻演员阵容饰演革命先辈,黄轩饰演李达、倪妮饰演王会悟、王俊凯饰演邓恩铭、陈坤饰演陈独秀等,借助流量明星激起新一代年轻人的观影热情。这些主旋律影片打通历史与当下的时间跨度,辐射不同受众年龄层。首先以明星资源博得受众眼球,再以优质的叙事手法和故事内容收獲好评,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宣发策略,助力主旋律电影新态势
(一)历史节点:时间联动构建良性对话
重大历史节点一方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历史节点,另一方面是突发事件的历史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前夕,“献礼片”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此后,重大历史节点影片逐渐成长变革,呈现为一种全新态势影片,与受众构建良性对话。近年来,重大历史时代背景下产出的主旋律影片呈井喷式发展。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 《我和我的祖国》 《攀登者》、庆祝建党100周年的《1921》《红船》《革命者》等献礼影片将真实的历史事件通过鲜明生动的影像演绎出来。影片《1921》采用共情式宣发,在建党10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下,主创演员重新回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这些影片通过连通历史与现实、剧内与剧外,借助历史周年节点让时代记忆与受众建立良性对话,以小切口彰显宏大命题,激发观众民族情感与身份认同感。针对突发事件的历史记忆的主旋律影片,充分展现了大国使命与大国担当,给予观众充分的国家认同感与共情感。《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讲述中国海军在外奋勇撤侨的故事;《中国机长》以全国关注的新闻事件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成功处置特情事件为母题改编创作;《我和我的家乡》响应时代号召,“润物细无声”地讲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扶贫的时代任务,以及时代发展背后小人物的力量。不同的历史记忆与历史故事给予影视创作丰富的素材,这些历史上的关键帧也建构了影片与观众的良性互动。
(二)上映档期:呈现新型娱乐消费景观
主旋律电影影片正值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中国电影票房挑起了大梁。我国现阶段主要票房贡献来自于贺岁档、春节档、国庆档、暑期档等几个稳定的档期。档期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消费市场需求,通过在重大历史节点适时上映主旋律影片,有利于将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结合,传承历史记忆,赋予节日文化仪式感,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同时也呈现出全新的消费景观。如,在春节期间上映适合全家观看的《红海行动》《战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庆档上映《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映《1921》《革命者》,这些档期的选择可见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在电影中借助历史力量去寻求情感共鸣,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观众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式感文化消费环节。2021年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两部主旋律影片,在整个档期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由此可见,主旋律电影市场的档期意识不断增强。档期安排贴合受众娱乐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足以激发主旋律电影的活力与潜力,重要档期大片上映已经与观众产生约定俗成的默契。
(三)传播矩阵:多维构建驱动好评循环
新媒体时代下,流媒体与电影宣传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许多互联网影视巨头大刀阔斧进军流媒体领域,进行全面布局。互联网赋予良好业界生态模式,多个渠道共同推流,让主旋律影片频繁多次出现在流媒体平台,使得影片发行最优化。主旋律影片一方面通过不同规模的提前点映营造口碑,用影片质量驱动观众口口相传,借助平台加速影片传播出圈。《中国机长》宣发孙尘在访谈中提到,主旋律影片营销上围绕“真实事件”“大片气质”和“中国骄傲”展开,既要强调献礼属性,也要强化商业属性。主旋律电影与商业性大片并不是非此即彼,反之,二者是和谐共处、强强联合、共荣共生的。宏大的主题通过年轻化剪辑方式与语言阐释在流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不仅能打破观众的刻板印象,而且能最大程度上激发观众兴趣,拉近与观众距离。另一方面,主旋律影片在上映前通过微博、豆瓣、抖音、快手等平台造势,用大数据精准推流,最大程度吸引潜在受众。各种影视剪辑、预告段落在流媒体平台上的呈现,表明主旋律题材在流媒体上开始崭露头角,平台优势开始凸显。
结 语
中国电影产业供需两旺,良性循环的基础坚实且有力。从主旋律影片的一系列出色表现不难看出,它大幅度提振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信心,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愈来愈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在产业发展的高峰期冷静思考,抓住主旋律电影的活力与潜力,迭代升级叙事手段,推动其再攀高峰,是今后主旋律电影创新发展的重点所在。发展的同时需要明白,电影不仅是娱乐大众的方式,更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形象标识。主旋律影片要将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贯穿影片始终,既满足本土观众的需要,也满足全球观众的需要,在达到意识形态与商业双丰收的同时,让其穿越文化壁垒,提高国际影响力,使国产影片在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
参考文献:
[1]周星,史力竹.五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历史中的中国电影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21(03).
[2]张慧瑜.《攀登者》:“国家”的显影与当代史的回收[J].电影艺术,2019(06).
[3]陈旭光,范志忠.中国电影蓝皮书202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4]张李锐,范志忠.新主流电影的工业化制作与类型化叙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04).
(责任编辑:万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