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同化理论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2021-02-04於淑娟
於淑娟
【摘 要】 初中历史教学融入认知同化理论,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硬性记忆学习中解放出来,通过新旧知识的融汇与同化,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在学生认知结构和历史学科观念的相互作用下实现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認知同化理论;初中历史;教学启示
现代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不断尝试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现代初中历史教学很多学生都是在“死记硬背”,对于知识的理解较为欠缺,整体知识结构较为分散,无法做到融会贯通,严重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认知同化理论的融入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氛围中,并实现理解性学习,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性,利用承上启下提高学习兴趣
认知同化理论能够促使初中历史课堂通过新知识和学生认知已经积累的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相互替换,新知识的输入需要利用旧知识作为引导,而新知又是旧知识的补充。在认知同化理论当中,教师必须明确新知识的快速接收,需要借助旧知识的引导和辅助,促进新知识的引出和结合。
例如,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秦统一六国》的教学过程中,课程伊始教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如教师可以提问“对于秦朝,大家都知道哪些历史知识呢?”“历史上认为秦始皇是怎样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到的关于秦朝的历史?”通过学生的回答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关于秦朝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配合多媒体教学将一些兵马俑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并进行引导性启发提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秦俑要朝向东方吗?”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出了关于秦朝灭六国的历史知识,学生将秦朝相关知识、秦始皇相关知识进行认知同化,有关秦朝的新旧知识联系,使学生回想起第一章有关“秦朝统一六国、统一各项制度、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等知识,包括“焚书坑儒”等一系列历史知识的讲授。如此就实现了认知同化理论当中的同化机制应用。
二、结合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实现循序渐进的多元化教学
现代初中历史教学常常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只注重硬性的灌输和知识记忆,不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下降。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多种先进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并不断改进。从认知同化理论角度讲,历史教师必须要对初中历史教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纯粹口述和理论灌输的模式,要能够利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背后想要传达的内涵与精神。
例如,部编版历史教材九年级第十五单元《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中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的介绍,教师可以通过两国的改革对比来加深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印象。如将日本早期古代史中的大化改新等历史进行对比,也可以将其与俄国农奴改革进行对比,同时配以多媒体影像或制作图表、课件来加深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梳理。通过对比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联系到旧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这些教学对比来实现新知识的引入和渗透理解,让学生能够以旧促新,以新带旧,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加系统。也可采用小组教学法实现分组讨论,或采取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共同分析与总结,发挥认知同化理论中认知机制的作用。
三、发挥“成就机制”教学价值,运用鼓励评价激发学习热情
认知同化理论中,成就机制是认知同化理论提出者奥苏贝尔所重视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必须要能够重视对成就机制的应用。例如,采取分组教学时,在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进行深入的探究与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每一个小组将自己所得出的论点或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进行总结性演讲或进行分组辩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此时教师必须要注意鼓励性评价的应用,从成就机制角度去进行小组的客观评价,讨论较为深刻和知识理解较具深度的小组要给予赞扬和鼓励,其他小组虽然没有从这一角度去考虑,但教师可以从另一角度去评价:“虽然在讨论重点上并没有做到明显突出,但从另一方向也能够体现出这一历史事件的代表性含义,这是值得鼓励的。”适度的赞扬和客观性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进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推行,为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分析和创新思考,将认知同化理论与现代历史课堂教学相融合,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与同化,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历史知识循序渐进的传授,并运用成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学体系,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清.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33).
[2]王永华.“认知同化”理论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启发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8):9.