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2021-02-04买雪燕
买雪燕
“一师一校”教学点是教育系统内最微观的生态组织,是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也是最为薄弱和最易被忽视的地方。教育信息化为“一师一校”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一师一校”形成教育信息化“微生态”提供了存在基础,使得“一师一校”既能在校内自成体系,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也能和乡村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持。
“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一师一校”大多位于偏远地区,随着“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行,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这类学校,因而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比较少。可事实上,“一师一校”的存在是一种客观需求,是推动教育脱贫、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形式。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一师一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我国从2011年起,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一系列工程,开发了一整套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重点覆盖全国六万多个教学点。地方政府也通过建立市级教育资源网站、教育云平台等多种手段为偏远地区“一师一校”输送优质课件资源,以改善“一师一校”的信息化办学条件。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后,“一师一校”的教育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得到升级。
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一师一校”教育脱贫。“一师一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社会底层,贫寒的家境、恶劣的地理环境等现实条件使他们处于不利境地。教育信息化通过建立精准的教育扶贫大数据平台,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拓宽了教育内容的维度,激发了“一师一校”办学的内在活力。可以说,教育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信息化的普及。
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构筑“一师一校”教育公平。国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程等建设,使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一师一校”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激活了乡村教育的神经末梢,缩小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
“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微生态”存在不平衡
评价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的最佳方式,是以一种“信息生态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人、实践、价值、技术等要素在特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人借助技术的手段,以实践的方式不断创造价值,用以丰富和促进系统的健康循环。然而,“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技术本位”的教育信息化方案凌驾于“一师一校”自有的生态系统,不能让“一师”借助技术和实践创造“一校”。教育信息化尽管带来了“网络支教”“云课堂”等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却未必符合“一师一校”的真实需求。
首先,“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微生态”存在师资不平衡的现象。“一师一校”的教师大多学历水平不高,参与教育信息化培训的机会较少。在教学实践中,他们难以有效运用信息化资源,难以将“一师一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难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其次,“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微生态”存在课程不平衡的现象。在教育生态系统中,信息流的迁移是否能转化为知识流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感情、认知、观念、方法等因素既可能成为接受知识的催化剂,也可能成为接受知识的障碍。城市本位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給农村学生建构了与城市学生同样的课堂,这会导致农村学生难以在自我知识框架中找到支点,出现认识障碍,影响学习效果。
最后,“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微生态”存在管理不平衡的现象。“一师一校”的教育信息化通常依托中心校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导致“一师一校”的技术要素更为堪忧。据笔者调研,青海省某县“一师一校”的教育信息化设备主要是电子白板,使用过程中由于教师不熟悉操作方法,极易造成损坏。设备一旦损坏,中心校并不负责修理,学区也没有专业维修人员和维修经费,只能依靠本校力量,有时耗时几个月才能修好,因此有教师反映“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代价昂贵”。
“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微生态”存在的不平衡,根源是“一师一校”在信息化浪潮下,自组织内部能量流动的阻滞,和自组织、自系统的破坏。一方面,“一师一校”自成一隅,与中心校保持联系,却难以从中心校获得更多帮助,并且忽略了乡村本身的社会交往和能量挖掘,强化了在乡村中的信息孤岛身份。另一方面,“一师一校”所能拥有和调动的资源太有限,亦无力借助信息化手段挖掘自身潜力,无法构建教育信息化“微生态”体系,最终沦为教育信息化难以可持续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一师一校”构建教育信息化“微生态”的对策
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教育信息化“微生态”系统。一个和谐的教育信息化“微生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技术、教学实践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对“一师一校”的重新定位和“一师一校”内外系统的重新构建,是打造“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微生态”的关键。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扫除“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障碍。加强对“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将其纳入地方教育“十四五”规划中,因地制宜地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合理规划。捋顺“一师一校”的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扁平式网状组织,打破纵向管理的条块分割,加强“一师一校”与中心校、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组织的横向联系,突破层级和信息孤岛的樊篱,构建一体化、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组织体系,为“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赋权、赋能。打破教育信息化要素之间的壁垒,不仅要有硬件、教学平台软件、教学资源等教育信息化产品,更要有培训、网络课程、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指导、教学模式与方法、管理流程优化等服务,以此串接信息化教学的各个要素,发挥教育技术产品在“一师一校”发展中的潜能,保障教育信息化在“一师一校”中的高效运用。
其次,助力“一师一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挖掘“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潜力。培养有扎实教育专业素养和高水平信息技术素养的优秀教师,是解决“一师一校”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治本之策。“一师一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不能和普通学校同一模式,要有的放矢,提供一份“特殊菜单”。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一支“一师一校”教师信息化培训队伍,培训人员不仅要掌握一般的信息化技术,还要懂得基本的维修技能,能够服务多所“一师一校”,为“一师一校”教师雪中送炭。同时,打破培训和学习之间的屏障,让更多“一师一校”教师参与到更接地气的互联网创新教研培训活动中,充分挖掘“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的潜力。例如,对复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探索,对小班教学、数字化小学校的建设等,都迥异于普通学校教学,这不仅是“一师一校”走上创新发展道路的重要手段,也是“一师一校”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最后,借助信息化优势,加大对“一师一校”学生学习的支持。“一师一校”的教育信息化主要围绕教学展开,包括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支持,对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师的支持以及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支持。针对“一师一校”的特殊性,教育信息化应该指向学生视野的拓展和个性化学习。“一师一校”应通过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向融合,促进实体和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学校教育新生态,帮助学生在虚拟网络空间里获取更便捷的交互工具、更广泛的信息源、更合适的学习同伴、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成为人性化、个性化、社会化的学习场所。
“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微生态”应该是小而精致的,不仅要内部获得持续生长的力量,也要积极投身于整个乡村建设,让“一师一校”成为改造乡村的中心,通过教育信息化架起乡村与外部社会的桥梁,释放“一师一校”教育信息化“微生态”的无限能量,共同致力于乡村振兴、国家富强。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颜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