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围手术期大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1-02-07周彤伊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大肠癌康复护理人员

周彤伊

大肠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消化不良及大便潜血等,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肿瘤会发生转移,累及淋巴、肺脏、肝脏及骨骼等,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大肠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遗传、饮食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在治疗大肠癌患者时主要采取外科手术切除的方法,但由于受到肿瘤、麻醉及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胃功能紊乱以及运动障碍等并发症,降低手术疗效及预后效果[2]。因此,为减轻患者生理及心理创伤加快其术后康复,就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3]。本文以本院40 例大肠癌手术患者为例,就其围手术期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最大78 岁,最小42 岁,平均年龄(60.41±6.14)岁;肿瘤类型:3 例浸润性,10 例胶样型,12 例隆起型,15 例溃疡型。观察组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最大76 岁,最小43 岁,平均年龄(60.47±5.83)岁;肿瘤类型:4 例浸润性,9 例胶样型,13 例隆起型,14 例溃疡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均得到确诊;同时排除存在精神疾病、其他严重脏器疾病等患者。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介绍、术前常规检查、手术切口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术前综合护理 ①术前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等,术前指导其接受心肺功能等各项辅助检查,并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②心理护理。当得知自己患癌后,患者不可避免会出现紧张、恐惧以及悲哀等负面心理,再加上对手术、疾病康复缺乏足够的认识,会失去治疗的信心,导致负面心理加重,对手术的进行及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向其讲解手术的方法、效果以及术后注意事项,还可通过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配合度。③术前训练指导。指导患者开展深呼吸、有效咳嗽以及在床上大小便等训练,以减轻术后伤口出血、疼痛,并促进有效排痰。④肠道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做好肠道准备工作,包括术前3 d 进食少渣的半流食;术前1~2 d 起开始进食无渣的流食,每日上午服用30 ml 的蓖麻油,以软化粪便等;术前1 d 清洁肠道,促进肠道排空。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在术前2 d 口服氧氟沙星、甲硝唑等肠道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同时,提醒患者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并注意术前禁食8 h,禁水4 h。

1.2.2 术中综合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应先耐心安慰他们,然后向其介绍如何麻醉。手术开始之前,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建立起静脉通道,并积极配合手术医生。以缩短手术时间及切口暴露时间,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2.3 术后综合护理 ①体位护理。当患者还未完全清醒时,可帮助其采取去枕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以免出现窒息的情况。待患者的血压处于平稳状态,且病情趋于稳定后,可帮助其采取半卧的姿势,在避免伤口拉伤的同时,促进伤口的愈合。②病情监测。术后每隔30 min 测量1 次患者的呼吸、脉搏及血压水平,待病情稳定后,可延长至每小时测量1 次。③引流管护理。待患者回到病房以后,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包括导尿管、胃管等),保持适当的长度,并嘱咐患者翻身时切忌扭曲或压迫引流管,引流管一旦出现脱落或松动的情况,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此外,护理人员应将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等准确记录下来,并做好交接班工作。④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需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如果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轻,可指导其通过听音乐、看书、看电视以及聊天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若患者疼痛症状较为严重,可严格按医嘱指导其口服止痛药或应用镇痛泵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及不适感。⑤早期活动锻炼。待患者完全清醒,且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后,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在床上开展被动翻身、屈伸下肢以及拍背等活动,每隔2 h 1 次。术后24 h 可帮助患者在床上坐起,指导其用两手将床栏抓住,借助胸腔的压力进行咳嗽咳痰运动,以促进肺功能增强,4 次/d,持续15 min/次。此外,指导患者在平卧时做抬臀、抬腿以及腹式深呼吸等运动,3~4 次/d,10 min/次。在术后第2 天,则可指导患者每隔2 h 主动翻身1 次,并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陪同下下床行走,3 次/d,行走15 min/次左右。术后第3 天,患者可在室内进行单独行走,2 次/d,行走30 min/次,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时按顺时针的方向按摩腹部,按摩10 min/次。⑥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把握好时机,将健康知识及信息传递给患者,以提高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此外,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其术后护理的方法、技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号召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中来,以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肠瘘、呕吐、腹胀、腹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大肠癌好发于直肠、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等部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便血、里急后重等,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生命安全[4]。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现阶段,外科手术切除为大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为减轻患者受到的痛苦,保证其生命健康,加快术后康复,就应在围手术期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5]。

本研究中观察组大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贯穿整个手术过程,通过在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给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有利于心理健康及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通过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提高,积极配合医师,可减少患者受到的损伤,提高其舒适度;术后通过加强病情监测,做好体位、引流管、疼痛护理,可巩固手术疗效,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期活动锻炼更是能促进患者肺功能的增强,加快术后伤口及身体的恢复。

总之,在围手术期对大肠癌患者展开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其临床症状,加快患者术后身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大肠癌康复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