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银行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2021-12-12严力群

农业与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经营责任绿色

严力群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81)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包括对所在社区、弱势群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承诺和服务,是为了共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我国广大农村区域和村社群体,由于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的差别,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对低收入人群、人居环境较差、绿色发展需要更多关注等问题。农村中小银行经营的立足点和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广大的农村区域,在支持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服务农户生产经营等方面,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兼容性与一致性。但银行所面对的农村分散化、异质性的客户群体,又往往存在着服务对象难以符合统一贷款标准、有效抵押不足、管理成本高等问题,银行自身也面临社会责任意识不足、人力素质跟不上等情况,这就使农村中小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其财务可持续发展上存在可能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找到调和这种矛盾和冲突的有效途径和举措,既不能让银行因此面临财务上的困难和风险,同时又能推动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在长远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1 农村中小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中的财务可持续动能

1.1 农村区域是国内大循环中的内需潜力领域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领域中的一个主要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仍然落后于城市。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为2.64[1],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2015年的1.5左右[2]。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需要更大的市场、更多的产业增长和消费延伸。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各项措施必将推动“三农”领域的优先发展,带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乡村产业的加快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这一过程将是中国经济的“蛋糕”不断做大的过程,乡村产业的壮大所带来的连锁效应不仅体现在乡村内部,而且会影响到相关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为之提供销售便利、科技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业的拓展,所带来的市场空间扩大也将扩充内需市场。如,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4∶1,而我国仅为2.2∶1[3],这其中蕴藏着很大的提升潜力。

在乡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新技术革命引领的绿色智能化趋势将大为拓宽农村产业发展空间。传统的以温饱为主的农业已经成为“过去式”,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要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绿色、健康、美味和舒适的产品与服务越来越受欢迎。拥有广阔土地与丰富自然资源的乡村,天然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青山绿水”绿色发展的基因,正契合消费者对绿色、品质和品牌期待的消费升级趋势,将演化为未来经济的突出特色与亮点,代表着国际上追求绿色发展的潮流与愿景:在农业初级产品供给领域,优良品种选育、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监测跟踪体系等,带来了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消费者便利获取的保障;在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新开发的加工生产方式、更富有营养的产品创新等,不断提高城乡消费者的附加价值期待;在农村社会服务领域,围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提供的如信息、技术和电商冷链快递等储运服务,通过对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组合运用,也在不断产生新模式和新业态,进一步扩展产业空间。同时,农村区域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本身所具有的连接人与自然的属性,农业的耕种驯养所带来的文化与自然景观效应,在这个追求生活品质的时代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不断提升农村区域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1.2 农村中小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财务可持续影响因素分析

银行可持续运营的首要条件是保证有可接受的盈利水平,而银行的盈利来自于存贷息差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再减去各项费用与风险准备金后的剩余部分[4]。因此,农村中小银行实现财务可持续首先需要关注存贷款规模及其影响的利息收支,这是占主要的部分,其次是非利息净收入,前两项相加构成银行的收入来源;而扣减项则取决于费用及风险控制情况。

1.2.1 农村中小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

传统理论认为,银行作为一家商业机构主要责任是利润最大化或股东价值最大化。但由于银行经营资金业务的特殊性,实际上与纯粹的商业化经营机构还是不同,我国农村中小商业银行一般都承担部分公共职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可以看作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职能体现。现代企业理论正越来越重视“创造共享价值(Create Shared Value)”的理念,强调企业要承担与其业务活动相关的社会责任,作为其业务活动的延伸,实现企业经营及企业所在社区的共同可持续发展[5]。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有进一步具体化为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投资和发展理念的趋势,银行应更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面、主动运用ESG原则,推动其资产业务配置,引导企业关注环保、社会责任履行和公司治理完善[6]。这也适合农村地方中小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所应该涵盖的内容。因为任何一家具有商业属性的机构,要求其完全脱离其所经营的业务范围和服务区域去承担社会责任,恐怕都是背离机构设立的初衷并在财务上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农村中小银行的社会责任具体可以包括:对所服务区域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资金支持,实际上是推动农村绿色金融发展、防范客户的环保与社会风险;金融扶贫,主要是对农村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在全面脱贫攻坚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巩固成果、培育并跟踪真正有发展生产需求的农村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并提供支持;在业务辐射范围内参与乡村金融知识培训、信用体系建设、对客户临时困难和救灾捐赠、失学支助、员工支持等,助力乡村善治。当然这都是在银行财务可承受的范围内。

1.2.2 具体影响分析

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代表着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和品质消费升级方向,将在增加产业收入,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为参与银行提供更多的存款和贷款规模。如,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储藏、深加工、冷链物流、电商、产品溯源、品质保障等,都会需要资金投入,也都能产生未来的现金流。农村中的相对低收入群体,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有了更多脱贫致富的机会。2020年之后,在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中,农业农村领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脱贫攻坚中创造的一些有效模式和增收产业,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所催生的新市场机会,会继续衍生出大量的金融需求,成为农村中小银行增加存贷款规模、提供金融服务的潜在来源。参与社区治理能增加银行融入乡村社区的程度,积累良好“口碑”,与地方政府及乡村居民的关系融洽,对增加财政存款、居民储蓄等核心存款(Core Deposits)具有带动作用,这无论是在收入拓展方面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还是在参与诚信生态建设、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防控效应方面,都将有利于银行的可持续经营。长期来看,农村中小银行参与绿色金融,如绿色债券代理、投贷联动所带来的非利息收入增加,也将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此外,一些如银行声誉的提升、员工健康成长等长期价值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2 农村中小银行实现社会责任与可持续经营融合发展的途径

2.1 构建银行社会责任标准

社会责任标准是银行在开展业务经营时的行为规范,对外作为评价客户的环保和社会风险的依据,对内则培训和树立员工社会责任意识、规范员工的行为。银行的社会责任标准建设不应脱离银行的主营业务内容和所服务的社区社情,其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在农村金融领域,银行的社会责任与追求经济效益是兼容的,在银行股东及内部管理中都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共享价值”作为经营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责任标准并将其融入到经营决策和业务流程之中,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绿色信贷标准,绿色产业是面向未来的产业,符合未来的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趋势,银行通过设定并执行符合环保规范与生态化发展趋势的绿色标准,达到引导农村经营主体开展绿色经营的目的;对农村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标准,如对具有生产经营能力和需求的农村贫困户的优先优惠贷款、更主动、更方便、更易接近的金融服务流程创新等;社会服务规范,包括对所有客户标准化的、一视同仁的服务规范,文明礼仪的培训展示等具有“窗口效应”的服务内容。

2.2 嵌入农村社群关系网络

从关系网络的角度,乡村是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村社不同经济主体构成为农村社群关系网络的一个个节点,这些节点既通过日常的人情、经济来往而产生交集,在互联网环境中也通过虚拟网络发生联系,形成对外封闭但对“圈内人”又相对开放的网络体系。要构建信任,就要融入村社网络体系,培养共同的文化认知,获得村民对“自己人”的认同,畅通交流渠道,融入日常生活,打通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隔离和疏远。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可通过对社会责任标准的宣传、培训和实施,促进其自动融入、渗透并作用于所服务的社区和客户。同时在银行内部通过社会责任意识的潜移默化培育,也能形成独特的内部文化认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团队,推动机构下沉、人员下沉、设施可接近、服务可感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在嵌入村社关系网络的过程中,一个更为有效的渠道是创造客户、成就客户,通过了解需求、促进需求,让客户得到价值、实现价值、提升价值,将更加让信任、信念和认同落地生根。

2.3 融入“三农”产业生态

产业是基础,是价值链接的重要支撑。未来乡村产业的发展,将是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的多元合作协同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的聚集和创新。如,适度规模化的种养大户、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商冷链物流集成的新模式企业、集合众多个体的特色产品产业链等,这将构成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特殊产业生态系统。产业生态一旦形成,生产、金融、物流、商贸等经济主体将基于生态自组织规则而行动,融入生态才能共享相关市场信息与服务便利。产业生态也在不断地进化与发展,新的主体进入、部分主体退出的过程不断循环,需要在变化中把握机会。在这一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农村中小银行的可持续性在于对不确定性的把控,包括内外部多方相关利益主体所提供的法治环境、政策支持、科技推广、金融生态体系建设[7],并以其资金的融通,推动对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扶持、培育和带动,在融入融合中寻求与相关经济主体共荣共生发展的机会。

2.4 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持,农村科技金融服务将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农村中小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就需要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所创造的产业发展空间,以及数字化技术成果带来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便利,为更广大的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优质、普惠的金融服务。支持利用先进农业技术、现代农业设备设施和新的生物技术等开展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对技术创新及新模式主体给予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对基于数字化智能化场景下的农业全产业链的服务,包括对农产品电商、冷链、溯源等领域的支持,推动适度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解决金融交易中的信任问题。乡村“熟人社会”的特征和小微型化的客户群体,并不适于完全脱离“面对面”的业务办理模式。中小银行在地服务的特点,更容易与农村社区客户“打成一片”,信息收集更实时、准确,适应变化的能力更强,既可以利用“情感融入”的方式获取客户,又能利用智能化的手段提高办理效率,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对中小银行来说具有更大的优势。

3 创造农村中小银行实现社会责任与可持续经营融合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

农村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中小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对扶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发展绿色生产经营、保护农村环境等的要求是一致的,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农村中小银行对可持续目标的追求,就不仅是银行自身的事情,而是农村善治、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兴旺的重要推动力,需要相关社会经济主体多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协力推进。

3.1 城乡融合发展的统一规划

既要全盘考虑城乡区域的整体发展和功能完善、资源要素聚集等融合发展的因素,也要注重不同农村区域的传统资源禀赋、村落特色、文化习俗、产业基础和人口条件。农村规划不是简单的城市化,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子,而是要保留“农”字特色,发挥其特有的人与自然和谐、对环境生态的改善与美化等功能,让农村成为宜居美丽、亲近自然的场所,成为生态绿色产业发展的承载地,推动有利于合作共享、功能互补的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

3.2 提高村社组织化程度

是对接广阔大市场、走出乡村、走出本土、提高农村经营主体市场信任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波动的必然选择。单个农户的力量是有限的,独自面对市场的成本也很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对分散小农经济信息闭塞、缺乏长远打算等缺陷的避免,是对外合作与乡村文化建设,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中新风尚形成的重要助推力量。在中国广大农村所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等,都能增加乡村社会组织化程度,更能享有接近高科技、开拓市场、享受融资和管理风险等便利,对以集合力量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维护和资助弱势群体的利益将发挥更大作用。

3.3 解决要素流动的制约因素

关键是要突破土地、人才、资本、科技成果转化等要素流动瓶颈,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社会化服务的兴起创造条件。如,土地的适度规模化利用问题、农户财产权益的变现和流动、对资本和人才下乡的支持鼓励等,都要在维护农户利益的基础上予以解决,建立激励城乡要素合理、顺畅流动的机制。

3.4 完善对农村中小银行的政策支持

对推动绿色金融、扶贫金融等业务的农村中小银行,实施如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低息再贷款、尽职免责等政策支持。推动农业保险、政策性担保和农村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服务协同。对农村中小银行的金融监管要有利于保护农村金融市场的公平性,推动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入农村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金融创新。对在农村区域存在的高息揽储、非法集资、高利贷等倾向和苗头严格打击,建立公平竞争、诚信执业的市场环境,防止坑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3.5 推动数字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信用生态体系的建设是中小银行与农户、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涉农相关组织共同参与而形成的有机体系,在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数字信用体系将具有更好的建设条件。农村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数据因参与经济活动而留下的数字“痕迹”,将为信用模型构建、风险评估、产品追踪溯源等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要注意对数据“隐私”的保护,防止恶意泄露、使用个人数据,这也将构成农村中小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经营责任绿色
绿色低碳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期望嘱托责任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