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调控策略,引领积极心理

2021-02-04何红军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情绪管理

何红军

【摘   要】  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进行情绪调控十分重要,这样,才能促进他们形成阳光心理。通过“引导自我激励,学会欣赏自己;引导注意转移,学会放松自己;引导理智控制,学会愉悦自己”的策略,能够收到很好的情绪调控效果。

【关键词】  调控策略;积极心理;情绪管理

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的期望和现实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如果这一差距对个体形成了显著的精神打击,就有可能使其失去理智,不能管控自我,产生各种复杂的消极情绪,如烦恼、痛苦等。健康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消极情绪的积累会给个体造成显著的伤害。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当前的情绪处于不完善的发展状态,对情绪普遍不具备调节和管控能力,此时需要教师和家长的介入,教给他们正确的控制以及调节方法。

一、引导自我激励,学会欣赏自己

自我暗示就是结合主动行为,或者通过言语、手势等方式,向自我发出相应的积极信息,使具体的行为可以遵循所示意的对象。如在考试前,很多学生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且深受其困扰,再加上这一时段的状态高度紧张,很难提高学习效果。此时,应当为其树立“我会成功”的坚定信念,才能使其充满激情,才能积极主动勇往直前,展开高质量的学习,还要尽可能避免之前对失败情绪的回味和体验。在面对挫折时,学生应当能够体会到,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够看到多姿的彩虹,还要经常使用积极且具有鼓励的话语,这样才能变得更乐观。在自我激励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种名言警句,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应当记住:对于弱者而言,挫折是无底深渊,但是对于强者来说,却是无价之宝。

自我激励体现的是精神层面的鼓励和振作,能够有效脱离不良情绪的困扰,以此收获显著的效果。此外,还要学会欣赏自我,能够对自己做出客观适度的评价,不能过分贬低自己。在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时,应当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才能悦纳自我,才有助于走出自卑的沼泽。

二、引导注意转移,学会放松自己

在面对才能、名誉以及境遇等都比自己优秀的人时,有些学生就会呈现出嫉妒甚至仇恨等不良心理,此时可以对注意力进行转移,更多地聚焦于自身能力方面,也要多想一想别人带给自己的帮助。在遭遇挫折时,应当将此时的注意力从挫折体验中拉出,转向一部分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方面,或者集中于对问题的解决上,或者集中于对个体能力的开发方面,切不可将大量的时光浪费在呻吟、痛苦、徘徊的情绪中。如果此时感到焦虑和压抑,也要學会积极有效的放松方法,例如,选择一个舒服的坐姿,或者想象一段轻松愉快的体验等,同时还要用轻柔的语气默念“我的脚放松了,我的身体放松了……”。这样重复多次之后,才有助于缓解焦虑,有效放松身心。

幽默是生活中非常有效的调味剂,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笑声,也有益于缓解矛盾,缩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对于情绪调控方面也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据说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情绪非常暴躁的人,一天,苏格拉底和学生在探讨学术问题时,不知妻子因何原因向其泼出一桶凉水,此时的苏格拉底全身湿透,这一场景非常尴尬,但是苏格拉底却笑了笑,幽默地说:“打雷之后必然是要下雨的!”这句话不仅成功地缓解了此时的尴尬气氛,暴怒的妻子也展开笑颜。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生活中恰当的幽默不仅能够缓解气氛,也有助于改善自我情绪。

三、引导理智控制,学会愉悦自己

所谓理智控制情绪,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喜怒无常的状态,做到喜怒“有度”,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应当是理智的,作为教师以及家长,当发现学生陷入不良情绪时,应教会他们如何找到正确的调控理智的阀门,进而能够实现对不良情绪的合理管控,才有助于提高愉悦度。

1.自我暗示法。就是充分利用语言的暗示作用,例如在发怒时,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暗示自己不要发怒,一旦发怒很有可能会致使当前的状况更加恶劣;在与人发生冲突时,也要想到“冲动是魔鬼”;如果是陷入忧愁时,要及时提醒自己面对现实。自我暗示法,需要立足于积极的视角暗示自己。

2.心理换位法。也就是说以对方的视角展开思考,和他人互换角色和位置。在换位之后,自己在置于对方的角色时,就能够体会到对方此时的情绪和思维,就能够有效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这一点更适合于同学之间或者学生和家长之间。

3.意识调节法。意识能够有效调节情绪,特别是情绪的发生以及发生的强度,所以,要努力以意识有效控制情绪的变化,可以增加“我应……我能……”等积极的话语调控自己的情绪,往往能够收获非常显著的效果。

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还处于发展自我意识的关键阶段,而且自我感知能力也刚刚起步,所以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告诉学生,怎样才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正确的手段,实现对不良情绪的控制以及调节降低由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既能够学会管理情绪的方法,也具备调节情绪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凭,童谦益.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内化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9 (01).

[2]吕纪增.如何调控现代科学技术对人心理的消极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情绪管理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分析
教师的情绪管理研究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小学生感恩习惯培养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