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生产试验结果分析

2021-02-05江忠周文杨松楠孙跃武张莉

农业与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夏大豆华阳中熟

江忠 周文 杨松楠 孙跃武 张莉

(安徽省华阳河农场农科所,安徽 安庆 246531)

华阳河农场地处皖、鄂、赣3省交界的宿松县境内,属北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自然条件较为优越。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比较各种作物的适应性、种植效益,试验证明,大豆在长江流域适应性、种植效益较好,且机械化程度高,既能节本省工,又能够实现种养结合。随着长江流域大豆产业发展迅速,华阳河农场常年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3333.3hm2以上,在生产上大豆品种只能用3a,以后逐年退化,所以生产上大豆品种需要不断更新换代,为选择大豆新品种用于生产,同时也为国家大豆品种的审定,于2019年国家长江流域华阳河点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生产试验进行了此项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大豆品种8个以“中豆41”为对照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参试大豆品种的信息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2次,分成2组,每4个品种设1个对照(“中豆41”)。小区长9.5m,宽7.02m,每小区20行,行距0.475m,株距0.1m,小区面积0.07hm2,南北向等行种植,密度19.95万株·hm-2。收获时全区计产。大豆品种农艺性状调查,在田间根据品种不同生育时期,进行农艺性状调查记载。大豆品种成熟时,对各品种进行田间取样室内考种。收获大豆品种用大豆小区脱粒扬净称重。

1.3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华阳河农场农科所试验田内进行,试验田土壤为灰潮土,肥力中等,pH值7.46,碱解N含量为73.8mg·kg-1,速效P含量为46.66mg·kg-1,速效K含量为238.5mg·kg-1,有机质含量1.0mg·kg-1,试验田地势较平,前茬为大豆。

1.4 田间管理措施

对试验地机耕、机平、机旋1次,6月7日划行条播,播种量为135kg·hm-2,6月10日间苗,6月25日定苗,7月1日开沟条施复合肥300kg·hm-2。播种后芽前喷施除草剂和土壤封闭剂,6月11日喷灌1次,试验锄草松土2次,治虫5次,收割5次,脱粒5次。

1.5 气象条件对本地大豆生产的影响

播种至出苗期间有短时干旱,对出苗有一定影响;及时喷灌,保证一播全苗。苗期天气正常有利于豆苗生长。在大豆初花至收获期没有有效降水,严重干旱缺水,对大豆开花、结荚、灌浆鼓粒影响很大,大豆产量偏低。大豆收获和脱粒期间没有降雨,有利于大豆收获和脱粒、晾晒。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株高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7~114d,以“圣豆18”最早熟,为97d,以HD21638最晚熟,为114d。各参试品种株高在61.6~97.2cm,以“周豆35”最高,为97.3cm,以“圣豆18”最低,为61.6cm。

2.2 裂荚性、落叶性

本试验只有HD21638为半落叶,其它各品种落叶性均好,为完全落叶。本试验中各品种没有裂荚发生。

表2 国家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生产试验主要性状特征调查记载

2.3 产量结构性状

各参试品种单株粒数分布在76.3~136.8粒,以“中黄306”最多,为136.8粒,以序号4的“中豆41”(CK)最少,为76.3粒。各参试品种百粒重分布在15.9~26.1g,以序号4的“中豆41”(CK)最高,为26.1g,以“中黄306”最低,为15.9g。

2.4 抗逆性

2.4.1 抗病性

各参试品种紫斑病粒率在0.5%~4.3%。以“中黄306”最低,为0.5%,以“驻豆21”最高,为4.3%,HD21638、HD21144、“周豆35”、序号8的“中豆41”(CK)没有病粒率发生。只有“驻豆21”、“中黄306”有褐斑病粒率发生,分别为0.2%、0.3%。其它品种没有褐斑病粒率发生。参试品种没有虫蚀粒率发生。只有“驻豆21”有霉变病率发生,为0.4%,其它品种没有病粒发生。是因为本地大豆初花至收获天气晴朗,各种病害发生均较低。没有品种发生花叶病毒病。

2.4.2 抗倒性

在本试验中HD21144、“圣豆18”、“中豆41”(2对照)、“驻豆21”倒伏均为2级,其它品种均没有发生倒伏。

2.4.3 抗旱性

本试验在整个大豆生长期间,从大豆初花至收获期均没有有效降水,均高温干旱,大豆严重缺水,旱情十分严重。

表3 国家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各品种植株和粒部性状考种结果

2.5 产量结果分析

各参试品种产量分布在2879.30~3888.0kg·hm-2,有3个参试品种比对照“中豆41”(CK)增产,幅度分布在1.90%~7.7%,(以下是用“中豆41”的平均产量作为比较),以“周豆35”产量最高,为3888.0kg·hm-2,比CK增产7.71%,以“圣豆18”最低,为3680.30kg·hm-2,比CK增产1.9%。有3个参试品种比对照“中豆41”(CK)减产,幅度分布在0.9%~20.3%,以HD21144减产最低,幅度为0.9%,以HD21638减产幅度最大,为20.3%。

表4 国家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各参试品种产量结果

表5 国家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各品种产量及主要性状

表6 国家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品种产量及主要性状(华阳河点)

表7 国家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生产试验品种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国家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下简称区试和生试),是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审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为主持单位(以下简称油料所)。两试验经费是由中心拨付,生试按每品种500元进行拨付。华阳河农场农科所单位从2012年承担两试验至今,今后将继续承担两试验。表5是区试和生试各品种产量及主要性状,此表由油料所汇总结果并提供。从表5看,2017年、2018年、2019年区域试验产量及性状是12点次平均数;2019年生试8点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减率、位次,与华阳河点表6相比较,产量、比对照增减率、位次、本单位区域试验和生试数据高度吻合,准确度较高。从品种“周豆35”、“驻豆21”、“圣豆18”、2个对照(“中豆41”),这5个品种在区试、生试汇总、本单位区试、生试数据相比,差异较小。2019年生试品种较多,分成2组,多设1个对照,又设2个重复,减少误差,增加试验准确性。据笔者了解,华阳河区域和其它区域省级大豆的生产试验不设重复,也不分组,是此生产试验与华阳河区域其它大豆生产试验最大的不同点。

3.2 品种性状相关性分析

本文采用SPSS 17.0进行显著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和作图。试验品种的单株荚数分别与生产试验产量及区域试验产量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0.251*),(0.271**),百粒重分别与生产试验产量及区域试验产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0.252**),(0.306*),试验品种株高与区域试验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0.341**),试验品种分枝数与生产试验产量呈显著负相关(-0.223*)。

株高与脂肪含量、生育期天数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0.231*),(0.419**),分枝数与种子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0.354**),单株荚数与脂肪含量、百粒重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0.209*),(-0.471**),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0.449**),试验品种百粒重与种子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0.299**),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0.456**),试验品种的蛋白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0.502**)。

3.3 结论

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相关性对产量的影响以及各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大豆有机体内部协调统一的外在表现[1],且各农艺性状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因而对大豆品种考查要注意各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产量是品种和环境互作产物,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只有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产量潜力。

长江流域夏秋季光温热雨资源优越,有利于大豆生长,但也存在诸多大豆病虫害诱发因素,因此该地区对大豆品种的抗病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大豆籽粒产量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品种的抗病性有助于延长植物的光合功能期[2],进而容易获得更高产量。本研究表明,在8个品种中,“周豆35”、“驻豆21”品种表现较好产量优势,且综合性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在长江流域表现出较好的生态适应性、丰产性和综合抗性,建议作为本地区生产推广应用的品种。

猜你喜欢

夏大豆华阳中熟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2022年“蒙阴杯”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在蒙阴成功举行
Channel parameters-independent multi-hop nondestructive teleportation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马钢华阳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安徽·砀山中熟苹果开市价高
濉溪县2012年夏大豆高产的气候特点分析*
砀山中熟苹果量少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