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蛇伤散联合温针灸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胀的临床观察

2021-02-06杨敏袁丞达曾武城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横纹肌消肿疗程

杨敏 袁丞达 曾武城

蝮蛇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有毒蛇种,据统计蝮蛇咬伤占浙江省毒蛇咬伤>70%。蝮蛇毒素为混合毒素,包含血循环毒和神经毒。被蝮蛇咬伤后,主要表现为伤肢迅速肿胀并伴有剧烈疼痛,或皮肤起瘀斑、血疱,甚者患处皮肤软组织坏死。偶发眼睑下垂、视物模糊,或出现肌肉颤动、呼吸困难等神经毒症状。重者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组织坏死致残。其中,横纹肌溶解会导致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红蛋白(Mb)升高,进而引发肾脏、心脏等多器官急性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本文探讨中药蛇伤散联合温针灸对蝮蛇咬伤伤肢软组织肿胀消退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至10月本院收治蝮蛇咬伤患者120例。参照《中国毒蛇学》[1],所有患者均符合蝮蛇咬伤临床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无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为轻、中度;③病程<6 h。(2)排除标准:①伤肢有感染、坏死形成者;②肝、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伴有严重基础疾病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无法配合治疗的儿童或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⑤原有疾病影响伤肢肿胀判断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4~60岁;咬伤至就诊时间1~6 h,平均(3.21±2.09)h。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15~59岁;咬伤至就诊时间0.75~6 h,平均(3.75±2.3)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蝮蛇咬伤治疗方案。①局部清创: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聚维酮碘液消毒;②静脉输注抗蝮蛇毒血清针(上海赛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6000 U中和蝮蛇毒素,地塞米松10 mg抗炎、抗毒、抗过敏;③预防感染:破伤风抗毒素1500 U皮试后肌肉注射,青霉素或一代头孢类抗生素防治创口感染;④支持治疗: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蛇伤散外用联合温针灸治疗。药物组成:半边莲30 g,地耳草30 g,车前草30 g,白茅根30 g,黄柏20 g,牡丹皮20 g,大黄20 g,白芷20 g。上述药物制成散剂,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避开伤口均匀的厚涂在肿胀处,2次/d。针灸取穴与治疗方法:上肢选用八邪穴、下肢选用八风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以排毒;伤肢肿胀处以阿是穴围刺、斜刺为主,疏通局部气血以消肿;上肢穴位选取外关、合谷、曲池、手三里,下肢取太冲、昆仑、太溪、丰隆、足三里、阴陵泉,直刺、得气后行泻法,留针后将2 cm艾条放置针柄上点燃,共灸1~2壮,以穴位皮肤感到温热舒适为度(置隔纸片以防烫伤),留针40 min/次,1次/d,温通经络以消除水湿肿胀。

1.3 观察指标 (1)伤肢肿胀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伤肢与健侧肢体周径差、肿胀消退时间、伤肢功能恢复时间。①周径差测量标准:测量伤肢肿势最明显处的周径与健侧肢体同一位置周径的差值。②功能恢复时间:如指/趾可屈、踝关节/腕关节可活动、足部可触地等时间。③总疗程时间:即住院天数。(2)横纹肌损害相关因子水平:分别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前后横纹肌损害相关因子水平,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红蛋白(Mb),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伤肢周径差比较 治疗后第3~5天,观察组伤肢与健侧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伤肢治疗后周径差比较[cm,(±s)]

表1 两组伤肢治疗后周径差比较[cm,(±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n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观察组 60 2.35±1.87 2.14±1.09 1.13±0.92*0.72±0.53**0.41±0.38**对照组 60 2.28±1.73 2.12±0.98 1.97±0.86 1.56±0.74 0.95±0.67

2.2 两组伤肢肿胀消退、功能恢复时间和疗程比较 观察组伤肢肿胀消退、功能恢复时间及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伤肢肿胀消退、肢体功能恢复时间及疗程比较[d,(±s)]

表2 两组伤肢肿胀消退、肢体功能恢复时间及疗程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n 肿胀消退时间 功能恢复时间 疗程观察组 60 5.35±1.67* 3.12±1.45* 6.19±1.43**对照组 60 8.28±2.14 4.34±2.32 9.12±1.81

2.3 两组横纹肌损害相关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横纹肌损害相关因子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hs-CRP、CK、Mb水平(±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hs-CRP、CK、Mb水平(±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指标 hs-CRP(mg/L) CK(U/L) Mb(μg/L)治疗前 观察组 41.27±20.15 1024.68±297.48 87.47±29.45对照组 37.65±15.36 927.35±345.62 101.45±65.76治疗后 观察组 12.87±3.45* 220.73±142.33*# 67.94±35.72*#对照组 15.12±5.21* 310.38±120.25* 89.35±45.62*

3 讨论

蝮蛇毒是一种含有神经毒和血循毒的混合毒。蝮蛇咬伤患者,最常见临床表现是血循毒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以及实验室检测横纹肌损害相关因子(hs-CRP、CK、Mb)水平升高。偶见头晕、胸闷、肢体麻木、视力模糊或复视等神经毒症状。血循毒中磷脂酶A2可使机体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组织水肿、疼痛。另外,毒素中的细胞毒素、蛋白水解酶可破坏组织,损害血管壁,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引起脏器及皮肤出血、组织水肿及坏死[1-3]。目前,抗蝮蛇毒血清是国内外公认治疗蝮蛇咬伤的特效药物。临床上,大多数蝮蛇咬伤患者在接受抗蝮蛇毒血清治疗后,肢体肿胀仍会加重,因抗蝮蛇毒血清虽能中和蝮蛇蛇毒,但其对毒素导致的机体损害疗效不佳。

蝮蛇毒,中医属风火毒,风、火二毒为阳热之邪,风善行数变,火易生风动血,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4]。风火二毒侵入人体,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水湿津液滞留于局部,故局部肿胀。中药蛇伤散中半边莲、地耳草共为君,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解蛇毒、消肿胀要药;白茅根甘寒入血分,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消肿,车前草甘寒而利,通利水道、利尿消肿、兼有清热解毒功效,黄柏苦寒,清热燥湿、解毒疗疮,三者协助半边莲、地耳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是为臣;大黄、牡丹皮苦寒,清热凉血、化瘀散结,并防止凉血留瘀,共为佐;白芷长于止痛,一者温通反佐,散结消肿止痛,再者引经为使,辛散邪毒外出。全方作散调糊外涂于患处皮肤,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痛。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半边莲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促进肿胀消退的作用[5];白芷、车前草所含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6-7];大黄所含的成分具有致泻作用,白茅根所含成分具有利尿、抗菌等作用,两药合用起到通利二便,排毒消肿的功效[8-9]。联合温针灸外治,三棱针点刺放血、阿是穴围刺给邪以出路,起排毒消肿之效。特定穴位温针灸作为特色疗法,能够改善代谢、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消散、激酶水平的恢复。针刺与艾灸结合,发挥双重作用,通过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观察发现,蛇咬伤后出现的肢体肿胀由水湿之邪凝滞不通导致,故以艾灸促其温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横纹肌消肿疗程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小龙虾遭遇国家卫健委点名警告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吃小龙虾会导致横纹肌溶解吗
大城市“消肿”的国外经验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苯扎贝特所致1例横纹肌溶解并文献复习
云南白药 一专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