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教学中实验价值的突破策略
2021-02-04张玉华
张玉华
【摘 要】 2020年的寒假,让所有的学生和教师一起感受了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对初中物理学习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对教师而言,如何通过线上直播传播物理的知识与技能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和研究项目。我们通过线下检测反馈发现,线上教学最为欠缺的是实验教学,如何解决这一缺陷将成为线下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线下
为了科学合理地落实线下教学对欠缺环节的弥补,我们在线下教学当中,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一个全新而深入的教学反馈和补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探究,总结出以下几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借此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实验目的的再温习
很多实验都是基于实际现象、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很多实验都是源于学生的生活,源于学生的感受,这个时候实验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基于实际的问题而展开的实验探究、实验论证等等。为此在进行实验以前,我们要把实际的情景适应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再一次思考和分析,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实验以及怎样进行实验。实验探究目的得到真正的锁定。
比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过程中,我们的问题就来自于实际生活,即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现象探索“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没有影响?”“没有力物体能不能运动?”“物体的运动是不是需要力来维持?”这些问题情景都可以通过具体的活动现象呈现给孩子,让孩子对此产生争论和思维的碰撞,从而引出本节实验研究的主题。
二、实验流程的设计
实验设计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实验素养的一个主要环节。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这些实验设计过程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为此,在线下教学的补充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实验的设计环节还给学生,启发学生对实验进行再思考、再分析、再对比。
比如,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创设一个物体,并让这个物体受到两个力,如何探究二力平衡存在的条件?采用反证法还是直接证明法?这个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建议教师采用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结合教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做到实验操作的有的放矢。
三、实验操作的实践
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需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完全体现出来,而此时也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实验操作训练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提升,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动手动脑,探究分析,以此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比如,我们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过程中,学生就需要创设一个获得相同速度的情景,也需要创设一个改变阻力的情景,而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发现控制变量法很难达到科学合理的效果。比如,在改变水平面粗糙程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想到了用木板面,先在上面铺一层毛巾,然后再将毛巾换成玻璃板,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一个非常不严谨的地方,那就是每次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玻璃板、毛巾、木板的厚度不一致,导致每次小木块到达水平面的高度也是不一致的,这样会对实验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启发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如何创设相同厚度的底面。像这样的实验操作,如果学生不真正进入思维和操作过程中的话,是很难发现操作当中的漏洞,也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无奈。学生在不断的操作和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可以将三者叠加在一块,确保厚度一样,然后更换最上层的材料,从而达到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进而达到改变阻力的效果。
四、实验数据的分析
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数据是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而学生也没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更没有在数据分析后进行交流、归纳、总结,并从实验数据的归纳分析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思维成果,大部分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过程就会剥夺学生对数据深入分析的经历,从而剥夺学生建构实验结论的机会和能力。为此,我们在线下教学补充的过程中,就必须让学生自己收集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经历实验数据筛选、分析、归纳的过程。
比如,我们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就是需要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和分析,此时学生可以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是无关的,而与排开液体体积以及液体的密度是有关的。这样的实验数据分析,非常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数据处理能力,促进了学生实验分析能力的提升。
其实除了笔者所谈到的上述四点以外,在我們的常态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很多环节进行教学的补充,比如,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衰减,由于线上教学缺少实验,缺少互动,缺少思维的碰撞等,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已经有了一定的减弱,为此,我们需要通过物理学科的魅力以及教师的谈话、激励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再生长。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长期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定期反馈,进行巩固训练,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总而言之,线上教学只是辅助,关键还是靠线下教学,在复学后的线下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动脑、用心、用智,为孩子的物理学习创造更幸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